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仁英”特别检测(一)语文试卷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城中学2016级“仁英”特别检测(一)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1卷阅读与鉴赏题62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
许之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⑥邻之厚,君之薄也⑦君
之所知也
⑧子犯请击之⑨将焉取之⑩唯君
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⑧⑨⑩/②⑥⑦/③⑤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乃引起匕首提秦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3、对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一番话,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烛之武先分析灭郑于秦所失和存郑于秦所得,再分析晋之不讲信义和野心很大,以此说服了秦伯。
B.烛之武采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利与弊,用利益来说服秦王. C.烛之武在分析郑国的命运对秦的影响时,采用了对比手法. D.烛之武自始至终将秦、晋两国加以对照,在对照中使秦伯看
出晋国的目的.
4、翻译文言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
(10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11分)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在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前有一句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此
舒中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慷慨赴秦。
(《荆轲刺秦王》)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7分)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
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
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
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
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
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
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先……“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
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
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
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
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
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
“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
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屹立不倒的枣,他们用生舒中高一语文第4页(共8页)
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都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描写雪后乡村的荒凉寒冷,是为了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
B.奶奶说他们很壮实,经常包饺子,这都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宽慰“我”而说的.
C.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了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了“我”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D.爷爷是个固执的倔老头,跟“我"说话像吵架似的,他“吼”
的背后是和奶奶一样的对孙辈的关心体贴。
E.文章在塑造爷爷奶奶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2)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7分)
“配角大王”赵子岳
赵子岳1909年7月出生在晋南古县城镇关村一户普通人家,由于从小失去母亲,他由乡下的祖父母抚养长大。
自幼就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特别是农村逢年过节期间的民间演唱活动以及婚丧嫁娶的鼓乐演奏,成了他少年时最迷恋的事情。
上高小后,他又学会了简谱,学会了拉板胡、弹三弦,以多才多艺闻名乡里。
1925年,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很多爱国学生走上街头为罢工运动进行募捐,因为会吹笛子,赵子岳在募捐活动中的宣传效果很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子岳奉命奔赴太行山,任中央太行区委宣传部干事.在那里赵子岳的才艺有了用武之地。
他一方面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亲自作词谱曲,教干部战士学唱革命歌曲.他创作的歌曲《列宁的后代》唱遍了太行山,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
在解放战争中,赵子岳奉命将国民党俘虏中的系班人员改编为太行山区京剧团。
他被任命为这个全部由俘虏艺人组成的京剧团的团长.他很有宣传说服能力。
短短几个月,这些俘虏艺人就变身为革命文艺战士。
他带领剧团排演的《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剧目,受到部队将士和驻地群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前期,赵子岳作为太行山区京剧团的代表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理事。
不久,山西省文联成立,
他又被选为山西省剧协副主席,仍兼任晋剧团团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子岳参与了《吕梁英雄》的拍摄。
早在二十多岁时,他曾一度对电影十分迷恋,还动过拍电影的念头,但是他写的当演员的申请信被拒绝。
这次有机会重圆当年的电影梦,他喜不自禁,认真准备起来。
虽然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电影表演训练,但是由于他有过扮演《白毛女》剧中杨白劳的经历,加上他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因此他扮演的农民康天成十分生活化,得到导演吕班的称赞,说他“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之后,赵子岳又在《新儿女英雄传》中扮演区委书记、游击队长黑老蔡。
这让他感到喜从天降。
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仔细揣摩角色的性格、心理,认真研究角色的定位。
这个角色被他演绎得生动形象,有血有肉。
连续两个角色的表演成功,让北影厂发现了赵子岳这个人才,于是不久他就被调入北影厂,弃官从影,成了一名职业电影演员。
赵子岳的电影生涯持续了四十余年。
他演了一辈子配角,对此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
他认为,“红花好看需要绿叶的陪衬,如果没有反面形象和配角的配合,正面的主角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很难达到,主角也好,配角也好,塑造人物所经历的创作过程是一样的.既然是影片中要出现的人物,不论是主、是次,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作为演员,只能精心地去刻画他,而不能认为自己演的是配角就随随便便”.无论哪部戏,他接到角色后就分析剧情,剖析角色,寻找原型,请教同行,实践体验,精心加工角色。
因此,他塑造的角色都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艺术,赵子岳不怕苦和累,甚至不怕危险,愿意付出一切.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因为战争年代患伤寒病弄坏了几颗牙齿,三天两头得去医院修补,常常因此耽误拍戏。
他嫌麻烦就去医院说服医生,把大半嘴好牙也全拔了,四十多岁就配了满口的假牙。
同事们都说,为了艺术,他对自己够狠的。
北影厂拍摄故事片《生财有道》时,导演觉得影片中的任老乐由赵子岳出演最合适,可一想到他已年逾古稀,几百个镜头下来,老头子能吃得消吗?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赵子岳主动上门请缨:“这反映农村生活的片子,你不让我这个‘老农民’上,太不仗义了吧?”就这样,赵子岳不顾年迈,争得了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勤劳致富的农民任老乐,七十四岁的赵子岳在坑坑洼洼的乡下机耕道上学起了开手扶拖拉机.他还自己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双手滑脱,一个仰面从地窖口摔落到地窖底的情节。
当时把现场的人全都吓呆了。
后来才恍然大悟是他自己故意设计的情节。
看着这位剧组中年龄最高的老人,大家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舒中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
1997年,赵子岳病逝。
他塑造出了一大批诙谐幽默、深沉凝重、活泼光鲜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时代特色并充满真情实感的配角形象,成为几代观众难以忘怀的记忆.
(节选自《名人传记》,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通过介绍“配角大王"赵子岳的生平做官和做演员的事迹,详细地介绍了他的一生,表现了一位艺术家熠熠生辉的电影人生。
B.新中国成立之前,赵子岳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理事.不久,他又被选为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并继续兼任晋剧团团长。
C.赵子岳在《新儿女英雄传》中扮演区委书记、游击队长黑老蔡,这个角色被他演绎得生动形象,有血有肉,被称赞为“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D.拍摄故事片《生财有道》时,赵子岳主动上门请缨,认为这种反映农村生活的片子,不让他这个“老农民”上,太不仗义了.
就这样,不顾年迈,他争得了这个角色。
E.赵子岳因为塑造出了一大批诙谐幽默、深沉凝重、活泼光鲜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时代特色并充满真情实感的主角形象,所以成为了几代观众难以忘怀的记忆。
(2)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不同时期,赵子岳用他的才艺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文本分析。
(6分)
(3)没接受过正规的演员培训的赵子岳为什么能塑造出那么多个性鲜明的配角形象?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第Ⅱ卷(语言与表达题8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
,许多看似无关的事,又彼此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
(2)当年他写给外交部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但是上面写的
.
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个字,字字端正,笔底生花
....
,原本是为了李梅亭的事自己临时(3)我今天闯席成了不速之客
....
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实在是有些唐突了。
,(4)曹先生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做派,但未免胶柱鼓瑟
....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5)作为一名资深评论员,他写的文章从事实出发,有理有据,。
语言锋利,思维深入,让人无可辩驳,属于不刊之论
....
(6)上台演讲的人要做到神情自若,字正腔圆,思想表达栩栩如生
,
....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流畅生动.
A.(1)(2)(3)B.(3)(4)(5) C.(2)(4)(5)
D.(1)(3)(6)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
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
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科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
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
起的。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欣赏中外精彩的绘画,可以举出它们很多优点,潇洒自然常常是它们共同的长处,画师选择某种素材入画,必须经过十分严格的选择,___体现于画幅上,___往往十分自然.卓越的画师,___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气象万千的远景,敢于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断脚的螃蟹,蛀孔的蔬菜……___一经他选中入画,也就涉笔成趣,给人一番自然的美感。
A.但是却不但也而且
B.但是却因为也所以
C.因此就不但甚至而且D.所以就不但甚至只要13、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D.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E。
在当今时代,只有传统文化才能救人.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
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②。
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5、写作(60分)
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会好好孝顺父母;等我有时间了,我会写一部世界名著;等我读高三了,我会好好读书;等明天来了,我会把网瘾戒掉。
其实,人世间有很多事情可以等,但也有很多事情不能等,对此你有何体验或感受?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以“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60分)
舒中高一语文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