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小实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小实蝇
简介
柑桔小实蝇俗称果蛆,国外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内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台湾等省。
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常使果实未熟先黄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除柑桔外,尚能为害芒果、番石榴、番荔枝、阳桃、枇杷等200余种果实。
我国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笔者近年在广州附近调查发现,番石榴、阳桃成熟的夏果受害率普遍为40%~50%,个别果园竟有超过80%。
形态特征
柑桔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
成虫体长7~8毫米,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
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
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
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节组成。
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
幼虫蛆形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
蛹为围蛹,长约5毫米,黄褐色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华南地区每年发生3~5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田间世代发生叠置。
成虫羽化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补充营养(夏季约10~20天;秋季25~30天;冬季3~4个月)才能交配产卵,卵产于将近成熟的果皮内,每处5~10粒不等。
每
头雌虫产卵量400~1000粒。
卵期夏秋季1~2天,冬季3~6天。
幼虫孵出后即在果内取食为害,被害果常变黄早落;即使不落,其果肉也必腐烂不堪食用,对果实产量和质量贻害极大。
幼虫期在夏秋季需7~12日;冬季13~20日。
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深度3~7厘米。
蛹期夏秋季8~14日;冬季15~20日。
(1)厉行检疫,
严防幼虫随果实或蛹随园土传播。
一旦发现疫情,可用溴甲烷熏蒸。
(2)人工防治
随时检拾虫害落果,摘除树上的虫害果一并烧毁或投入粪池沤浸。
但切勿浅埋,以免害虫仍能羽化。
(3)诱杀成虫
1.红糖毒饵:在90%敌百虫的1000倍液中,加3%红糖制得毒饵喷洒树冠浓密阴蔽处。
隔5天1次,连续3~4次。
2.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引诱剂:将浸泡过甲基丁香酚(即诱虫醚)加3%马拉硫磷或二溴磷溶液的蔗渣纤维板小方块悬挂树上,每平方公里50片,在成虫发生期每月悬挂2次,可将小实蝇雄虫基本消灭。
3.水解蛋白毒饵:取酵母蛋白1000克、25%马拉硫磷可湿性粉3000克,兑水700公斤于成虫发生期喷雾树冠。
(4)地面施药
于实蝇幼虫入土化蛹或成虫羽化的始盛期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10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每
隔7天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