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下的课堂评价标准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实验” 中制订的关 于课堂教学水平 的评估标准 。 国内外教
撑, 有利于提高研究成果 的合理性和科 学性 。
3 . 以评促教 , 以研促教 , 新 的评价标准促进 了教师专业发 优点 , 将教学经验与评 价指标一一对 照 , 增强 了对课堂教学过
育学者的理论观点为本次教育实践研究提供 了强大的理论支 展。 小学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评课中发现 自身不足 , 发扬 自身 3 调 查研究结果及教学 实践经验 。为 了归纳 、 整理 出校本 程的科学性认识 ;教师在评课 中 自觉 主动地参与到实践研究 化的课 堂教学科研 的为难情绪 , 不再认为教育科研是高不 法、 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 。 我校通过观察记录课堂上学生行为 可攀的奇 峰 ;教师在学校基础课程改革 中的主人翁意识得到 表现 , 归纳 出可能的评 价指标 ;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来初步制订 强化 , 凝聚 出一股合作创新 的改革合 力。 评价指标 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为评价标准 的继续修改和完
评 课 三 个环 节 。 产 生 这 些 问 题 的原 因主 要 在 于 两个 方 面 : 一 是
( 一) 研究方 法和对象 在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 中 ,我们采用案例分
学校使 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校本化 , 该标 准在所有学
科中通用 , 且多年未变 , 评价指标只有少数 立足于学生视 角 , 析法 ,将制订出的学生视角下的课 堂教学评价标 准运用到西
以学生为本 的新型教学模 式 ,我们 以本 校为例研究学 生视 角 和影 响 程 度 。 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二) 标 准制订的依据 ( 二) 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 1 .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 为进一步 向科学化转变 , 课 堂
1 . 教育法规及相关政 策文件。我校在制订学生视 角下 的 教学成功 地从 传统 的以教师为 中心 向以学生为 中心转 化 , 逐
学 习成 效 作 为 评 价 指 标 , 目的 是通 过学 生 的课 堂 表 现 反 思 教
( 三) 课 堂教学评价指标体 系表
师的教学行为 , 提高教学质量。
一
我们又开展研讨会 ,让众 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的
教学经验 , 听取他们 的真实 建议 , 让评价指标与 学校校情 、 教 学实际联系更加 紧密 。 根据上述依据 , 我们拟定出学生视角下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 ,主要以 《 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 ( 实 步构建 出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 行) 》 和陕西省相关教育文件等 为依据 。 “ 教育多样化 、 卓越 化研究 中心” ( C R E D E) 开 发的课堂教学 有
念开始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 中,为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做了有 2 . 课 堂氛 围更 加活泼有 趣 , 师生之 间的互动 变得融洽 和
二、 评 价 标 准 对 课 堂教 学效 果 的 影 响
、
学 生 视 角 下 的课 堂 教 学 评 价标 准
( 一) 问题 的 提 出
从我校 的实际教学情 况来看 ,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并 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 表略 ) 。 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师 的教学实践 , 其集 中反映在备课 、 上课 、
作 者 单 位 陕 西省 西安 市 莲 湖 区八 一 街 小学 编辑 薛小 琴
善提供 实践依据 。 问卷调查的对 象是本校各年级小学生 , 通过
2 0 1 6 ・ 1 0 l 嵌 l 放有l 7 1
评价标 准的整体导 向依然是教师视角 ;二是 在教学实践 中教 安市八一街小 学和西安市洒 金桥小学 的实 际课 堂教学 中 , 收
师通常不会使用该标准去评课 , 而是依据经验和感性认识 , 现 集 和开发 以促 进教学行为转 变和教学质量 提升的课堂案例 ,
有评价标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 为 了更好地 以评促教 , 构建 对案例做 出深入剖析以揭示评 价标 准对课 堂教学 的影 响内容
理 论视 窗
学生视角下的课堂评价标准探析
- =¨ |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 大量的调查 , 获取 了不 同年级小学生对好课堂标准的认识 。 本 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 和课 堂教学质量提高 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研究结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获得大量关于学生课 堂体 验 的作用 。 以学生视角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就是将学生作为 的一手资料 。 为了使指标 内容更全面 、 合理 、 科学 , 我们咨询了 评价对象 , 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学 习兴趣 、 学 习习惯 、 相关教育专 家 , 使 本次研究的效率更高 、 方向更加准确 。
2 . 相 关 教 育 理 论 。美 国 芝加 哥大 学 罗 兰 ・ 萨伯 教 授 领 导 的 意义 的尝 试 , 学 校 的发 展 迎 来 了新 的契 机 。
效性五项标 准;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提 出生本教育理论 ; 谐; 学生爆发出更强烈 的求知 欲望 、 更 浓厚的学 习兴趣 、 更高 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教授在“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 中 涨的学 习热情 , 学生 自主性 得到显著提高 , 学生的有效注意力 提出的课 堂教学评价标准 ; 北京 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在 “ 主体 得 到 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