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2节第2课时离子晶体学案鲁科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课时离子晶体
[ 学习目标定位] 1. 正确理解离子键、离子晶体的观点,知道离子晶体种类与其性质的
联系。
2. 认识晶格能的观点和意义,能依据晶格能的大小,剖析晶体的性质。
一离子晶体构造模型
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呈等径圆球密聚积,阳离子有序地填在阴离子的缝隙中,每个离子四周等距离地摆列着异电性离子,被异电性离子包围。
1.察看剖析表中AB 型离子晶体的构造模型,填写下表:
晶体构造模型
配位数Cl -和 Na+配位数都为 6 Cl -和 Cs+配位数都为 8 Zn2+和 S2-配位数都为 4 晶胞中微粒数Na+、 Cl -都为 4 Cs+、 Cl -都为 1 Zn2+、 S2-都为 4 阴、阳离子个数
1∶11∶11∶1比
化学式NaCl CsCl ZnS
切合种类Li 、 Na、 K、 Rb的卤化CsBr、 CsI 、 NHCl 等BeO、 BeS等
4
物, AgF、 MgO等
2.右图是CaF2晶体的晶胞表示图
回答以下问题:
(1)Ca 2+的配位数是8, F-的配位数是 4。
(2) 该晶胞中含有的Ca2+数量是 4, F-数量是 8。
3.问题议论:
(1) 在 NaCl 和 CsCl 两种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都属于AB 型离子晶体,为何两者的配位数不一样、晶体构造不一样?
答案在 NaCl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 +/ r -=0.525 ,在 CsCl 晶体中,r+ / r-=0.934 ,因为r+ / r-值的不一样,结果使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一样,其晶体构造不
一样。
NaCl 晶
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CsCl 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8。
r+ / r-数值越大,离子的配位数越高。
(2) 为何在 NaCl( 或 CsCl)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同样;而在CaF 晶体中,正负
2
离子的配位数不同样?
答案在 NaCl、 CsCl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同样,是因为正负离子电荷(绝对值) 同样,因此正负离子的个数同样,结果致使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同样;若正负离子的电荷不相
同,正负离子的个数必然不同样,结果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就不会同样。
2 2+
的CaF 晶体中, Ca
配位数为 8, F-的配位数为4,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配位数越多。
(3)依据离子晶体的形成,推断离子晶体拥有如何的特征?
答案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间经过较强的离子键而形成的,所以离子晶体拥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硬度较大,离子晶体不导电,融化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大部分离子晶
体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 概括总结 ]
1.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与异电性离子接触尽可能采纳
最密聚积,能够看作是不等径圆球密聚积。
2.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是决定离子晶体构造的重要要素,简称几何要素。
别的正
负离子的电荷比也是决定离子晶体构造的重要要素,简称电荷要素。
3.强碱、开朗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盐类都是离子化合物。
它们在往常条件下都是固体,都属于离子晶体。
4.一般说来,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
熔、沸点越高,如:Al 2O3>MgO, NaCl>CsCl 等。
[ 活学活用 ]
1.以下对于氯化钠晶体构造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
B.氯化钠的晶体构造中,每 1 个 Na+仅联合 1 个 Cl -
C.氯化钠的晶胞中的质点代表一个NaCl
D.氯化钠晶体中存在单个的NaCl 分子
答案 A
分析氯化钠晶体中,每个 Na+四周联合 6 个 Cl -,而每个 Cl -四周联合 6 个 Na+;NaCl 只表示 Na+和 Cl -个数比为 1∶1。
2.以下性质中,能够较充足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A.拥有较高的熔点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可溶于水
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
答案 D
分析
二晶格能1.晶格能是指将1_mol 离子晶体中的阴、阳离子完整气化而远离所汲取的能量。
(1)汲取的能量越多,晶格能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越稳固。
(2)晶格能符号为 U,往常取正当,单位 kJ·mol -1。
2.察看剖析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离子化合物NaBr NaCl MgO
离子电荷数 1 1 2
核间距 /pm 290 276 205
晶格能 /kJ ·mol -
736 787 3890
1
熔点/ ℃750 801 2800
摩氏硬度<2.5 2.5 6.5
(1) 影响晶格能大小的要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晶格能的要素: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阳离子间的距离( 与离子半径成正比) 。
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
(2)晶格能与晶体的熔点、硬度有如何的关系?
答案晶格能的数据能够用来说明很多典型离子晶体的性质变化规律,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 概括总结 ]
影响离子键强度的要素
(1)离子电荷数的影响: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坚固,离子晶体的熔点越
高、硬度越大。
(2)离子半径的影响:半径越大,致使离子核间距越大,晶格能越小,离子键越易断裂,
离子晶体的熔点越低、硬度越小。
[ 活学活用 ]
3.一种金属晶体与一种离子晶体对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晶体必定比离子晶体微粒聚积得更密集
B.金属晶体必定比离子晶体硬度大
C.金属晶体必定比离子晶体熔点高
D.金属晶体必定比离子晶体导电性强
答案 D
分析一般来说,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微粒聚积方式均为密聚积,但详细到某一种金属晶体或离子晶体,就很难说谁的微粒聚积更密集了。
离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广泛较高;金属晶体的熔点和硬度有的很高,也有的很低。
金属晶体都有导电性,离子晶体熔融态时都导电固态时不导电。
4. NaF、NaI 、 MgO晶体均为离子晶体,依据以下数据,这三种晶体的熔点高低次序是
()
物质①NaF ②NaI ③MgO
离子电荷数 1 1 2
离子间距离 /10 -10m 2.31 3.18 2.10
A.① >②>③B.③ >①>②
C.③ >②>①D.② >①>③
答案 B
分析NaF、NaI 、 MgO均为离子晶体,它们熔点高低由离子键强弱决定,而离子键的强
弱与键长和离子电荷数相关,MgO中键长最短,离子电荷数最高,故离子键最强。
构成微粒:阴、阳离子
微粒间作用:离子键
离子晶体聚积形式:非等径圆球密聚积当堂检测物理性质:
与晶格能相关
典型例子: NaCl、 CsCl、 ZnS
1.以下各种化合物中,固态时只好形成离子晶体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单质
C.强酸D.强碱
答案 D
2.以下物质中,属于离子晶体,而且含有共价键的是()
A. CaCl2 B. MgO
C. N2 D. NH4Cl
答案 D
分析N 中只有共价键。
CaCl 、MgO、 NHCl 都是离子晶体, CaCl 、 MgO中只含离子
键,
2 2 4 2
+中 N— H 是共价键。
而 NHCl 的 NH
4 4
A.熔点: NaF>MgF2> AlF 3
B.晶格能: NaF> 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 NaCl> CaF2 D.硬度: MgO>CaO> BaO
答案 A
分析
+2+
、 Al
3+
的离子半径挨次减小,所带电荷数挨次增添,所以NaF、因为 Na 、 Mg
MgF、AlF 的晶格能挨次增大,---的半径挨次增大, NaF、NaCl、
即熔点挨次高升; F 、Cl 、Br
2 3
NaBr 的晶格能挨次减小;CsCl、NaCl 、CaF2中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
2+2+
、8、6、4;Mg 、Ca
Ba2+的半径挨次增大,MgO、 CaO、 BaO的晶格能挨次减小,即硬度挨次减小。
4.以下对于晶格能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晶格能仅与形成晶体中的离子所带电荷相关
B.晶格能仅与形成晶体的离子半径相关
C.晶格能是指相邻的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D.晶格能越大的离子晶体,其熔点越高
答案 D
分析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成反比。
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也越大,所以D项正确。
5.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 晶体中最小的重复构造单元) 表示图,已知晶体中 2 个最+核间距为cm,氯化铯 (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
近的 Cs
A
铯晶体的密度为 ( )
8M 3
- 3 Ma - 3
A. 3g·cm
B. g·cm
A 8 A
Na N
M 3
- 3 Ma - 3
C. N A a3g·cm
D. N A g·cm
答案 C
M
m N ×1M - 3
A
g·cm =N A a3g·cm 。
分析ρ=V=a3
40 分钟课时作业
[ 基础过关 ]
一、离子晶体的构造及其特点
+
等距离且近来的几个-
所围成的几何构型为
1.如右图,在氯化钠晶胞中,与每个 Na Cl
()
A.十二面体
B.正八面体
C.正六面体
D.正四周体
答案 B
分析第一要理解近来的离子在什么地点,以一个晶胞为例,处在中心地点上的Na+被六个面上的Cl -所包围,这 6 个 Cl -离中心Na+近来,将六个面心的Cl -连成一个图形即正
八面体,也能够有其余连结方法。
2.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构造。
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为0 价,
部分为- 2 价。
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 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
是 ( )
A.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每个晶胞含有+-
1 个 K 和1个O
2 2
C.晶胞中与每个
+-
有 6 个K 距离近来的O2
D.晶体中全部原子之间都是以离子键联合
答案 C
分析依据题给信息,超氧化钾晶体是面心立方晶胞,超氧化钾晶体(KO ) 是离子化合
2
物,阴、阳离子分别为
-++-
以离子键相联合,
-
O2、 K ,晶体中K 与 O2 O2中 O— O键为共价键。
1 1 + 1 -
作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中含有4( 即 8×8+2×6) 个 K , 4( 即 1+4×12) 个 O2 ,晶胞+-
有6个。
中与每个 K 距离近来的O2
3.氯化铯晶胞 ( 晶体重复的构造单元) 如图甲所示,该晶体中 Cs+与 Cl -的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 CsCl 。
若某晶体晶胞构造如图乙所示,此中含有A、 B、 C 三种元素的粒子,则该
A.8∶6∶1B.4∶3∶1
C.1∶6∶1D.1∶3∶1
答案 D
1 1
分析在此晶体的晶胞中有A:8×8= 1 个,有 B:6×2= 3 个,有 C:1×1= 1 个,即A、 B、 C 的粒子个数比为 1∶3∶1。
4.萤石 (CaF2) 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 8 个 F-所包围,则每个F-四周最近距离的 Ca2+数量为 ()
A. 2 B. 4 C. 6 D. 8
答案 B
分析萤石 (CaF2) 中 Ca2+和 F-的数量之比为1∶2, Ca2+被 8 个 F-所包围,配位数是8,F-的配位数应为 4,所以每个 F-四周近来距离的Ca2+数量为 4。
二、离子晶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必定是金属晶体
B.熔融态能导电的晶体必定是离子晶体
C.水溶液能导电的晶体必定是离子晶体
D.固态不导电而熔融态导电的晶体必定是离子晶体
答案 D
分析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构成的,固态时阴、阳离子不可以自由挪动,不导电;熔
融状态时,离子化合物电离,能够导电;而金属晶体固态时也能导电。
6.碱金属和卤素形成的化合物大多拥有的性质是()
①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导电②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③低熔点④高沸点⑤易升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⑤D.②③④
答案 B
分析卤素与碱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具备离子晶体的性质。
7.以下性质合适于离子晶体的是()
A.熔点 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 .熔点 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能溶于 CS 2,熔点 112.8 ℃,沸点 444.6 ℃
D .熔点 97.81 ℃,质软,导电,密度
0.97g ·cm -3
答案
A
分析
离子晶体在液态 ( 即熔融态 ) 时是导电的,所以
B 项不是离子晶体; CS 2 是非极性
溶剂,依据“相像相溶”的规律,
C 项也不是离子晶体;因为离子晶体质硬易碎,且固态不
导电,所以 D 项也不是离子晶体。
三、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其性质的关系
8.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阴、阳离子之间的核间距离和晶格能的大小,依据所学
知识判断 KCl 、 NaCl 、 CaO 、 BaO 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次序是 (
)
A . KCl>NaCl>BaO>CaO
B . NaCl>KCl>CaO>BaO
C . CaO>BaO>KCl>NaCl
D . CaO>BaO>NaCl>KCl
答案 D
分析 对于离子晶体来说,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
阴、阳离子间的核间距离越小, 晶格
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阳离子半径大小次序为
2 +
+
2+
+
Ba >K >Ca >Na ;阴离子半径:
Cl -
2 -
,比较可得只有 D 项是正确的。
>O 9.以下大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晶格能: NaCl<NaBr
B .硬度: MgO>CaO
C .熔点: NaI>NaBr
D .熔、沸点: KCl>NaCl
答案 B
分析 对于电荷数同样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硬度越大,熔、
沸点越高。
半径: Cl - <Br
-
<I -, Mg 2+<Ca 2+ , K +> Na +
,故 A 、 C 、 D 错误, B 正确。
10.X 、Y 都是ⅡA 族 (Be
除外 ) 的元素,已知它们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 T (XCO 3)> T (YCO 3) , 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晶格能: XCO 3<YCO 3
B .阳离子半径:
X 2+ >Y 2
+
C .金属性: X>Y
D .氧化物的熔点: XO>YO
答案
D
分析 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与形成碳酸盐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相关,
金属越开朗, 形成
的盐越稳固, 所以依据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
T (XCO 3)> T (YCO 3) ,可判断出 X 的活动性大于 Y ,2+ 2+
2+2+
依据阳离子半径:X >Y以及影响离子化合物晶格能、熔沸点的要素可知,晶格能:
XCO3<YCO3,氧化物的熔点:XO<YO,A 项正确, D项不正确。
[ 能力提高 ]
11.已知晶格能的大小影响岩浆晶出的序次,晶格能越大,形成的晶体越稳固,岩浆中
的矿物越简单结晶析出。
剖析下表中硅酸盐矿物和石英的晶格能。
硅酸盐矿物和石英晶格能 (kJ ·mol -1)
橄榄石4400
辉石4100
角闪石3800
云母3800
长石2400
石英2600
回答以下问题:
(1)橄榄石和云母晶出的次序是 ________。
(2)石英老是在各样硅酸盐析出后才晶出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 。
(3)推断云母和橄榄石的熔点次序为 ________,硬度大小为 ________。
答案
(1) 先晶出橄榄石后晶出云母
(2)石英的晶格能较小,所以石英老是在各样硅酸盐析出后才晶出
(3)橄榄石高于云母橄榄石高于云母
分析解此类题目要修业生经过仔细剖析科学数据,从中找出科学规律。
晶格能高的晶体,熔点较高,更简单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先结晶析出,故先晶出橄榄石后晶出云母。
晶格能
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固,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本题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加深了对晶
格能的认识,并更为深刻地领会到晶格能影响离子晶体的性质。
12. X、 Y、 Z 是三种常有的短周期元素,它们能够形成XY2、XY3、 Z2Y、 Z2Y2等化合物。
已知 X 原子比 Y 原子多一个电子层,Y 获得电子达到8 电子稳固构造时与Z 离子拥有同样的电子层构造。
(1)X 是 ________, Y 是 ________,Z 是 ________。
(2)Z 的单质属于 ________晶体, Z 与 Y 形成 Z2Y 的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_______。
答案(1) 硫 (S)氧(O)钠(Na)
(2)金属
分析依据题意知:X 在第 3 周期, Y 在第 2 周期。
因为Y 与 Z 能形成 Z2Y、 Z2Y2, Z 的
离子应为阳离子, Z 元素在第 3 周期。
联合形成化合物的形式以及“常有”的短周期元素,则
X为硫, Y为氧、 Z为钠。
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A、 B 形成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常有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熔融时能导
电。
试回答以下问题:
(1)A 、B 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 A、 B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 、B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构造与氯化钠晶体构造相像,则每个阳离子四周吸引了
________个阴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________。
(4)A 、 B 所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的熔点比NaF 晶体的熔点________,其判断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Mg O
(2)
(3)61∶1
(4)高离子半径相差不大, MgO中离子所带电荷许多,离子键较强,离子键越强,熔
点越高
分析(1) 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8,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A 原子的 3 倍,且A、 B 能形成化合物,则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好为6,A 的为 2。
短周期元素分别为 A 是 Be 或Mg, B 是 O或 S,又因为原子序数A>B,则 A 是 Mg, B 是 O。
(2)电子式表示 MgO的形成过程:
(3)MgO 晶体构造与 NaCl 相像,则每个
2+
四周有 6
2-
,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Mg 个 O
2+2-
所带电荷比+-2++
) ,r (O
2-
)> r (F
-
) ,
(4) 因为 Mg 、O Na 、F 所带电荷多,且 r (Mg )< r (Na
整体比较,离子半径相差不大,但MgO中离子电荷数多,离子键强。
14.镁、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先制备无
水氯化镁,而后将其熔融电解,获得金属镁。
(1) 以 MgCl2为原料用熔融盐电解法制备镁时,常加入NaCl、KCl或CaCl2等金属氯化物,其主要作用除了降低熔点以外还有__________。
(2)已知 MgO的晶体构造属于 NaCl 型。
某同学画出的 MgO晶胞构造表示图以以下图所示,请更正图中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用镁粉、 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能够做成烟火。
燃放时, 烟火发出五彩缤纷的光,
请用原子构造的知识解说发光的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加强熔融盐的导电性
(2) 2-
,实心球应为 2+
; 8 号空心球应改为实心球 空心球应为 O Mg (3)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发光的形式开释能量
分析
(1) 这些物质不可以实质参加反响,但能加强熔融盐的导电性。
(2)Mg 2+
2-
的半径大小是 2-2+
,故空心球应为 2-
,实心球应为 2+
;图中应当 和 O O >Mg O Mg 黑白球交替出现,故
8 号球应为实心球。
(3)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发光的形式开释能量。
[ 拓展研究 ]
15.某离子晶体晶胞的构造以下图,试剖析:
(1) 晶体中每个 Y 同时吸引着 ________个 X ,每个 X 同时吸引着 ________个 Y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2) 晶体中每个 X 四周与它距离近来且相等的
X 共有 ____个。
(3) 晶体中距离近来的 2 个 X 与 1 个 Y 所形成的夹角∠ XYX 为 ________( 填角的度数 ) 。
(4) 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 ·mol -
1,晶体密度为 ρg ·cm -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A ,则晶体中距离近来的两个 X 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cm 。
答案 (1)4 8 XY 2( 或 Y 2X) (2)12
(3)109.5 °
(4) 3M
2
2ρ· N
A
分析 (1)Y
只为一个晶胞所共有,即每个
Y 同时吸引 4 个 X ,而 X 处于极点上,为 8
1
1
个晶胞所共有,即每个 X 同时吸引 8 个 Y 。
在每个晶胞中含 X 个数为 8×4= 2个,含 1 个
Y , 则化学式为 XY 2 或 Y 2X 。
8
(2) 在一个晶胞中, 每个 X 与它距离近来的 X 有 3 个,则每个 X 四周有: 3× 2= 12 个 ( 每个面为两个晶胞共有 ) 。
11
(3) 在晶胞中, Y 与四个 X 形成正四周体构造,故键角为109.5 °。
(4) 因为一个晶胞中只含1
或 Y2X,故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M M
3(a为晶个 XY2 ,则有ρ=
2N A a
2 2N A
3 M
,则距离近来的两个3 M。
胞的边长 ) ,得a=2ρ·N X 之间的距离为 2 2ρ·N
A A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