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力体制改革评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4 * 5 何大愚 6 美国加州电灾的分析与思考 4 2 5 6 电力系统自动化, % ** & 6 (’’* , 4 ( 5 曾庆禹 6 需求侧参与电力批发市场定价体制 4 2 5 6 电网技术, % *" & 6 (’’- , 4!5 “ 789:;9 <=>?9;@;@A9B9CC @B 9D9<;8@<@;E @BFGC;8E:: 123 >=F9D ,H9IC J==>, 123K (’’-6 4-5( 美) 萨利・亨特 6 电力竞争 4 3 5 6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6
!""# 年 $! 月 !"#$%&’ ()*# +$)*),- 特区经济 %&
加州的改革却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加州有 ! 家私营电力 州政府要求 ! 家电力公司出 公司, 承担加州地区售电量的 "#$ , 卖大部分燃煤 % 气 & 电厂, 占 ! 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的 #’$ , 水电 % 占 ("$ & 及核电可以保留。加州成立了独立调度中心及电力交 易市场,交易电量最高达 )#$ 。电力公司对输电网享有所有权, 但无使用权。电价放开并由市场竞价决定, 以满足全部负荷需要 的最后一台机组的竞价 % 即最高价 & 作为统一的结算价。 配电零售 放开, 用户自由选择卖主。 这一改革经过多年筹备, 在组织、 法制、 技术、 市场交易规则方面都有安排。 但是,(’’’ 年夏季高温,用电负荷猛增,依赖相地区支援的 电力不能到位, 导致供电紧张。而 *++’ 年以后, 加州为首的西部 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 电力负荷快速增长。但基于对环境保护和公 共安全的考虑,加州民众强烈抵制建设火电厂和核电站,对废气 排放课以巨额罚款, 使得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很少, 近 *’ 年没有建 设大型发电厂,没有扩建输电线路,因此电源和输电网络建设远 远落后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加州本来有近 (’$ 的水电, 因西部干 旱缺水,多数水力发电站发电量不足;所以大部分电力主要依赖 于天然气电厂。 天然气电厂具有污染小的优点, 但价格较高, 特别 是在 (’’’ 年,全球石油价格暴涨,加州天然气价格上涨了 *( , 使加州发电公司的发电成本急剧上涨。部分发电公司将储 !’ 倍, 存的天然气不用于发电, 而直接在市场中出售, 以牟取暴利, 进一 步导致发电容量减少。发电成本的上涨和发电容量的不足, 是加 州批发电力市场电价飞涨的主要原因。 电力公司基本要依靠电力市场买电转供。 在卖方市场规律作 用下电价暴涨了约 *’ 倍, 发电侧的上网电价屡创新高, 而面对用 户的终端销售电价却被规定冻结,两家私营电力公司高进低出, 被迫承担巨大的购销差额, 亏损 *-’ 亿美元, 不得不申请破产。 这 期间由于电源不足多次停电, 史称 “ 加州电力危机 ” 。危机给美国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 二、 美国电力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加州电力危机发生后,各界纷纷谴责电力改革,认为市场化 趋向的改革无法解决电力系统运营的可靠性问题, 是造成危机的 “ 祸首 ” , 对加州的电力改革方案予以否定。 加州的电力改革实践说明 “ 放松管制 ”不能只是针对卖方市 场。 改革后达到增加电源、 降低电价这两个改革目标, 却让发电商 可以任意提高电价, 牟取暴利。配电领域的自由化使占总数 (’$ 的大用户享受到了用电选择权,对一般用户却不起作用 % 更换了 售电商的用户不到 *$ & 。加州电力危机后, 对电力市场的改造提 上日程。(’’( 年, 加州 ./0 提交 “ 市场全面设计计划 ” 的市场改革 方案, 同时还提交了对电力市场协议的相应改动意见。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花的改革的目标是 “ 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 输电、 配电仍由国家垄断经营 ” 。(’’( 年底国务院正式确定了 “ 总 体设计、 分步实施、 积极稳妥、 配套推进 ” 等具体实施原则。目前 “ 厂网分开 ” 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电力体制改革在稳步迈进。美国 电力改革,尤其是加州电力危机的深刻教训和 123 成功运作的
根据 报价, 二者之间就会存在价差。此价差会形成 -./ 的收入, 运营协议的规定 4 由于传输阻塞而形成的收入要全部根据固定 输电权进行分配。 实时电力市场又成平衡市场。 -./ 依据隔于报 价信息和实际电力供求每 & 分钟计算出实时电力市场的出清价 格。隔天市场被拒绝的电力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可以参与到实时 电力市场。 -./ 承担对双方的结算义务。 !, 加州电力改革和加州电力危机
国际经济观察
美国电力体制改革评析
!
( 南京工业大学
李桂林
南京 !$""$$ )
自动化学院, 江苏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 各国具 体情况不尽相同,电力体制改革没有标准的模式,遭遇了 !""" 年加州 电力危机后, 引发了各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怀疑。我国的电力体制改 革正在稳步推进, 我们应当学习国外成功的经验, 借鉴其失败的教训。 关键词: 美国; 电力体制改革; 评析 56789:;8< 5=>9?;: ?7 8@> >:9A?>78 ;BCD89E ?D FBG>9 =:9H>8 7E78>= 9>I JB9=, KL>9E ;BCD89E @:7 ?87 BGD 7?8C:8?BD, M@> N:A?JB9D?: FBG>9 ;9?7?7 ?D !""" ;:C7>O 7C7F?;?BC7 JB9 8@> FBG>9 =:9H>8 7E78>= 9>JB9=, PBG M@> 9>JB9= BJ 8@> FBG>9 =:9H>8 7E78>= ?7 6>?DQ ;:99?>O BC8 78>:O?AE ?D N@?D:, R> S O A>:9D A>:9D J9B= :AA 8@> :OL:D;>O >TF>9?>D;> BJ :AA 8@> B8@>9 ;BCD89?>7 ?D 8@> GB9AO, -BG>9 /:9H>8 1E78>= V>JB9=; 5D:AE7?7 U>EGB9O7< 5=>9?;: ;
保持稳定。对现有电力公司的职能不是全部改变,一般只卖掉 竞价电量仅占总供应量的 $&+ , 以保持供 !&+ 电厂容量的产权, 电的可靠性。 $, -./ 电力市场模式 美国最大的东部 -./ 电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纵向整合模 式。 不拥有输电资产, 对输电线路和相关 -./ 为输电系统运营者, 资产进行职能性管理; 负责协调控制区域的电力传输和保证电力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营电力交易所; 安排和调度控制电网内发 电,提出区域输电计划;公平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输电服务和竞争 性电力市场; 并担负清算职能。 组织结构与运营管理。 通常有一个 较大的联合电网, 存在若干独立的发电企业和几个或几十个电网 经营企业, 这些企业联合运营规则基本相同。电网运营由独立系 统运营商 ’ 012 ( 进行控制和调度, 电力交易所 ’ -3 ( 负责制定交易 计划。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化竞争, 输电领域公用化垄断经 营, 产品交易竞争较为充分。 交易模式复杂多样。 在发电侧与售电 侧,电价是以拍卖竞价方式由市场机制形成; 在输电领域电价由 政府控制。 监管机构与监管方式方面, 多以州为单位进行监管, 联 邦政府主要由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履行监管职能。一般而言, 在 发电侧, 除环保管制外, 基本无进入障碍; 但在输电领域仍实行严 格政府管制; 配电侧常采取许可或特许经营方式。 当然。 各州通常 会对零售价格进行限制性的管制措施。 — 隔天市场和 -./ 电力市场运营。 -./ 运营两个电力市场—— 实时市场。凡是 -./ 的会员都可以在两个电力市场进行电力买 卖。根据隔天电力市场规则, 电力供应商和购买商应提前一天向 市场上报其下一天每一小时在特定产量区间愿意售电和购电的 价格,买卖双方所报价格都是各自输入电和接入点的价格。-./ 根据 优 化 原则 对 接 受 点和 输 入 点 进行 匹 配 4 并计 算 出 出 清价 格。如果输电网络不发生阻塞, 输人点的价格与接受点的价格相 同。而在传输线路发生阻塞时, 接入点的报价就会高于输入点的
宝贵经验给我国电力改革带来重要启示。 首先, 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力竞争市场。电力产业要高效率就 必须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美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打破垄断、 引入 竞争方面比较彻底。 改革使市场竞争机制在配置电力资源上发挥 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美国电力产业的运营效率,使得美国 电力终端销售价多年维持较低水平, 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也得以明 显改善, 对美国电力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美国电 力市场化改革的突出问题在于对市场的过分依赖和放松管制超 出了电力产业特殊性所容许的程度, 因而造成了其在电力供应和 安全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当前我国应确保电网独立性和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这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关键。 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输、 发、 配、 送各环节由原来垂直一体化 集中垄断逐渐分拆独立,增大了相互协调的成本和难度,而电力 产业的特殊性又要求高度协调统一的电力市场对电网安全至关 重要。我国推动全国电网联网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中国同美国一 样, 庞大辽阔, 搞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是不实际的, 建立跨省的区 域性的电力市场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其次, 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力定价机制。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 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美国电力工业重组最主要的起因 就是电价。 我国电价混乱且不合理, 现已成为电力改革的焦点, 但 中国应吸取美国加州电力危机的教训,防止放松监管、竞争不充 分、 电力供应不足并存, 导致电价上涨的情况发生。因此, 必须通 过政府灵活有效的规制来实现更充分的市场竞争, 为此建议只对 输电环节实行最高限价, 对上网和售电价实行灵活的监管制度。 再次, 加大电力相关法规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美国电力改革 始终是依法进行的,而且为配合电力市场改革,会根据需要适时 出台相关法规。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事关重大, 也应依法进行, 但中 国电力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很完善, 除了 《 电力法 》 外, 也可考虑制 订电力政策法,电力监管法等,以此确保和推进中国电力的市场 化改革进程。 对电力工业进行市场化改革, 是世界潮流, 不可逆转。 世界上 很多国家或地区成功地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 从加州电力危机 中, 我们应该汲取教训, 制定适合国情的改革方案, 掌握好改革的 节奏和力度, 而不应该简单的否定市场化改革。
Hale Waihona Puke 一、 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之前, 美国基本上单一垄断的电力市场格局。 就是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电力公司生产、输送、 零售电力并负责系 统的运行调度。 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是世界范围内电力产业的 典型体制。实际上, 在大多数国家是政府或国有企业拥有垄断地 位; 有些国家 ’ 如美国、 德国、 西班牙和日本 ( , 则由民营企业形成 了行业垄断。 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 竞争的最终目标 通常是希望能带来一系列社会效益—— — 其中包括效率提高和技 术进步。美国传统的电力管理体制基于这样一种理论, 即电力生 产与分销属自然垄断, 大型的电厂效率最高。这种大型电力企业 与输电和配电结合,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因此降低了运营成 本。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颁布了一些法规条例来控制运行程 序、 电价和市场准入以保护消费者不受到潜在的垄断滥用。 自 $%%) 年以来,美国在电力系统进行了被称为 “ 放松管制 ” ’ 也称为 “ ( 的体制改革, 机构重组 ” 核心内容是把传统的 “ 发*输 统一管理的生产过程分开, 将承担一体化管理的地区 * 配 * 用” 垄断性电力公司进行重组, 电力公司放弃 ’ 出卖 ( 发电厂; 在发电、 配电领域推行自由化;建立独立的中心调度机构及电力交易市 场,直接受联邦能源委员会管制;电力公司主要管理变电系统及 电网维护。 这项改革正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展开。 各州根据自身情况采取 谨慎步骤逐步进行着, 主要焦点是保证有富裕的电力供应和电价
!""# 年 $! 月 !"#$%&’ ()*# +$)*),- 特区经济 %&
加州的改革却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加州有 ! 家私营电力 州政府要求 ! 家电力公司出 公司, 承担加州地区售电量的 "#$ , 卖大部分燃煤 % 气 & 电厂, 占 ! 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的 #’$ , 水电 % 占 ("$ & 及核电可以保留。加州成立了独立调度中心及电力交 易市场,交易电量最高达 )#$ 。电力公司对输电网享有所有权, 但无使用权。电价放开并由市场竞价决定, 以满足全部负荷需要 的最后一台机组的竞价 % 即最高价 & 作为统一的结算价。 配电零售 放开, 用户自由选择卖主。 这一改革经过多年筹备, 在组织、 法制、 技术、 市场交易规则方面都有安排。 但是,(’’’ 年夏季高温,用电负荷猛增,依赖相地区支援的 电力不能到位, 导致供电紧张。而 *++’ 年以后, 加州为首的西部 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 电力负荷快速增长。但基于对环境保护和公 共安全的考虑,加州民众强烈抵制建设火电厂和核电站,对废气 排放课以巨额罚款, 使得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很少, 近 *’ 年没有建 设大型发电厂,没有扩建输电线路,因此电源和输电网络建设远 远落后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加州本来有近 (’$ 的水电, 因西部干 旱缺水,多数水力发电站发电量不足;所以大部分电力主要依赖 于天然气电厂。 天然气电厂具有污染小的优点, 但价格较高, 特别 是在 (’’’ 年,全球石油价格暴涨,加州天然气价格上涨了 *( , 使加州发电公司的发电成本急剧上涨。部分发电公司将储 !’ 倍, 存的天然气不用于发电, 而直接在市场中出售, 以牟取暴利, 进一 步导致发电容量减少。发电成本的上涨和发电容量的不足, 是加 州批发电力市场电价飞涨的主要原因。 电力公司基本要依靠电力市场买电转供。 在卖方市场规律作 用下电价暴涨了约 *’ 倍, 发电侧的上网电价屡创新高, 而面对用 户的终端销售电价却被规定冻结,两家私营电力公司高进低出, 被迫承担巨大的购销差额, 亏损 *-’ 亿美元, 不得不申请破产。 这 期间由于电源不足多次停电, 史称 “ 加州电力危机 ” 。危机给美国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 二、 美国电力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加州电力危机发生后,各界纷纷谴责电力改革,认为市场化 趋向的改革无法解决电力系统运营的可靠性问题, 是造成危机的 “ 祸首 ” , 对加州的电力改革方案予以否定。 加州的电力改革实践说明 “ 放松管制 ”不能只是针对卖方市 场。 改革后达到增加电源、 降低电价这两个改革目标, 却让发电商 可以任意提高电价, 牟取暴利。配电领域的自由化使占总数 (’$ 的大用户享受到了用电选择权,对一般用户却不起作用 % 更换了 售电商的用户不到 *$ & 。加州电力危机后, 对电力市场的改造提 上日程。(’’( 年, 加州 ./0 提交 “ 市场全面设计计划 ” 的市场改革 方案, 同时还提交了对电力市场协议的相应改动意见。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花的改革的目标是 “ 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 输电、 配电仍由国家垄断经营 ” 。(’’( 年底国务院正式确定了 “ 总 体设计、 分步实施、 积极稳妥、 配套推进 ” 等具体实施原则。目前 “ 厂网分开 ” 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电力体制改革在稳步迈进。美国 电力改革,尤其是加州电力危机的深刻教训和 123 成功运作的
根据 报价, 二者之间就会存在价差。此价差会形成 -./ 的收入, 运营协议的规定 4 由于传输阻塞而形成的收入要全部根据固定 输电权进行分配。 实时电力市场又成平衡市场。 -./ 依据隔于报 价信息和实际电力供求每 & 分钟计算出实时电力市场的出清价 格。隔天市场被拒绝的电力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可以参与到实时 电力市场。 -./ 承担对双方的结算义务。 !, 加州电力改革和加州电力危机
国际经济观察
美国电力体制改革评析
!
( 南京工业大学
李桂林
南京 !$""$$ )
自动化学院, 江苏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 各国具 体情况不尽相同,电力体制改革没有标准的模式,遭遇了 !""" 年加州 电力危机后, 引发了各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怀疑。我国的电力体制改 革正在稳步推进, 我们应当学习国外成功的经验, 借鉴其失败的教训。 关键词: 美国; 电力体制改革; 评析 56789:;8< 5=>9?;: ?7 8@> >:9A?>78 ;BCD89E ?D FBG>9 =:9H>8 7E78>= 9>I JB9=, KL>9E ;BCD89E @:7 ?87 BGD 7?8C:8?BD, M@> N:A?JB9D?: FBG>9 ;9?7?7 ?D !""" ;:C7>O 7C7F?;?BC7 JB9 8@> FBG>9 =:9H>8 7E78>= 9>JB9=, PBG M@> 9>JB9= BJ 8@> FBG>9 =:9H>8 7E78>= ?7 6>?DQ ;:99?>O BC8 78>:O?AE ?D N@?D:, R> S O A>:9D A>:9D J9B= :AA 8@> :OL:D;>O >TF>9?>D;> BJ :AA 8@> B8@>9 ;BCD89?>7 ?D 8@> GB9AO, -BG>9 /:9H>8 1E78>= V>JB9=; 5D:AE7?7 U>EGB9O7< 5=>9?;: ;
保持稳定。对现有电力公司的职能不是全部改变,一般只卖掉 竞价电量仅占总供应量的 $&+ , 以保持供 !&+ 电厂容量的产权, 电的可靠性。 $, -./ 电力市场模式 美国最大的东部 -./ 电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纵向整合模 式。 不拥有输电资产, 对输电线路和相关 -./ 为输电系统运营者, 资产进行职能性管理; 负责协调控制区域的电力传输和保证电力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营电力交易所; 安排和调度控制电网内发 电,提出区域输电计划;公平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输电服务和竞争 性电力市场; 并担负清算职能。 组织结构与运营管理。 通常有一个 较大的联合电网, 存在若干独立的发电企业和几个或几十个电网 经营企业, 这些企业联合运营规则基本相同。电网运营由独立系 统运营商 ’ 012 ( 进行控制和调度, 电力交易所 ’ -3 ( 负责制定交易 计划。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化竞争, 输电领域公用化垄断经 营, 产品交易竞争较为充分。 交易模式复杂多样。 在发电侧与售电 侧,电价是以拍卖竞价方式由市场机制形成; 在输电领域电价由 政府控制。 监管机构与监管方式方面, 多以州为单位进行监管, 联 邦政府主要由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履行监管职能。一般而言, 在 发电侧, 除环保管制外, 基本无进入障碍; 但在输电领域仍实行严 格政府管制; 配电侧常采取许可或特许经营方式。 当然。 各州通常 会对零售价格进行限制性的管制措施。 — 隔天市场和 -./ 电力市场运营。 -./ 运营两个电力市场—— 实时市场。凡是 -./ 的会员都可以在两个电力市场进行电力买 卖。根据隔天电力市场规则, 电力供应商和购买商应提前一天向 市场上报其下一天每一小时在特定产量区间愿意售电和购电的 价格,买卖双方所报价格都是各自输入电和接入点的价格。-./ 根据 优 化 原则 对 接 受 点和 输 入 点 进行 匹 配 4 并计 算 出 出 清价 格。如果输电网络不发生阻塞, 输人点的价格与接受点的价格相 同。而在传输线路发生阻塞时, 接入点的报价就会高于输入点的
宝贵经验给我国电力改革带来重要启示。 首先, 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力竞争市场。电力产业要高效率就 必须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美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打破垄断、 引入 竞争方面比较彻底。 改革使市场竞争机制在配置电力资源上发挥 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美国电力产业的运营效率,使得美国 电力终端销售价多年维持较低水平, 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也得以明 显改善, 对美国电力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美国电 力市场化改革的突出问题在于对市场的过分依赖和放松管制超 出了电力产业特殊性所容许的程度, 因而造成了其在电力供应和 安全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当前我国应确保电网独立性和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这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关键。 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输、 发、 配、 送各环节由原来垂直一体化 集中垄断逐渐分拆独立,增大了相互协调的成本和难度,而电力 产业的特殊性又要求高度协调统一的电力市场对电网安全至关 重要。我国推动全国电网联网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中国同美国一 样, 庞大辽阔, 搞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是不实际的, 建立跨省的区 域性的电力市场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其次, 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力定价机制。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 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美国电力工业重组最主要的起因 就是电价。 我国电价混乱且不合理, 现已成为电力改革的焦点, 但 中国应吸取美国加州电力危机的教训,防止放松监管、竞争不充 分、 电力供应不足并存, 导致电价上涨的情况发生。因此, 必须通 过政府灵活有效的规制来实现更充分的市场竞争, 为此建议只对 输电环节实行最高限价, 对上网和售电价实行灵活的监管制度。 再次, 加大电力相关法规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美国电力改革 始终是依法进行的,而且为配合电力市场改革,会根据需要适时 出台相关法规。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事关重大, 也应依法进行, 但中 国电力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很完善, 除了 《 电力法 》 外, 也可考虑制 订电力政策法,电力监管法等,以此确保和推进中国电力的市场 化改革进程。 对电力工业进行市场化改革, 是世界潮流, 不可逆转。 世界上 很多国家或地区成功地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 从加州电力危机 中, 我们应该汲取教训, 制定适合国情的改革方案, 掌握好改革的 节奏和力度, 而不应该简单的否定市场化改革。
Hale Waihona Puke 一、 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之前, 美国基本上单一垄断的电力市场格局。 就是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电力公司生产、输送、 零售电力并负责系 统的运行调度。 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是世界范围内电力产业的 典型体制。实际上, 在大多数国家是政府或国有企业拥有垄断地 位; 有些国家 ’ 如美国、 德国、 西班牙和日本 ( , 则由民营企业形成 了行业垄断。 美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 竞争的最终目标 通常是希望能带来一系列社会效益—— — 其中包括效率提高和技 术进步。美国传统的电力管理体制基于这样一种理论, 即电力生 产与分销属自然垄断, 大型的电厂效率最高。这种大型电力企业 与输电和配电结合,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因此降低了运营成 本。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颁布了一些法规条例来控制运行程 序、 电价和市场准入以保护消费者不受到潜在的垄断滥用。 自 $%%) 年以来,美国在电力系统进行了被称为 “ 放松管制 ” ’ 也称为 “ ( 的体制改革, 机构重组 ” 核心内容是把传统的 “ 发*输 统一管理的生产过程分开, 将承担一体化管理的地区 * 配 * 用” 垄断性电力公司进行重组, 电力公司放弃 ’ 出卖 ( 发电厂; 在发电、 配电领域推行自由化;建立独立的中心调度机构及电力交易市 场,直接受联邦能源委员会管制;电力公司主要管理变电系统及 电网维护。 这项改革正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展开。 各州根据自身情况采取 谨慎步骤逐步进行着, 主要焦点是保证有富裕的电力供应和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