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在那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
杭州
2020.2
COLUMN 专栏
他上身前倾,一路前行。

他沉默着往前走,因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

背上的装备足有二三十斤重。

他低头走路,一步一步,上坡,转弯,绕过竹林,避过乱荆棘丛,迈上石阶,向上攀登。

你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会一趟趟地往狮子山走去。

一定是山上有什么风景在吸引着他。

去爬山的路上,遇到了张天志。

我跟他一起往上攀登,不一会儿身上就热了起来。

再过一会儿气喘吁吁,不得不在山路拐弯处歇一会儿。

他却一点儿都不喘。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竹林掩映之中,望见一片峭壁。

那片峭壁,如天斧所劈,立于狮子山的山巅。

我问张天志,狮子山为什么有魅力。

他答,就是因为有这一片悬崖。

十年前,张天志第一次见到这片
悬壁。

那时他还在上大学。

那块岩壁,被很多攀岩爱好者称
作“lion head”(狮子头)。

每个季
节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来到这
里,他们说“lion head”岩质好,攀
登线路多,充满挑战和乐趣。

然而,
很少有人知道,“lion head”是张天
志与另一位小伙伴一起命名的。

到达岩壁时,我仰头望去,已经
有十几个人挂在悬崖上了。

悬崖估计
有两三百米高。

乍一眼望去,如斧削
刀劈一般平坦,仔细观察却是怪石嶙
峋,岩壁上时常有突出的石块、倒角
的岩壁。

巨大坚硬的悬崖,立刻对比
出攀岩者身形的渺小。

那些攀岩者,看起来十分国际化,
有美国人、法国人,也有日本人、韩
国人。

岩壁上钉着一个个锚点,攀岩
的安全绳,就系在攀岩者的腰胯部。

攀登者每向上攀爬一步或几步,就把
安全绳的挂钩解开,向上钩住更高的
锚点。

而那些绳子,只提供安全作用,
并没有拉升身体的功能。

攀登者身体
向上的每一步,都需要依靠手臂与腿
脚,在岩壁上寻找到力量支撑点,然
后全身发力,抓住另一个支撑点,由
此一步一步,在岩壁上挪移攀爬。

为了防止手掌出汗和打滑,攀登
者每上一步,都从腰上挂着的粉袋里
抓一把防滑粉。

这些白色的粉末,在
攀爬过的岩壁上留下一个个白色印迹。

这些印迹串联起来,就是一条攀登者
的行经路线。

因为山在那里
155
2020.2
有时候,你需要稍稍地跳一下,才能抓得到头顶的支撑点。

就像树梢上的猿猴那样。

这常常让人捏一把汗。

有一位攀登者,在向上抓取时,突然手指一滑,他“啊”的一声惊叫,身体从岩壁上坠落——所幸有一条安全绳,将他悬挂在半空。

攀岩的道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

悬壁危机四伏。

它几乎是人生的一种隐喻。

这种感觉,在我观看纪录片《徒手攀岩》时最为强烈——每个人的一生都像在悬崖上前行,一旦开始就不能回头,唯一的道路就是向前。

亚历亚斯·霍诺德所采用的Free Solo(无保护攀岩),是攀岩运动中最危险、最极限的一种。

在不了解攀岩的大众眼中,徒手爬上将近3000英尺,几乎垂直地面的岩壁本身就足够匪夷所思,更何况还是在赤手空拳,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

为了征服酋长岩,亚历克斯专心致志地练习了两年多。

他离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辆房车里,奔波在各个岩壁间;在和现女友建立关系前,是一个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他像是一个“怪侠”。

或许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一直处于某种超常稳定的情绪和状态中。

2012年,张天志就注意到了亚历克斯,深深被他吸引。

亚历克斯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创造历史,于是
张天志在instagram 上联系了他,向他请教攀登的相关问题。

亚历克斯有一次到上海参加活动,张天志给他介绍了中国攀岩的相关情况。

那时候他还不是很出名,也非常腼腆。

张天志说。

在这一点上,张天志似乎也有同样的倾向。

他也不太说话,对于我的好奇,他每问必答但总是非常简练。

我猜,热爱攀岩这种运动的人通常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技巧。

他必须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体上。

他一步步在悬崖上攀登行进,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块肌肉,每一条韧带,甚至每一次呼吸,都需要无比精确。

在那时候,没有人可以帮你。

你会有恐惧吗?
当然会。

他说,正因为不时有恐惧和怀疑,才觉得那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

攀爬到难点的时候,我的大脑经常会在荣誉和死亡之间不断搏斗,而身体的力量似乎又是可以决定这一切——他说,可能这是我喜欢攀岩运动独特的原因吧。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攀岩运动员,并担任浙江省攀岩队主教练。

他每天“阅读悬崖”。

他去攀登各地的悬崖峭壁,并在“狮子头”看似无路的绝壁上开出了一百多条路。

后来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来到这里,都循着这些线路行进。

“狮
子头”成为华东最大的攀岩基地。

他的日常,除了自己去攀岩,就是设计攀岩课程和攀岩支点,以及带着孩子们在这片山林里练习。

全国青少年攀岩速度标准支点,就是中国登山协会联合张天志他们的团队一起设计的。

攀岩除了考验身体,最重要的还有对心智的考验。

张天志知道,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成长课程。

十年前,张天志刚接触攀岩时,攀岩在国内还是比较生僻冷门的运动,训练场地、专业教练、训练器材都少。

而现在,令张天志感到自豪的是,他把自己的表弟也培养成了一名攀岩专业运动员。

表弟陈勇辰,成绩优异,偶尔代表中国队打比赛。

攀岩也让张天志收获了爱情。

一名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攀岩比赛第六名的队友,后来成了他的爱人。

在临安高虹镇龙上村的攀岩小镇,我换上一双攀岩鞋,想要体验一把攀岩。

在想象中,我手足并用,四肢灵活,身体轻灵,像猿猴一样在岩壁上腾挪移动。

而事实是,当我攀上那片岩壁,仅仅移动三四步后,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沉重的肉体,已使我失去了在大自然中来去自由的能力。

我跟在张天志后面,朝着狮子山走去。

因为山在那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