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的管理与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的布类物品的清洗
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 被血液、体液或受排泄物污染的布类物品 应单独消毒、清洗。
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 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 ≥25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 ≥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 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
污染的布类物品的收集和运输
严禁在病房内清点或处理传染病人(肺炎、结 核等)及传染性物质所污染的衣物,烈性传染 病人的衣物应先消毒或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 涤;或焚烧。
接触污染的布类物品须洗手。
运输污染的布类物品不宜装载过满且须封闭运 输。
运输污染的布类物品应专车、专线运输,与运 送病人、餐车等的电梯应尽量分别使用。
洗衣房人员的卫生
洗衣房工作人员工作前后,特别是处理了 污染衣物或具有传染性的衣物后,必须用 肥皂流水洗手,即使戴手套,工作完后也 应洗手,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 作服,工作完后脱下工作服,工作服每天 换洗一次。离去时应进行沐浴,熨烫、折 叠衣物的工作人员不能患有化脓性皮肤病。
污水的处理
依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2003年 12月10日)
一般衣物的洗涤消毒
一般衣物指无明显污染及无传染性的衣物, 将衣物收集袋打开,棉质衣物用1%消毒洗 涤剂 70℃以上温度(化纤衣物只宜40 ℃~45 ℃)在洗衣机内洗25分钟,再用清 水漂洗。
清洗时应加上适当的清洁剂如肥皂粉. 漂白粉、弱酸剂、软化剂可视情况酌量加
入
污染衣物的洗涤消毒
传染病房和烧伤病房的衣物:必须用含二 氧化氯或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 液洗涤30分钟~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
洗 衣 房管 理 与污水处理要求
洗衣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环境
良好的通风(定时开窗通风、机械通风、 设置天窗等)
三区(洗涤区、压烫、折叠区、清洁衣物 存放区)划分明显,布局合理,洁污分开。 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定期清洁(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保持卫生。
洗衣房的布局与设置
占地面积:应根据医院类别、性质、工作人员数、病房 数、门诊量和洗衣量等全面考虑。
依照使用情况,每天至少收集一次。运送车辆 每日清洗消毒。
污染的布类物品的分类
分类区的工作人员应穿戴隔离衣、口罩、帽子和手套。 受排泄物污染的布类物品应先分类出来。 应避免抖动布类物品以免造成空气污染。 已包裹的传染性布类物品,不得任意打开。清洗工作
人员只需将外层塑料袋去除后,内层污衣袋直接置 入蒸汽灭菌锅灭菌(或经消毒处理)后再清洗。 接触污染的布类物品后须洗手。 运输污染的布类物品的工具,每次使用后其外部应予清 洁,内层的布套应更换清洗,如遇有污染应立即清洁。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 (传染病医院或综合 医院)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 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处 理厂两类) ,进行工艺选择。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 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 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 化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清洁的布类物品的贮存
库房应设在清洁衣物存放区的密闭式 的房间。
贮存布类物品的架子、柜子应保持清 洁。
布类物品应维持适当的贮存量。 处理清洁的布类物品,应尽量避免不
必要的触摸以免受污染。
清洁衣物的运送
运送清洁的布类物品的工具应与运送受污 染的布类物品的工具分开使用。
运输车须随时保持清洁源及危害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 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 伤害。
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等有害、有毒 物质。
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 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 可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适用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 院、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 (包括结核病医院)、心血管病医院、 肿瘤医院、口腔医院、妇产科医院和精 神病医院等等)各类医院污水的处理。
术语和定义
传染病医院指传染性疾病专科医院和带传染病房 的综合医院。综合医院为不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 院和各类非传染性疾病的专科医院。
40 269
265(14、151、37、23)
40 305
295(16、163、40、25)
40 355
洗衣房的布局与设置
设置要求1、应设置在医院内容易收集和 发放衣物的地点,并尽可能靠近锅炉房。2、 应给运输车辆和工作人员留有一定通过空 间,特别注意清洁衣物与污衣物应有独立 出入口中。3、应有较大晾晒衣物场地。4、 应有专门清点污衣物场地和传染性衣物单 独消毒场所。
洗衣房的内部布局与设置
洗衣房内部布局,按其工作流程应设有污衣接收间、 消毒间、洗涤间、烘干间、熨平间、叠衣间、修 补间、清洁衣物贮存间、发放间等。
要严格划分污染区(收集、分检、清点、处理及清 洗)及清洁区(供晾或烘干、缝补、熨烫、摺叠、 储存及发送洗净衣物和办公)。污染衣物未经洗 涤消毒不得进入清洁通道和清洁区。
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 理。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 用二级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 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 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 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 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病床数 (张) 100 200 300 400 500
消毒室 (M2)
27 28 32 40 51
医院洗衣房估算面积
洗衣房(分类、洗衣、修补、库房)干燥 总计
(M2)
(M2)(M2)
151(8、81、19、16)
20 171
191(10、109、26、18)
20 211
229(12、133、32、20)
有传染性的衣物:有明显血、脓、便污染 的衣物,视为传染性的衣物。在用热水洗 涤前,先用冷洗涤剂或1%~2%冷碱水将 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将该洗液煮沸 消毒,再按上法洗涤消毒。
衣物的储存
应晾(烘)干、熨烫、摺叠、储存衣物。 对工作人员和病人衣物衣物;一般污染和
有传染性的衣物洗涤消毒后应分区或分批 晾(烘)干、熨烫、摺叠和储存,不宜混 杂。熨烫时要特别注意曾受或易受污染之 处。 新生儿、婴儿衣物应有专用烘干、熨烫、 摺叠、储存衣物处,不可与其他衣物混淆。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工艺
对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 合医院,应加强其处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减少 消毒剂用量。
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加强处理效果的改造:改造 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处理设施,对现有医 院中应用较多的化粪池、接触池在结构或运行方式上 进行改造,必要时增设部分设施,尽可能地提高处理 效果,以达到医院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
运送工具的清洁与消毒
污染推车与清洁推车:接衣后及送衣前的 推车均应用清水或1%洗涤剂溶液擦拭一次; 接运传染病房、结核病房、烧伤病房及有 明显污染衣物后的推车应用0.5%过氧乙酸 或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擦拭 消毒;也可用500mg/L二氧化氯溶液擦拭。
衣物收集袋:用90℃以上热水在洗衣机中 消毒25分钟。
洗衣机(池)的消毒
洗衣后,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物后, 应用90℃以上的热水或消毒剂消毒。
环境的清洁消毒
污染区的清洁消毒:上班时打开窗户、保 持良好通风,下班时污染区地面用0.2%过 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 的消毒剂溶液拖地一次。
清洁区的保洁:上班时开窗通风一次,清 水擦拭桌、椅、工作台面、地面,保持清 洁。下班时关闭门窗,减少灰尘和风沙, 地面用清水拖擦一次。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 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 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 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 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现有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新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几个新特点:
一、不再按功能区制定分级排放标准。 二、增加了对污水处理所产生部分附属产物的规定: (一)废气,对氨、硫化氢、臭气、氯气、甲烷共5项指 标做了规定,不管是一级处理还是二级处理,都有。 (二)污泥。对污水处理所产生污泥的规定,对粪大肠杆 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结核杆菌、蛔虫卵死亡 率做出了规定,其中一些是对传染病医院的特别规定。 三、规定了监测频率 如余氯、pH每日监测不少于2次、 粪大肠杆菌群数不少于每月1次。COD、SS每周1次等等。 四、粪大肠杆菌群数采用了 MPN的概念,也就是最大可 能数。更加符合科学.
衣物的分类清洗原则
病人衣物和医护工作人员的衣物必须分机或分批 洗涤。婴儿衣物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它衣物混 洗。
根据衣物受污染程度可分别用专机洗涤,特别是 传染病人(肝炎、结核等)、烧伤病人的衣物应 专机洗涤。
无条件时也应先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帽子和口 罩,再洗一般病人衣物、污染衣物,最后洗传染 性病人、烧伤病人的衣物。
一级强化处理:对于综合医院(不带传染病房)污水处 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 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 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 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可在人体内 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 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 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 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 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 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污染的布类物品的收集和运输
收集污染的布类物品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和手套。 在指定地点收集,避免抖动布单及将布单弄湿,避免
在病房清点。 每个病区应有3个衣物收集袋,分别收放有明显污染
的病人衣物、一般病人衣物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 帽子、口罩。衣物收集袋应保持密闭直至清洗。也可 定时、限时收集工作人员衣物,及时发送至洗衣房。 传染性布类物品装入特制传染性污衣隔离袋内,外层 使用红色塑料袋防止液体渗出。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 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医院污水的收集
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应分流 传染病医院(含带传染病房综合医院)应
设专用化粪池。不设化粪池的医院应将经 过消毒的排泄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医院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分别采 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 系统。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必须 单独收集处理。
应设有工作人员的更衣室、办公室、沐浴室和厕所 等。
洗衣房工作人员的管理
非洗衣房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工作区。 尽量避免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互相穿梭。 皮肤有伤口或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应调离工作岗
位。 工作前后,特别是处理了污染衣物或具有传染性
的衣物后,必须用肥皂流水洗手。 工作期间如逢休息或吃饭前应先洗手。 不得在工作区内饮食。 做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医院污水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 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
污泥指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化粪池 污泥。
废气指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医院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医院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 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 像洗印、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 水。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 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 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 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 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 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