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凭添白发终不悔情倾“三农”谱华章
农村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21年实际掌管##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而没有被纪检监察部门找过一次;湘潭市范围内任职时间最长而且年过50被继续留任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省、湘潭、##市的各级各部门领导、信用社的干部职工,尤其是服务对象,如专业户、民营企业家谈到他,都对他发自内心的表示由衷的敬重、佩服、景仰!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他到底有怎样高尚的品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身正气率先垂范
金融行业属高风险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怎样才能管好信用社这支队伍?这是##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掌管全市信有社20多亿元资金和1200多名信用社社、站干部财经人事大权的信用联社主任(理事长),##时刻告诫自己:只有管好了自己,才有资格去管别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和家人“约法三章”:不准以他的名义谋取任何特权和私利;不准接受他人的礼品和钱物;不准接受影响公务行为的宴请活动。

1998年10月,##的女儿即将出嫁,尽管冯家严密封锁了消息,但还是被少数“长耳朵”探听到了。

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不胫而走。

许多人,特别是信用社支持过的企业老板都准备前往冯家好好庆贺一番。

一时间,上冯家送礼的人络绎不绝。

##硬是连续做
了8个晚上的工作,磨破嘴皮、费尽气力、想尽办法才将绝大部分送礼者的红包、礼品当面退了。

但偏有几个“较牛劲”的老板死活不依,他们放下红包、礼品,甩下两句话就走了:“冯主任,你我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如果你连这点面子都不给,那实在是把我们看扁了!”这真让##一家犯了难。

接连几个晚上,##又提着红包、礼品上了送礼者的家门。

送礼者见了满脸的不高兴:“冯主任,不接就算了,你就干脆扔到窗外吧!”冯主任又是一番劝慰,几番解释,最后严肃地说:“我能接你的礼品,那别人的也可以收。

你若再往我家里送,我真的会当着你的面扔掉,你厂子以后就别想再到信用社贷一分钱了!”送礼者硬是被无情地给顶了回去。

##婉言谢绝了所有亲朋,没放一封鞭炮,未做一桌酒席,就悄悄地把女儿的婚事办了。

按照一般人的想象,作为掌管20亿巨资的“财神爷”家里且不说金碧辉煌,至少也该是富丽堂皇吧。

可当你步入##的家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拥挤的老式住房、油漆剥落的家具、简朴整洁的陈设……根本谈不上什么“新潮”,更不用说什么“金碧辉煌”了。

看了这一切,你甚至会从内心发出“古板、土气”的感叹。

##一家五口就挤在这套面积仅68m2的旧房里。

1999年,单位决定集资兴建职工住房,已出嫁的女儿劝父亲也买一套,可##却笑着对家人说:“我和你们也想住宽一点,但这几年家里用的钱也不少了,哪还有钱去集资建房啊!”是啊,送儿女读大学,女儿婚嫁,自己和妻子身体又长年多病,花销早已入不敷出了。

治病不是有报销吗?按规定,##的医疗费完全可以公费报销。

1999年4月,#
#因工作劳累过度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发而昏迷过去,被送往长沙紧急抢救,脱离危险后,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半年。

但不到半个月,##就从病房悄悄地跑回单位上班去了。

这场大病总共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可##回单位后,并没有去财务室报销一分钱,而是把有限的公费报销经费主动让给了一位身患癌症的职工。

联社办公楼建设时,##在全体班子成员会上宣布:“房子建,人不能倒”,他说到做到,丝毫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打招呼,全部通过公开招标,建好搬迁新居也没有大张旗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市一位著名民营企业家曾说:“冯主任,约别人出来容易,约你出来太难。

”##答复说,这么多人看着我,要注意影响。

冯主任爱人因病到长沙住院,租车费和中途用餐费用全部自己掏腰包,他自己因病到长沙住院,去之前召开班子会,要求大家不要去看他,并叮嘱大家不要告诉任何人,有一位营业部主任去看他,到了长沙他住院的下面,##闻讯后在电话里态度坚决地要其返回。

每年春节,一些干部职工到他家拜年,出于对职工的尊重,他总是多打发一些,有时,他就悄悄地将东西退回职工。

##投身农村信用合作事业30多年了。

平时,你要是想到办公室找他,那实在是一件难事。

因为他一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沉”在农村基层信用社。

##是个典型的“工作狂”,除了工作,他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抽烟。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身上总有两种烟——好烟和差烟。

每月他总是拿出一、二百元工资要妻子批回
一条好烟和几条普通烟,好烟待客,差烟自己抽。

按规定,招待客人,他可以到办公室领烟,但他常常对同事们说:“领包烟是一桩小事,但我们如果在小事上都不能把握好自己,又怎能把握好大事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是在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上把握好了自己,##才有了“冯四不”(冯主任是请吃不来、请跳不到、请钓不去、送礼不收)的美誉;##市信用联社才有了多年没有一名干部受违纪举报的骄人资本;也正因为有这么清正廉洁的联社领导,才有了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仅去年一年就拒收礼品、礼金120多人(次),金额10多万元的骄傲;才有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一人民群众对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最高赞誉。

##一身正气,率先垂范的优秀事迹美名远扬,《地方金融》、省、市报刊、电台都争相要报道他,但每次都被他婉拒,他说,我不喜欢张扬自己。

职工冷暖系心头
##市信用社系统有正式职工500多人、信用站干700多人。

全市1200名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衣食住行、生老病痛都让##时常牵肠挂肚。

##深知:信用社这支队伍能否带好,信用社的业务能否长足发展,关键是要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要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形成整体合力,信用社就没有趟不过的河、爬不过的山,克服不了的困难。

1999年,政府作出了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重大决策,要求信用社承担全市19个基金会的清产核资工作和16个基金会的并入工作及3个基金会的农户小额贷款收购工作。

当时正值信用社的“三收”攻坚阶段,上级对信用社的“三收”考核
力度相当大,信用社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基金会工作人员和少数乡镇干部对清整工作抱有抵触埋怨情绪,有些人甚至对信用社进行恶意中伤,从而造成信用社存款急剧滑坡、信用社工作人员多头受气、工作出现泄气的情况。

许多信用社干部职工在这一问题上都有想法,“清整”工作陷入僵局。

##作为联社主任自然也听了不少难听的话,受了不少的委屈。

但他清醒地认识到:清整和合并、收购基金会是党和政府赋予信用社的一项特殊的历史使命,只能如质如期完成,打不得半点折扣。

在一个多月里,他天天“沉”下基层,反复做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以大局为重,抛却各种埋怨、舍弃各种委屈,任劳任怨,坚决不辱党和政府赋予信用社的神圣使命。

在他的耐心教育下,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忍辱负重,尽职尽责地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基金会的清产核资、合并和收购这一繁重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确保了全市基金会近4000万元股金的兑付和16个基金会的合并、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金融的一方平安,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受到了省、市党政的高度赞扬。

从2006年10月至11月份,他又每天晚上约一个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与他们做工作,要求其讲诚信,落实债务,完成扫尾工作。

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基金会的并入、收购,致使信用社背上了巨额的政策性亏损包袱。

由于国家没有对信用社实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愈背愈重。

面对困难,##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出击,从狠抓内部管理入手,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大打扭亏减亏的攻坚战。

自1999年开始,市信
用联社作出决定:凡有自借贷款的信用社干部职工及家属限其在年底前还清所欠全部贷款本息,否则将停职、停薪,下岗专职收贷。

这一措施刚出台,就在全市信用社干部职工中引发了一场冲击波。

一时间,有自借贷款的干部、职工纷纷找上门来,或要求冯主任“关照、关照”,或托人说情送礼,有的甚至威胁要到##家吃住下去。

对此,##专程逐户上门做工作,反复宣传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信用社目前的困难,苦口婆心地教育干部职工及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必要性,并及时解决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

月山信用社职工彭望华的丈夫彭益强在信用社借了一笔贷款做生意,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经营亏损,信用社贷款本息一直未还。

当得知市信用联社对其妻子实行“三停”的消息后,他怒气冲冲闯入冯主任家大吵大闹。

经冯主任反复耐心细致的教育,彭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诚布公的诉说家里生活困难,提出要到信用社借钱。

冯主任听后,马上从自己工资中拿出200元钱给他:“生活上有困难可以和我私人借,但你在没有还清贷款之前又想到信用社借钱的念头是错误的,我也不会同意借给你!”“金诚所致,金石为开”。

此时此刻,彭流下了感激和悔恨的泪水。

临走时,他一再表示:“我做牛做马也要把信用社的钱还清,绝不给您冯主任丢脸”。

在##任上,严格依规章处理了一些信用社主任与职工,但他总是注意工作方法,深入浅出,与之个别谈话,从不居高临下,使受处分的同志心服口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信用联社领导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全市绝大多数信用社干部职工迅速偿还了所欠贷款本息,信用社
的各项业务比年初净增2.4亿元,余额为22.5亿元,成为##市金融系统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全市信用社在2003年实现一举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后。

为了##大地的微笑
作为特殊的金融行业,农村信用社姓“农”,她服务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

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业务性工作,还不如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农村信用社工作在本质上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是架设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金桥”,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和繁荣的“蓝盔”。

为切实发挥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经常带领工作人员下田间,进村户,与农村群众拉家常,搞调研,共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快速致富的大计。

这为日后制定农村信贷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市信用社先后出台了“扶贫工程”、“丰收工程”、“致富工程”等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金石镇万群村的残疾青年聂长明怎么也不会忘记,当了几十年贫困户的他如今能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是多亏了信用社的鼎力支持啊!1984年,聂长明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搞一个良种猪场,但需资金7万多元。

这对于尚未摆脱贫困的他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求亲戚、托朋友,东借西凑,但仍只是杯水车薪。

就在他为筹不起这笔巨款而心灰意冷的时候,信用社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论证,金石信用社给聂长明发放了贷款,使他的良种猪场得以顺利开办。


今,聂长明的猪场年出良种猪300多头,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像聂长明这样在信用社的扶持下迅速致富的农民,##全市有6000多户。

为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的腾飞,1999年,信用联社又在全市信用社系统实施“一百千工程”,即“一个确保”、“一百户重点”、“一千户扶贫”。

“一个确保”是指全市信用社千方百计筹措支农资金,坚决确保全市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一百户重点”是指全市信用社择优扶植100户重点工业企业,使之成为##的支柱产业;“一千户扶贫”是指全市1000余名信用社、站干部职工采取“1+1”的扶贫方式,每年扶持1户以上农村贫困户,做到年初扶贫、年底完全脱贫。

“一百千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信用社累放此项贷款28760万元,使全市2300多户农村特困户一举摘掉了贫困帽;累放企业贷款26770万元,使15家企业起死回生,创工业产值5217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2000多万元;累放农业贷款128290万元,确保了全市农业的增产增收,实现了##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使##一跃成为“湖南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

”信用社铁心支农、倾心帮困、全心扶贫的举措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百千工程”被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民心工程”、“造福工程”。

2006年10月,##先后两次因病赴长沙治病,他住院前后两次带着病体到他的联系点虞唐、中沙、栗山信用社现场指导工作,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督促其抓好“三收”工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以他崇高的品格和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带领##市信用
联社全体干部职工,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97年,市信用联社被授予“湖南省安全文明小区”称号;全社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果实,1999至2006年,该社又荣获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殊荣。

##同志本人也年年被评为省、地、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市首届十佳公仆”。

这就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一位鞠躬尽瘁、默默献身于农村信用合作事业30余年风雨人生的优秀信合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