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仪式致辞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祖仪式致辞汇总
今天,我们高兴地在举行第次祭祖大会。
各地各村的族裔代表,不远几百里,风尘仆仆,回家祭祖。
现在又一次汇集一堂,血脉相连,情浓于水,共叙情怀,共同缅怀先祖创业之难,祭扫始祖安息之茔,这是x氏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一次历史性的家族大团圆的盛会。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祭祖仪式致辞汇总,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祭祖仪式致辞汇总1
尊敬的各来宾、众家族各位老幼:大家好!(向祖先陵墓和观众行鞠躬礼)
我是来至贵州安顺入黔始祖娄存忠的第二十三代孙娄大云,受遵义娄氏族人的邀请和安顺娄氏族人的委派我们一行12人参加今天隆重的祭祖活动,并在此作发言,我谨以个人和代表安顺娄氏族人向遵义娄氏族人表示最真诚的祝贺!预祝本祭祖活动圆满成功!同时,对热情款待我们的遵义娄氏族人表示衷心感谢!对组办本次活动的组委会成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老幼们: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天我们在贵州遵义殿邦祖及其他祖先的陵墓前隆重集会,祭奠我们的先人,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今天是娄氏家族的大喜的日子,是一个永远记入史册的日子。
老幼们:“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到如今”,有了人类的先祖,也就有了娄姓的先祖,茫茫历史长河,沧桑星移,上下几千年,几多沉浮,几多艰辛,荣耀多少,淘汰多少,娄姓幸存了,无数代的繁衍,几经磨难,几经奋起,出现了古代名人娄敬、娄师德、娄玑、娄妃等,在贵州近代名人有殿邦祖、祖、祖,我们安顺的忠祖、拱北祖、九阶、九德、台祖等,在现代出现了许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工农业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娄梦醒、娄勤俭、娄乃鸣等。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朴实、善良、正直,英勇善战,自强不息,勤奋好学,与时俱进,治家有方等丰富宝贵的
精神遗产,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可以说我们历代祖先为国家、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忠臣之后”的美名,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包含着我们娄氏家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兴衰也是我们娄氏家族的兴衰。
因此,我们为成为娄氏子孙而感到光荣,而自豪。
有责任和义务团结娄氏族人传承祖先的美德,弘扬家族文化,振兴家族事业,培养后继之人,增强我们族人的亲和力,构建我们和谐的大家庭。
我们要永远铭记家训,继承无数先辈的鸿愿,世代相传,开创美好的明天!
下面我将安顺娄氏家族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安顺支系的祖籍是浙江嘉兴府嘉县角里街,启祖资政殿大学士赠太师嘉兴侯娄玑,凤池宰相之荣,坟上立有凤池坊,于明朝洪武十四年(约公元1368年)奉明黄朱元璋之命调北征南,直、正、忠、良四位始祖黔,封将军袭指挥:一镇偏桥、一镇都匀、一镇普定、一上云南。
梅峰祖为始祖至二世祖显祖以下名序谱为:大文一起承先业,世德长春裕后昆。
入黔征南一世祖存忠以下名序谱以:忠广聪芳新,世九拱台源之,星仁丹上登为止,下序:天方毓秀起,大明万世昌。
因我支系谱字已用到昌字,20x年新增谱系为:英强赋盛章煌简誌纯阳伟业昭环宇科举铸彦邦。
安顺支系的《家谱》是八世祖拱北祖在江西省玉山县当县令时从老家抄来,最后一次修编是民国三年。
20x年本着继承、弘扬、团结、国富、族兴的续谱宗旨;遵守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团结一致,振兴族内;严格谨慎,乐于奉献;男女平等,老幼皆亲;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
以文字为主(繁、简两种混刊),穿插一些祖先的人文画像、实物古迹图片(祠堂、坟莹、故居、遗物、碑文、史记等)及捐款的个人及家庭照片的版式。
这一举措得到族中人的大力拥护,于20x年3月24日成立了续谱委员会,大家群策群力,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各种会议,听取族中人各方面的意见,综合分析,多处采访调查,认真核实,汇积了各方面的材料,于20x年清明完成了《贵州安顺娄氏宗谱》的续谱工作,并举行了隆重的发谱仪式和祭祖活动,各大支系还表演了地戏、花灯、山歌等具有家族特色文艺节目。
之前,众家族捐款修建了
气势雄伟入黔始祖的陵墓。
安顺支系在明末当地属大族,状元、举人层出无穷,修有祠堂两座,官府出资修建的名人功德石坊一列,位于安顺府西大街(解放后修建公路撤除),在当时的石坊上匾文写到“一门科甲”,还有以娄布政(娄九德)命名布政街(位于安顺象征性建筑物白塔下园通寺旁的法院路)一条,有关拱北、九德祖神话和故事在当地民间长传,有祖坟地“石马驮石印,辈辈出部政”的传说,还有许多祖先的优美动人的诗篇流传至今,娄氏家族声望在当时的安顺影响很大。
本支系现有人口六、七千多人,分别居住在安顺的娄家坡、娄家庄、段家庄、大山、塘官、杨家关、普定、镇宁、关岭、六枝、盘县等地。
20x年清明节以后,我们又成立了第一、二届家族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选举理事会的成员,在理事会的带领下,修缮祖先的坟茔及活动场地,对祖坟地进行了美化绿化。
成功地举办了20x 年的小型祭祖和20x年3月29日举办“迎奥运祭祖先”有两千多人参加的大型祭祀活动,由各分支组织表演具有家族传统的地戏(跳神)、花灯、山歌对唱和军乐演奏、现代歌舞、农村生活体育竞技比赛。
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哄动,受到外族人的好评。
这些工作使的安顺族人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增强了族人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族人亲和力。
尊敬的全体娄氏族人,我们此行有三个目的,一是前来祝贺你们祭祖活动圆满成功!二是来与你们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三是来向你们学习,学习你们的宝贵经验。
祝全省及来至各方的娄氏族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有成!人才辈出!发财多多!并真诚欢迎家人来安顺观光作客。
各位祖先请安息吧!
祭祖仪式致辞汇总2
各位父老乡亲:
大家请入座!
今天借清明节这一机会,我们x赵氏在此聚餐。
在享受家族团圆的同时,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创造的机遇和环境。
有国才有家,有了
大国的富强,才有小家的繁荣。
建国以来,我们家族从未举办过大型聚会活动,除去年清明节外,最近的一次聚会是1948年在x沟举办的清明会。
清明会是家族最为盛大的活动,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都会参加,族人祭祀祖先、交流往来,同时让后辈接受最为直接、客观的家族精神教育。
如今,时代更迭,清明会的习俗早已不在。
但我们借清明节之机聚餐,不仅同样可以达到当年清明会那种沟通思想、加深情感、共享天伦的效果,而且还紧密结合了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
此次聚会,名义上的主办方是家谱编委会,但真正的主办方正是大家自己。
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就无法编写出今天的家谱,没有大家的积极响应,就无法实现今天的团结,没有大家的热烈欢迎,就无法实现今天的融洽。
由于条件限制,饭菜并不丰盛,只有浊酒几杯、素菜几碟。
今天前来的每个人都是客人,但每个人又都是主人,请大家不要拘束,吃好喝好,吃近亲情、喝出感情。
今天有不少族人提出要适当表示心意。
我们编委会明确态度,对所有捐款行为一律拒绝。
在此,我给大家作几点说明。
一是资金比较充足。
刚才赵x已经向大家汇报了资金情况,<莲山课件>除去各项开支,目前尚有盈余。
二是没有新增项目。
前次组织捐款的目的,就是为了编写家谱和筹办祭祖仪式,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其他家族活动还没有设计,没有集资的必要。
三是资金不便保管。
我们如果收到捐款,但没有及时为家族开支,就会有很大压力,无法给大家交代。
因此,感谢大家的热心支持,如果以后有其他大型的家族活动,有必要时,我们会另外组织大家捐款。
现在我提议,请大家起立,共同举杯!
为大家的健康、族人的团结、家乡的繁荣、祖国的昌盛,干杯!
祭祖仪式致辞汇总3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隆冬时节,这里气氛却如同春风扑面,春意盎然。
今天,我们茅田王氏举行宗祠重建落成庆典,这是我们合族欢庆的一大喜事, 预示着
宗族的兴旺发达, 更是为地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我们身为仁宏公后人,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代表宗祠重建理事会,向前来参加宗祠落成庆典的各级领导、族中各支、乡里各姓的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那些不远万里拜祖朝宗的宗亲表示亲切慰问!同时,还要向那些路途遥远无法赶到的族人真诚地说一声:来年清明日, 山花烂漫时, 就是我们祭祖朝宗、相逢相聚的时候!
此时此刻,我们自然要追根溯源,缅怀列祖列宗。
我茅田王氏,发迹于轩辕,受姓于太原,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
秦汉以来,先祖中忠孝、节义、良善的名人,不可胜数。
在秦朝,名将王离公为秦大将军,封武城侯,生长子元公、次子威公。
元公初为临淄令,后为避秦乱,迁琅琊,后徙临沂,为“ 琅琊王氏” 始祖。
威公后归太原广武,为“太原王氏”始祖。
晋代王览护兄,争酖舍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名列“二十四悌”。
唐朝,偞之公迁江西德安县之锹溪,其孙瓘文公为德安锹溪王氏之祖。
北宋枢密副使、观文殿大学士、襄敏公王韶子纯公,献平戎之策,复河湟之地,功在国家,名传青史,被台湾历史学家柏杨誉为“宋帝国开国以来第一位统帅人才”。
韶公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第八子定公,于北宋绍圣年间知富川郡,始定居兴国军(今之阳新、通山、大冶);定公之孙、英甫公次子仁宏公卜居茅田,是为茅田王氏始迁祖。
仁宏公筚路蓝缕,开基创业,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生息繁衍,人口凡有数万之众。
这就是一王六户之根源。
八百多年来,仁宏公的子孙后代,弘扬祖宗之德,继承祖宗之业,文昌武炽,方兴未艾。
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历数宗祠兴废。
据族谱记载,王氏宗祠先后经历了明、清、民国、当代四朝,车田、大田、茅田三地。
明朝建在车田畈,每年春秋祭期,恭行祭祀典礼。
明清易代,戎马生郊,战乱不断,车田宗祠毁于兵燹,竟成坵墟,不可复识。
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己未),族人建成大田私祠,上重是为祖祠。
一七三八年(乾隆三年戊午)议迁大田私祠上重,在茅田扩大建筑,历时三年建成,厅堂寝室、台榭廊庑,一应俱全。
然而历时百年,宗祠面临崩析。
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戊戌)族人合议,六户分工,在原址改建,扩大规模,历时四年建成。
那时厅堂博大、画栋雕梁,联匾夺目,雅艳照人。
我们宗族历来不忘祖德,孝悌为先,每年春、秋两祭,族人带着供品、祭品,怀着虔诚的心来到宗祠,祭先祖,读家训,叙亲情,十分隆重,十分和谐。
抗战时期,宗祠经受了日军炮火,五十年代又惨遭拆毁,族人祭祖无所、追思无地,感到十分无奈和痛心。
有感于此,一九九四年(甲戌),宗亲首英等首倡其事,六户通力合作,料金两募,恢复茅田宗祠上重。
但因修建高速公路而要拆迁,所以六户商定重建。
20x年,宗亲贤棣等倡设茅田王氏宗祠建设理事会,联络各支宗亲,在茅田河祖地灵源,卜圣地,择吉期,奠基础,绘图纸,定制度,公开招标,打下基础。
20x年,宗亲贤修等牵头,筹资金,督修造,建殿宇,树牌龛。
仁宏公支下裔孙,同心戮力,各尽义务,共襄盛举。
新建宗祠从公元20x年五月典基,二OO七年二月动工,历时两年,而告落成。
投资二百四十万元,占地一千八百平方,钢混结构,一进三重,巍峨屹立,肃穆庄严。
宗祠内列牌龛,悬联匾,陈书画,是人文荟萃之象;前环玉带之水,后枕翡翠之岗,遥望青葱之岭,是光前裕后之征;加上又是癸丁兼丑未向,是大吉大利之兆。
现在,先祖灵爽有托,终于得以安妥;族人拜祭有所,终于得以安心。
在这里,我要向那为建祠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宗亲道一声辛苦,还要向一直支持理事会工作的族人说一声感谢。
族中每件大事情成功的背后,都会有心血和汗水的付出。
建祠过程中,理事会不负众望,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劳心劳力;族人献计策,运筹谋,出丁费,捐财资,无怨无悔。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众志成城的古训,感受到了合族团结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国家政治清明,因为政通人和才能百废俱兴,才能成就我们的夙愿,才有了今天这一空前的盛况。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文化建设,我们应深刻领会中共x大将文化软实力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要意义。
要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既要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更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
中华民族
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以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为核心的宗祠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折射了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