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62023
一例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郑珠连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福建武平364304
摘要兔巴氏杆菌病是一种9周龄至6月龄家兔常见多发的传染病。
2022年9月武平县中山镇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福建白兔发生巴氏杆菌病,并出现死亡,经采取综合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兔巴氏杆菌病诊断治疗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6-0083-02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9周龄
至6月龄家兔发生不同症型(鼻炎型、地方流行性肺
炎型、败血症型、中耳炎型等)并引起死亡的一种传
染性疾病[1]。
临床上以鼻炎和肺炎同时出现的败血症型较常见。
该病的发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季节性,但
在有害因素刺激下较易发生,一般呈零星散发或地
方性流行。
现将一例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与体
会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武平县中山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福建白兔
890只。
2022年9月25日,场内一幢同排(共两排)
的两个兔舍有6只3月龄左右的兔没有表现任何症
状就死亡,之后舍内同排和不同排其他笼舍的兔也
接连发病和死亡,期间在饲料中添加10%盐酸金霉
素可溶性粉(兔用)进行防治但效果不是很好,截止
到10月12日,共有52只发病,死亡23只。
2临床症伏
患兔精神状态不好,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鼻
毛潮湿,鼻腔有黏液性或脓性鼻液流出并在鼻孔处
结痂,患兔常用前爪挠擦外鼻孔,有时伴有咳嗽、打
喷嚏等。
部分患兔耳朵下垂、斜颈,后期吃料、饮水困
难,消瘦、四肢抽搐、体温下降,继而衰竭死亡。
3剖检病变
剖检6只病死兔,主要见鼻黏膜发红、肿胀,鼻
腔和鼻窦内有分泌物;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水
肿;肺心叶、膈叶前下部实变,并有灰白色小结节病
灶。
胸膜、心包膜被纤维组织覆盖;心外膜有出血斑
点;肝肿大并有许多坏死小点;肠黏膜充血、出血,肠
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胸、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
4实验室检查
4.1触片、染色、镜检无菌采集病死兔的肝脏、脾
脏、肺脏、心脏等新鲜病料触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
单个存在或成双排列的两极着色短杆菌。
4.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死兔的肝脏、肺脏
等新鲜组织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37°C培养24h,
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水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挑取平板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许多两极着
色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在血清肉汤中培养,表面可
形成菌环。
4.3生化试验挑取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该
分离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
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菊糖和肌醇;能产
生靛基质,接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乙酰甲基
甲醇试验和甲基红试验均为阴性。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确诊该病为兔巴氏杆菌病。
6防治
1)对兔舍内粪便和垫料进行全面清理,对笼具、
料槽和饮水器等物品进行清洗,并用0.5%过硫酸氢
钾复合物粉对上述物品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毒,
1次/d,连用7d;同时对病死兔和兔舍内粪便及垫
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2)对兔群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患兔及时进行隔
离冶疗。
对病症较轻且有治疗价值的患病大兔进行
药物治疗,用青霉素钾15万U/只、硫酸链霉素
10万U/只,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d。
对
食欲正常的假定健康兔按每400L水中添加10%酒
石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可溶性粉(兔用)100g
进行饮水,连用2~3d。
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3d后,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5d后,没有新增发病和死亡病例;淘汰体弱
和治疗价值不大的患兔,以彻底消除传染源。
7讨论
1)多杀性巴氏杆菌常存在于健康兔的呼吸道内。
据报道35%~75%家兔的鼻黏膜中都带有巴氏杆菌,
且不表现临床症状,当兔的饲料营养不均衡、气温冷
热突变、兔舍环境潮湿、笼舍中兔的饲养量大且密集
等不良因素应激时,可引起兔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带
菌兔发病[2]。
因此,消除可能降低兔抵抗力的因素,同时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首要措施。
2)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和兔群
83
4562023
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据调查,此次兔群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该场兔的饲养密度较大且日常管理混乱,其他畜禽(如散养的鸡、鸭)可随意进入兔舍,加上平时又缺乏消毒意识以及9月底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诱使带菌兔抵抗力下降而引发疾病。
因此,降低兔的饲养量,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是减少兔群发病的重要措施。
3)防治兔巴氏杆菌病除采用药物外,还应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进种兔。
同时要加强对健康兔注射兔巴氏杆菌疫苗进行预防。
选用兔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或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注射,14d后再免疫1次,对预防该病有一定效果。
4)该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与病变会因巴氏杆菌菌株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症状。
诊断时还要注意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兔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病等进行鉴别。
因此,实验室检查是正确诊断并及早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对无治疗价值的患兔坚决淘汰是减少损失的关健。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陆承平.新编兽医手册[M].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一起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
刘家山福建省大田县文江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大田366109
摘要该文报道一起猪伪狂犬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确诊,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诊断防控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6-0084-0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 V)引起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幼龄猪发病率、病死率高,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病死率均下降。
患猪、带毒猪、带毒鼠类等是该病的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本交及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染。
近几年来,跨区域调运生猪频繁和种猪引进,以及不法商贩违法私自调运患猪等,致使猪伪狂犬病毒也一起传入,而养殖户对猪伪狂犬病认识不足,忽略了防疫,导致该病有蔓延趋势。
因此,临床上应用正确的防控措施是关键。
现将一起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22年2月15日上午,大田县文江镇文江村某养猪户到畜牧兽医站求诊,畜主述,其饲养的23头出生约10d的哺乳仔猪先后发病。
主要表现腹泻不止,曾用恩诺沙星、乙酰甲喹、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土霉素、硫酸黏菌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没有效果。
病情也在逐渐加重,这两天已死亡6头。
笔者经简单地向畜主了解发病经过后,即刻与其前往该猪场,对所有生猪进行观察,根据临床症状,疑为猪流行性腹泻或猪伪狂犬病。
征得养猪户同意后,采集病死猪的淋巴结等样品送至大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
2临床症状
母猪正常,而仔猪精神萎顿,脱水,发抖,扎堆在一起,体温40~41℃。
发病猪腹泻,粪便腥臭,有的呈水样,肛门失禁;有的倒地抽搐,四肢呈划水状,角弓反张,眼发直呆滞,空嚼有白沫;有的呈犬坐式,痉挛呕吐。
3剖检病变
胃肠臌气、壁薄而透明,肠道有出血性或卡他性炎症;肝脏略大、瘀血,肝、脾表面有点状坏死灶;肺水肿、充血;肾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扁桃体有点状坏死灶;淋巴结肿大、出血;脑膜充血、水肿,灰质部小点状出血,脑沟变浅,脑积液增多。
4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扁桃体、淋巴结、粪便、小肠等样品置无菌袋中,放入冷藏箱密封后送至大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伪狂犬病毒,R T-PCR方法检测流行性腹泻病毒。
结果猪伪狂犬病毒呈阳性、流行性腹泻病毒为阴性。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该病为猪伪狂犬病。
6防控措施
6.1环境消杀空栏及周边环境用3%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杀,猪舍内用0.78%稀戊二醛溶液带猪喷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