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
2023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5篇

2023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5篇2023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5篇每一节课都是我们领略知识海洋的机会,也是我们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智力水平的契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篇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学后记: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
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课时安排:共计20节课第一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目标:了解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的图片,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细胞的结构图示和相关说明。
第二课:细胞的代谢活动目标: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认识代谢活动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教学活动:观察实验,分析细胞代谢活动过程。
作业:写一篇关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文章。
第三课:细胞分裂与生长目标: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过程,认识分裂和生长对人体的影响。
内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细胞分裂方式。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视频,分析分裂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报告。
第四课:人体的组织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是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基础,认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内容:人体的组织结构、组织类型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组织的结构,讨论不同组织的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人体组织结构的PPT演示稿。
第五课:消化系统目标:了解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认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口腔、食道、胃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讨论各器官的作用。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消化系统的思维导图。
第六课:呼吸系统目标:了解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器官,认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
教学活动:观察呼吸系统的模型,讨论气体交换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呼吸系统的短文。
第七课:循环系统目标:了解循环系统是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的重要系统,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心脏、血管、血液等循环系统的组成。
教学活动: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图片,讨论循环系统的功能。
作业:写一篇关于循环系统的文章。
第八课:泌尿系统目标:了解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平衡的重要器官,认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详细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详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
2. 理解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掌握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教学内容:1. 人体内的调节系统2.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3. 人体内部平衡的调节机制教学重点:1. 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2.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教学难点:1. 理解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2. 掌握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解人体内的调节系统(15分钟)1. 讲解人体内的调节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人体内各种体液的调节作用。
三、介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20分钟)1. 讲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2. 讲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3. 比较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异同点。
四、探讨人体内部平衡的调节机制(20分钟)1. 讲解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内部平衡调节的重要性。
五、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视频或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反馈: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延伸:教师布置拓展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人体内调节系统的更多知识。
教学资源:1. 课件、视频2. 生物教材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优秀5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优秀5篇高二生物必修3教案篇一本学期,我担任x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
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
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
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
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
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篇)篇1: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以下。
(结合教材P80图讲解)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能够解释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难点:
1. 细胞的功能如何发挥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生物必修3》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胞的结构,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讲解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增殖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课堂讨论(15分钟)
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认识
2. 讨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学意义
五、概括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开展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意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3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3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产物;3. 掌握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地位和作用;4. 能够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过程和产物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具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植物叶片样品、碘液、苏丹红液、酒精灯等3. 活动材料:光合作用示意图、光合作用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PowerPoint课件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并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产物;2. 解释光合作用在植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碘液检测植物叶片中淀粉的产生;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3. 教师解释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探讨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就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其功能展开讨论;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五、概念巩固(10分钟)通过思维导图或填空题等形式,让学生总结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生物必修3》中有关光合作用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不同特点;
3. 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
2. 遗传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2. 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投影仪;
2. 实验器材和实验原料;
3. 教科书和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视频介绍细胞分裂和遗传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细胞分裂(40分钟)
1. 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 进行实验观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细胞样本,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三、讨论遗传规律(30分钟)
1. 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2. 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小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问。
五、拓展延伸(15分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馈:
1.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
2. 定期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讨论、实验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生物必修3教案6篇

生物必修3教案6篇为了能给孩子们呈现精彩的课堂,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准备适合自己的教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都要制定教案,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物必修3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3教案篇1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讨论: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1、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那些结构上?这使细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引导学生简要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从细胞变化角度分析: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很小的,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会通过细胞分裂使其体积减小。
为什么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呢?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请参考“细胞有丝分裂”)学生总结: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意味着生物个体数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殖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
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裂保证了细胞有足够大的表面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对物质更新的需求。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根据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不同的方式。
学生观察并讨论:认真观察39页青蛙红细胞细胞分裂图、37页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图和107页产生精子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图,简要说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归纳总结:提出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并比较主要不同。
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中,无丝分裂通常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采取的细胞分裂方式,如青蛙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分裂。
(见扩展资料)减数分裂只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多是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或精子细胞等;而有丝分裂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产生以及无性生殖过程中新个体或生殖细胞——孢子的形成……。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章节教案5篇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章节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章节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章节教案1一、教材分析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第一课时:细胞的分裂与遗传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2. 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和区别3.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4. 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及遗传规律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2.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和区别3.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4. 遗传的基本概念及遗传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2. 理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和区别3.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察幻灯片展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和区别3. 演示:通过实验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4. 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遗传的基本概念及遗传规律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六、板书设计:细胞的分裂与遗传七、教学反馈: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第二课时:基因的分离规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基本内容和结果2. 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及其推论3. 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4. 掌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基本内容和结果2.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及其推论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4.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及其推论2. 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3. 准确把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引发学生思考2. 讲解:讲解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及其推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3. 演示: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4. 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因的分离规律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六、板书设计:基因的分离规律七、教学反馈: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第三课时: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2. 掌握互补和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特点3. 了解基因和基因座的关系4. 掌握杂交和自交的实验方法及结果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2. 互补和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特点3. 基因和基因座的关系4. 杂交和自交的实验方法及结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2. 理解互补和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特点3. 掌握基因和基因座的关系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2. 讲解:讲解互补和自由组合的概念和特点,基因和基因座的关系3. 演示:通过实验展示杂交和自交的实验方法及结果4. 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六、板书设计:基因的互补和自由组合规律七、教学反馈: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范本的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完整版)必修三高中生物所有教案(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所以教案汇总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师:2009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
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教资教案必修三

高中生物教资教案必修三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难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必修三》。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水培培养袋、水培培养液、水培植物样本等。
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二、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10分钟)介绍植物的主要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
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15分钟)讲解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四、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15分钟)介绍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五、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水培器材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实践。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教案名称:植物生长的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调节方式。
2.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3. 理解植物激素对生长的调节作用。
4. 探讨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光合作用的过程。
难点: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一、植物的生长调节1. 讲解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包括外界因素(光线、温度、水分等)和内部因素(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分组讨论植物生长的调节方式,并列举具体例子。
3. 观察实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放置一些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分析调节原因。
二、光合作用1. 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合色素的作用、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反应和暗反应。
2. 观察叶绿素提取溶液的光合作用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及重要性。
3. 探讨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以及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三、植物激素的作用1. 介绍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
2. 分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讨论。
3. 探讨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在植物生长调节中的重要性。
四、植物的适应性和调节1. 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如南北向实验、温度和湿度适应性实验等。
2. 讨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如何调节生长以适应环境变化。
3. 分析植物适应性和调节机制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展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教学方式: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展示实验视频等方式引入新知识。
2. 合作学习:分组合作研究不同主题,集体讨论并展示研究成果。
3. 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总结实验结果。
4.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
5.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展示重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优秀3篇)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优秀3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3)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相互关联和协调一致。
(4)概述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2、技能目标:(1)尝试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2)进行资料分析,提高思维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体验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和过程。
(3)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三、教学方法本节根据建构学习理论,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
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细胞图片。
出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的投影片,新闻中常播:那么在细胞这个国度中,谁是核心呢?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比如:科学家们思考生物的生命活动必定有某个蓝图,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都是以真核细胞为例的,不考虑原核细胞。
那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那么,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示在屏幕上。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参考多利羊)核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颜色?可看出,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
结果?当分裂到16到32个细胞时,如果有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结果?结论?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4、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通过这4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细胞核有这样重要的功能,必定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主题: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学习目标:1. 理解内环境的概念,知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 了解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器官和机制。
3. 掌握常见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理,了解其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入: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要想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身体是如何维持这个环境的?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内环境概念与重要性(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内环境的概念,即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特点,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重点强调内环境的不稳定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器官和机制(10分钟)教师介绍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器官和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通过生动的图表和实例,讲解这些器官和机制如何协同工作,调节体温、血糖、血液pH值等。
三、案例分析(25分钟)1.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理(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如糖尿病、酸中毒等,讲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防治措施(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这些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等。
四、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维持内环境稳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勤加复习和思考,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五、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健康日记。
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并思考自己是否有合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最后,让学生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内环境的概念、重要器官和机制,以及常见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理,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保持内环境稳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防治措施,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能力。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设计(精选8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教学准备】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教学时数】3课时.设计方案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一)生字:秒:秒表,秒针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拨:拨号,拨弄,拨打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怖:恐怖,阴森可怖(二)正音字:琴弦(xián)清脆(cuì)立即(jí)玻璃(li)蝉(chán)(三)多音字: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四)近(反)义词:立即--马上呈现--显现增加--减少拒绝--接受(五)生词解释: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四,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的主要内容.五,布置作业: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第二课时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三,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第三课时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三,拓展与运用.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⒉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四,读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设计篇2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案【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
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
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6、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三、现象观察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四、实验结论1、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
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
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五、实验评价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 [误区警示]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学案上有关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精讲点拨:
1.内因:物种特化和基因功能丧失
国宝大熊猫特化为主要以箭竹为食,一旦环境变化引起其栖息地内的箭竹大面积死亡,大熊猫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
进行新课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丧失
(一)现状
课件展示:在1941—1988年期间8种动物的绝灭资料。
种
最后一次看到时间和地点
绝灭的可能原因
齐亚色斯蓝蝴蝶
1941年,旧金山半岛
陆地变化
托拜厄斯石蛾
20世纪50年代,德国莱茵河
工业与城市污染
深水白鲑
1952年,林伦湖和密歇根
过度捕捞
加勒比海僧海豹二、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 Nhomakorabea理地保护动物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不但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而且终将会毁灭自己。我们应该对千百年来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及时纠正、补充:
(一)麻雀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任何一种动物(生物)都有它生存的必要性,对生态平衡的维持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要科学地认识每一种动物,每一种动物都可能有它的潜在使用价值,不可忽视它们。
板浦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教案
课时编号:01课题:1.1身边的生物科学
主备人:任礼明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说出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出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2.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2.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温故知新: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导入新课
物种灭绝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生物物种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现象。人类的出现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正逐步地丧失,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
20世纪50年代,加勒比海
过度捕猎
多布森狐蝠
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宿务岛
森林破坏,过度捕猎
关岛阔嘴鹟
1983年,关岛
外来褐色树蛇的吞食
考爱吸蜜鸟
1987年夏威夷考爱岛
疾病、老鼠捕食
鳉鱼
1988年,墨西哥
缺少食物
学生看书进行自学讨论并分析“积极思维”后面的问题:这些物种的绝灭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濒危动物?如何保护?
[特化:物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与所生存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有高度一致性。]
朱鹮(图1-1)由于长期人工饲养和近亲繁殖,导致朱鹮某些适应于野外生存的基因功能逐渐丧失,这些都可能加快其绝灭的进程。
[特化: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美称,是我国一级保护鸟类。]
2.外因:
(1)直接原因:乱捕滥猎(蟒蛇)
目前,蟒蛇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科学合理保护动物的方法
我们不仅要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也要对动物保护观念淡漠的人晓之以理,对触犯相关法律的人绳之以法,还要依靠生物科学与技术来保护动物。具体做法有以下4个方面:
1.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等。)
2.采用人工繁殖技术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扬子鳄的总数不足500条。由于人工繁殖扬子鳄技术的突破与改进,目前每年可繁殖幼鳄1000多条。
(2)间接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滇金丝猴)
(3)重要原因:
外来物种的入侵:如凤眼莲(图1-2)、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图1-3)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加剧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环境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
自然灾害:例如,长江洪灾、汶川和玉树地震导致许多栖息于沿江平原、丘陵和山区的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板书设计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一、生物多样性丧失:
(一)现状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内因:
2.外因: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重要原因:
二、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措施
①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
②采用人工繁殖技术
③实施再引进工程
④科学引种
教后反思
3.实施再引进工程(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科学引种
谨慎引进外来物种,在保护当地物种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引入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物种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由于几次引入外地经济鱼类(如草鱼等),云南省原有的许多当地鱼类几近绝灭。
巩固:
完成巩固案上的部分习题,以达到矫正反馈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