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小结
作者:刘成军刘明武吴传勇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期
刘成军1,刘明武1,吴传勇2
(1.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服务中心;2.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植保站,江苏南
京 211500)
稻纵卷叶螟是我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不好可造成为害极大。
部分农户不能掌握
在最佳时期施药,往往用药的时候虫龄已到1~3龄。
我站受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委托,使用艾法迪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1~3龄幼虫防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用量
1)艾法迪悬浮剂,亩用30mL(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
2)40%毒死蜱乳油,亩用90mL(南通宝灵农化公司生产)
3)清水对照处理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在马鞍街道高云村一农户责任稻田中,供试水稻品种为宁粳3号。
土壤肥力均匀一致,水稻长势嫩绿。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艾法迪悬浮剂30mL/亩、40%毒死蜱乳油90mL/亩、清水对照,设2个重复。
8月2日15:00施药,采用利农HD400型背负式压缩喷雾器亩对水
50kg均匀喷细雾。
此时田间虫龄比例为:1龄占46.58%,2龄占41.64%,3龄占11.78%,田间
已出现少量束叶。
1.3 调查方法
8月16日(药后15d)田间稻纵卷叶螟为害症状表现明显时期调查,每小区随机取5点,
每点调查20穴,调查总叶片数及束叶片数,计算束叶率及保叶防效(见表1)。
2 结果分析
从试验结果看,亩用艾法迪悬浮剂30g保叶防效分别为87.34%,亩用40%毒死蜱90mL防治效果为71.44%。
试验结果表明,亩用艾法迪悬浮剂30mL对1~3龄稻纵卷叶螟仍有较高防效,
达到了85%以上,药后15d保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供试药剂,能控制其为害。
复相关系数R = 0 . 9 8 0 9 ,限定相关系数R 2 = 0 . 9 6 2 1 ;F=11.2856**,各项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方程拟合成功。
根据上面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可以计算出冬小麦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如下表:
3 小结
1)试验结果表明,水地试验点的肥料增产效果为:磷>钾>氮,旱地试验点的肥料增产效果为:氮>磷>钾,但是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都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临猗县水地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N为6.55kg/亩,P2O5为3.21kg/亩,K2O为2.14kg/亩,最佳经济产量374.0kg/亩;最高产量施肥量N为13.20kg/亩,P2O5为9.02kg/亩,K2O为14.12kg/亩,最高产量404.3kg/亩。
旱地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N为5.24kg/亩,P2O5为4.45kg/亩,K2O为2.32kg/亩,最佳经济产量163.0kg/亩;最高产量施肥量N为8.91kg/亩,P2O5为8.16kg/亩,K2O为5.20kg/亩,最高产量169.3kg/亩。
参考文献
[1] 李磊等.祁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34-36.
[2] 侯宗海等.丰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11,27(10):38-39.
[3] 哈雪娇等.北京市大兴区西瓜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1,27(1):35-37.
[4] 李应升.棉花“3414”试验总结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09,(2):25.
[5] 陈荣江等.棉花“3414”回归设计技术参数分析方法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