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2019年精选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
1.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1.1新的发展理念:"变当前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不少人把"发展"与考试分数等同看待,误认为谁的分数高,谁的素养就高。
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即变"当前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3)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1.2新的课程理念:变"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
从课程的主体看,语文教师在课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制定"文本课程"的语文学科专家是课程的主体,而且,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在文本课程中有明确的规定,语文教师只能"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久而久之,语文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从课程的内容来看,注重系统知识的教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语文学科与生活。
从而使语文课程走向孤立、封闭、萎缩,使语文教学变得死板、机械、沉闷。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要活用新教材,其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有特色的版本语文
教材。
1.3新的目标教学理念:变"片面"为"全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一切为了分数,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在这种目标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整天忙于传授与考试有关的语文知识,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语文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确立新的目标教学理念,变"片面"为"全面"。
怎样转变?首先采用从机动走向目的教学策略,从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入手。
其次是教给学生正确结论,同时不能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1.4新的评价理念:变"甄别与选拔"为"激励成功"。
为了突破评价这一"瓶颈",必须确立新的评价理念:变"甄别与选拔"为"激励成功"。
燃不同个体的学生在评价中受到鼓励,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评价时应这样做:变"功利性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
实施差异性评价,弘扬特长评价。
2.语文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己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尝试探究性学习。
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
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能跟既有的答案一致,也可能跟己有的答案不一致。
这不一致有可
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3.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我们既要注重过程,又要追求结果,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
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4.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作保证,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呢?
4.1要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让学生多背诵一些诗文和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字词句,语修逻等语文知识。
4.2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
阅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写作方面,实践中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和独立取材、构思、起草、修改的能力。
4.3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选材、构思、修改、评赏等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想象文和常见应用文的方法。
5.评价方法改变
结合评价发展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记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