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云县一中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保山市云县一中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
同时,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
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摘编自《国务院发话:领导干部们,该戒烟了!》,《民生周刊》2019年7月18日)
材料二:
过去十年(36~2015),种种控烟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不降反増。
对此,《事实说报告》随机调查10万在线用户,用理性的数据描绘中国人的吸烟现状和控烟态度。
(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回答14岁以下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8.7%,70后占3%,80后占9.0%,90后占12.4%;回答14到18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20.3%,70后占28.3%,80后占34.6%,90后占45.0%;回答18到22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41.5%,70后占22.2%,80后占17.5%,90后占7.0% (二)控烟后,您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会怎么做?总体情况是:16.5%回答没有见到,72.5%默默离开,7.1%劝阻他人不要吸烟,3.9%告诉了工作人员。
其中,戒了烟的人中,12.4%回答没有见到,71.0%默默离开,10.3%劝阻他人不要吸烟,6.3%告诉了工作人员;不吸烟的人中,7.7%回答没有见到,75.2%默默离开,10.0%劝阻他人不要吸烟,1%告诉了工作人员;吸烟的人中,19.5%回答没有见到,71.9%默默离开,5.9%劝阻他人不要吸烟,2.7%告诉了工作人员。
(摘编自腾讯新闻《事实说报告》,2016年11月8日)
材料三:
备受关注的列车无烟诉讼案日前宣判,哈尔滨铁路局在列车上设置吸烟区的行为被判为违法。
据报道,K1301次
车已经取消吸烟区,拆除烟具。
此次判决的意乂在于,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角度明确人民的健康权利应高于吸烟者的吸烟权利。
我国烟民3亿人,二手烟危害7.4亿人。
烟民吞云吐雾,周边大多数人没有说“不”,原因在于我国无烟立法为吸烟者“留口子”,凸显了公共场所禁烟的困境。
吸烟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每年新发病患者78.1万人,死亡病例62.6万,而且我国临床确诊肺癌时患者多半已为晩期肺癌,高额的医疗费用极易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要使规划落到实处,无烟法规必不可少。
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有利于烟民戒烟。
只有吸烟越来越不自由,烟民才有戒烟的压力和动力。
同时,有利于防止青少年沦为新烟民。
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已达6.9%,1400多万名在校青少年正在遭受烟草的伤害。
青少年尝试吸烟,多是模仿所致。
身边吸烟的人越少,青少年吸烟的机会就越少。
《北京市控烟条例》较有说服力,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令实施3年来,平均吸烟率下降1.1个百分点,吸烟人群减少20万。
健康权利需要法律保障,盼望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让百姓早日告别烟草污染,呼吸清新的空气。
(王君平《只有吸烟越来越不自由,烟民才有戒烟动力》《民日报》2018年8月17日)
1.下列对“控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种种控烟努力都未取得任何成效,中国烟民和烟草消费的数量反而有增无减。
B.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已达6.9%,控烟主要是防止青少年沦为新烟民,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C.控烟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推动脱贫致富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领导和老师起模范带头作用。
D.控烟后,七成人在公共场所见人吸烟会默默离开,只有一成人会劝阻他人吸烟,或告诉工作人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正在制定全面无烟法规,计划到2030年实现至少八成国民能告别烟草污染,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B.调查显示,在所有烟民之中,18岁左右开始模仿大人吸烟的人员占比最大,故控烟要从青少年抓起。
C.统计表明,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且死亡率极高,可见吸烟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D.吸烟既烧钱又伤身体,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只有让吸烟失去自由,烟民才会有戒烟的压力和动力。
3.你对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它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方言以其相对的独立性、长期的稳定性、唯一的地方性,书写着地方传奇,统一着地域文化。
方言体现了地域文化的部分核心价值,方言是同一地域人们的情感认同,是共同历史和文化生活的载体,具有彻底的地方性。
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方言会造成不同的文化心态,方言是地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因素,成为区别不同文化区的重要标准。
(摘编自张玉霞《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
现代汉语方言大致被划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
在各方言中,北方方言又称为“宫话”,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其次是吴方言,主要通行于浙江、江苏、上海、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人口约八千万,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建国以后,国家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基本国策,在普通话得到大力推广的同时,方言的使用人数在持续减少,方言的话语权不断被削弱。
但是,就全国来看,这种状况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普通话使用者多,在农村及偏僻地区,方言使用者多;受教育程度高者,普通话使用较多,受教育程度低者,方言使用较多;老年人多说方言,青少年及儿童多说普通话。
目前,我国大部分方言的消失趋势已逐渐明显,这不仅仅是推广普通话的原因,更多的是人们对待方言的态度导致了方言的使用率下降。
例如有一些年轻人以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荣,他们不了解甚至厌恶自己的方言,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外地都很少使用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局限性。
方言保护与推普工作可以并行不悖,应当鼓励人们说标准的方言和标准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使人们普遍具备普通话运用能力,并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这是坚持主体化原则。
但推广普通话不是歧视方言,更不是消灭方言,只是消除方言隔阂。
(摘编自赵菲《论方言价值及其保护》)
材料三:
为了加强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实施了一项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国,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款智能翻译机逗乐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
无论是四川话、东北方言,还是吴侬软语,都被科大讯飞翻译机逐字逐句转换成汉语文本,再实时翻译成英文。
科大讯飞输入法业务部副总经理、“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地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开发“方言版”语音识别,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
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还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编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新华网2019年8月2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为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的方言是地域文化部分核心价值一种重要体现,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地方性。
B.有八千万左右使用人口的吴方言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仅次于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73%的北方方言。
C.我国汉语方言的使用人数在不断减少,方言的话语权不断被削弱,主要是由推广普通话造成的。
D.在普通话得到大力推广的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普通话使用者的绝对数量多于农村及偏僻地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不同地方的人会因使用不同的方言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心态,方言是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因素因此成为区别不同文化区的重要标准。
B.国家语委启动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建立方言档案,其目的是做好方言的学术性抢救工作。
C.普通话与方言,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和谐共生,广大青少年应坚持主体化原则,具备一定的普通话运用能力。
D.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既满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整理和保护。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保护方言的措施。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挖光阴过日子
荆爱民
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
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
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是黑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的坐不住。
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
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
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也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
④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⑤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祥,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份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
应了那句古话:大树底下无美草。
当大树参天而立时,谁还想得到那些树底下灰黑僵卧的枯枝与大树是一娘所生的呢。
⑥曾经看过一篇短文,题目记得很清楚:《一米阳光》,大意是说一个青年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在两个高楼中间的一个小房子里,每天只有一米阳光,他把最美好的一米阳光让与奶奶享受,整篇文章是积极向上的。
但在我看来,一米阳光总是有限的,是万不得已,是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那样,老奶奶的床就放在那狭窄的小房子中间,如果那老奶奶不用去撵那一米阳光,而是天天坐在阴凉处纳凉那多好啊。
⑦老家在陇东农村,童年的生活曾经在地坑庄子里度过,在漫长的冬天里,地坑庄子里的阳光总是来得迟走得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蹲在阳光里晒暖,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时光啊。
⑧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
⑨寻找阳光的过程就是过日子,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
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寻找阳光寻找温暖的过程,过日子要积极行动,要善于奔走。
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
原来这光阴也能挖来啊。
农民辛苦,经历春风秋雨夏暑,就是一种挖光阴的行为,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
才有好日子可过,农村人常有的一句话就是人有懒筋,把懒筋拉开了人就勤劳了。
⑩街面上多的是美容美甲店,电视上多的是养生养颜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是相当遥远的事,美容与养生离我们还很远,我们要做的事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光阴;人类生活了几千上万年,还在祖祖辈辈地挖光阴,看电影电视上传播的一些大片,也是强调挖光阴,无论是哪个国度哪个朝代的艺术品都演绎的是同样一个主题,即挖光阴。
⑪汉字的妙处还在于:光阴,不但有光还有阴,也即热了往凉处挪,冷了往热处走。
光阴一词充满了哲学意味,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
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于是盛夏就创造了空调,冬天就有了暖气。
⑫小时候读过一篇《火龙衣》,说是一个长工因为顶撞了地主,被地主关在磨房中,长工冷得受不了,推上空磨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对地主说他穿了件火龙衣,简直热得受不了。
故事的后半段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长工靠智慧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故事的本身也说明,日子要过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
⑬如果住在地坑庄子里,就要早早地收拾柴火,种好庄稼,多收一些玉米秆、麦草,或者扫些树叶,把土炕烧得热腾腾的,把日子过富足。
或者勤劳致富挣下钱买来大块大块的炭,把火炉生得旺旺的,火炉上熬上罐罐茶,烤上洋芋,那日子才叫过得有滋有味呢。
⑭如果生在北极,就能依靠祖上的遗传基因,刚出生后就可以在冷水中受得洗礼,更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把身体历练的棒棒的,卧得冷雪,受得寒冻,并且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繁衍,只有这样去做,光阴也就挖下了。
⑮思绪万千地正在往下写,几年不见的一个熟人来看我,张嘴就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
⑯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住在向阳和住在背阴房间的不同”“同一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的不同”,都意在说明“阳光对于人类和植物来说的重要性”。
B.在作者看来,《一米阳光》中的老奶奶“去撵那一米阳光”值得赞赏;但若换个思路,“坐在阴凉处纳凉”也不失
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C.作者建议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做那不切合我们生活实际的事情,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况,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生活。
D.作者说“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这启发人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努力拼搏。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通过比喻和比较,形象地解说了“什么样的日子是‘宽裕‘的”,“什么样中的日子是'紧巴巴‘的”,具体而生动。
B.文章的第⑧段借助议论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抒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下文进一步揭示“寻找阳光”的内涵作铺垫。
C.作者善于借生活中的点滴和小故事表达哲思,比如用童话《火龙衣》说明“日子要过中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的生活道理
D.这篇议论性散文围绕“过日子”展开联想,循着“日子→寻找阳光→过日子的艰难→怎样过日子"来组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
3.文中第④段,母亲说:“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请简述
4.文章以“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
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
..,共研席。
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
迁宁朔将军;假节
..,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弘遣南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
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
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
陟,弘之婿也。
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
诏听之。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
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
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
..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
弘曰:“诸君未之思耳。
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
”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
尚赖以自固。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
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
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
贤于十部从事
..。
”弘卒于襄阳。
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有干略政事之才略:谋略
B.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称:称道
C.时荆部守宰多阙阙:过失
D.手书守相,丁宁款密丁宁:叮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指年龄相同,在文中是指在科举考试时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
B.假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C.纲纪,在文中是指对汉魏晋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多称从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
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
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
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
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送回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⑵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5、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1]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2]。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1]陈维崧(1625-1682),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
[2]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1.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描写天寒风紧、满地碎石的场景。
B.“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回忆昔日醉酒袒衣、举臂待鹰的神态。
C.“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对比少年意气和老年猛气,欲扬先抑。
D.“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描绘猎鹰思念猎物,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不渝。
2.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
6、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3)问君何能尔?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人抵观书先须熟读,________。
(朱熹《熟读精思》)
(5))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
(屈原《离骚》)
(6)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是处红衰翠减,______。
(晏殊《浣溪沙》)
(8)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平凡的世界苦难多,追梦何惧山水长”,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请你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此时的情形。
不超过150字。
8、《红楼梦》里用“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件介绍其性格特点。
80字以内。
9、作文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生,中途辍学,1976年与史蒂夫·沃兹一起创立苹果公司,1978年与自己的女友分手,并拒绝承认非婚生女儿,1985年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离开苹果公司。
1997年乔布斯又回到苹果公司,带领苹果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的产品,2010年5月,苹果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2011年8月,苹果超越美孚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同月乔布斯因胰腺癌离开公司,10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