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如何发掘幼儿的语言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幼儿教育中如何发掘幼儿的语言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研究
作者:聂丽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现代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认知能力培养及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由于幼儿生活环境不同,其语言特点也存在差异性。

幼儿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需要充分挖掘幼儿的语言特点,并基于此坚持因材施教,以更好的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语言特点;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37-01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接受的语言信息大多来自于生活环境,因此幼儿的语言特点也各具特色。

幼儿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若能够基于幼儿语言特点出发,坚持因材施教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有助于更好的满足幼儿的语言需求,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1.幼儿语言特点分析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好奇心强烈,对周围事物具有一定探索欲望,表达欲望强烈,但语言能力不足,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语言交流引导工作,循序渐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思维敏捷度高,具有良好的模仿和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词汇和语句。

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优良的语言环境,通过接触新鲜事物来增加幼儿词汇量,为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但幼儿语言模仿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两部分,幼儿思维发展尚不成熟,语言识别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做好语言引导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力度明显加大,当今社会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相比传统教育时期有很大提升。

部分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语言表达比较含糊,发音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整体语句表达也不完整,这与幼儿语言习惯、音准程度、词汇量积累等均存在一定联系。

幼儿语言表达上往往会出现错误发音和语言习惯,若引导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正确发展。

针对幼儿这一语言特点,教师应通过发音训练引导幼儿正确发音,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2.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教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