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修日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me things, gently let go, you may not be easy.勤学乐观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师德修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修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则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都是师德建设重要的内容。

那么,应如何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呢?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教师从教,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而理论的指导是坚定政治方向必不可少的条件。

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来武装头脑,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和优秀文化教育学生,培养四有
新人。

通过学习法律,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端正自己的认识,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净化灵魂。

同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我们应深刻认识其内在一致性,同时要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骨干核心作用,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与客观载体。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坚定性,不得有违党纪国法的言行,不得散布有损师德和学校声誉的言论。

二、进行师德建设的关键
教学不仅是师生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相互影响和双向交流的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嘴微妙的相互接触”。

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爱,不仅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作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用爱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二、品行上规范自己
教师的良心和义务促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的把师德
作为自己的行动特别是自身修养的指南,师德通过社会舆-论和教师内心信念等,确立教师内在的荣辱观、善恶观,从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养的目的。

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典范,一定要在品行作风上规范自己。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语言规范健康;衣着整洁得体,在校园里不穿影响教师形象的服饰装束、不施浓妆;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准在教学活动中接打电话;不准在教室内或与学生交谈时吸烟;不向学生推销报刊杂志等营利性活动;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不做有损害集体荣誉和不利于同志团结搬弄是非的事。

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研修日志20__-03-06
16:53 | #2楼
陶行知先生曾经尖锐的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

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

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

”陶行知先生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

”他还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太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

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
要学,越学越快乐。

”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应该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

所以说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
那怎样才可以做到终身学习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为什么要学习。

1、为高尚的事业而学。

教师要想把事业做好,就必须学会终生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及时的丰富和发展自己,让自己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方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

2、为教育教学研究而学。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死书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扮演好这一角色,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不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起码不是一个好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富有开拓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3、为促进学生的学而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仅仅是为了传授一点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技能。

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谈何容易。

如果教
师自己没有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自己就不会及时学习,不会学习,也自然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个自己都不会学习的人,如何去指导他人学习呢?正如一个自己都不会走路的人去牵着别人走路一样。

4、为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而学,课程的类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技术课程。

从课程的类型,
我们就应该知道,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应用者和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上好学科课程,开发好经验课程。

教师要充当好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就必须不断的学习,用新的的知识和技能,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5、为社会服务而学,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党的教育方针中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这是教育的宗旨,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就必须要有服务于社会的理想和能力,就必须终生学习,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能落伍于时代,不能被时代所淘汰。

所以,终生学习就是教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教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舍此,我们别无选择。

二:教师要学会学习。

教师的学习并不是只读书、读死书。

教师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能等等。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学习途径可以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等等。

还需要教师学习方式必须发生转变。

第一,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转变;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由依赖教才、教参向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转变;第三,由盲从权威、迷信书本向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第四,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向注重认知、兴趣、意志、毅力、信仰、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

总之,学习是教师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和源泉。

所以教师要注意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三:教师应当怎样学习
1、勤于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人一生当中最应该养成的一种重
要习惯。

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有了读书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才会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走的更远!
2、乐于反思。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
梁刺股读死书和死读书。

真正的学习应该学会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
他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想法。

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的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的交流,并对于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求教师经常反省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

3、积极实践。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培养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
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能力。

通过还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了解许多知识发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及条件,加深对间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我深切的感觉到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

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良好的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不等于能力,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

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