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壁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
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答案】A
【解析】题目中,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入选。

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C、D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方法论
区别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

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④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题目中,哈佛大学校训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故③④表述正确入选。

本题选B。

【考点定位】哲学作用
【归纳总结】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 为了形象地表达白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

”下列论断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白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元素构成
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该哲学家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观点一致。

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思想一致。

②③都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名师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

4. 哲学是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形存神存——理主动静②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③心外无物——唇齿相依④动不舍静——飞矢勿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哲学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形存神存”属于唯物主义,“理主动静”属于唯心主义。

故①符合题意。

“掩耳盗铃”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画饼充饥”属于唯心主义,故②排除。

③选项“心外无物”属于唯心主义,“唇齿相依”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④选项的“动不舍静”体现的是辩证法的观点,“飞矢勿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故④入选。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知识拓展】在哲学的“两个对子”中,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的派别上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5. 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辨证论的有机统一
C.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 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答案】A
【解析】题干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说明了其理论来自于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他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故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论断的含义是()
A. 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答案】C
【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静是一种事物发展的状态。

B选项表述错误,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D选项表述错误,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

题目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论断的含义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故C选项入选。

本题选C。

【考点定位】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名师点睛】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7. 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

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 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 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 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

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故B选项入选。

A选项中“总是迂回的”的表述错误。

C 选项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选项与题意无关。

点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与“具体阶段的方向”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由于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具体阶段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倒退的。

(2)事物发展具体阶段的方向并不是对事物发展总趋势的否定。

事物发展某一具体
阶段的方向是暂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8. 据机构研究,我国购房主力人口将于2015年达到峰值,并将从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③事物
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体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9. 新型石墨烯超级电池,具有体积轻、不易燃、低成本、量产容易等特点。

将其用作电动车电池,可实现充电7秒钟,行驶35公里的效果。

“超级电池”还可广泛应用于现有混合电动汽车等设备。

“超级电池”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意识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为事物具有自在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人能够将观念中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超级电池”的成功研制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将观念中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②④项符合题意;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①项错误;无论是人为事物还是自在事物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10. 2016年2月l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至此,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所有预言被一一验证。

几百年来,天文学的发现主要用电磁光谱的测量,这次人类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首次聆听“宇宙’,开启了探索宇宙的一个新
窗口。

这告诉我们()
①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揭示宇宙之谜的重要条件
③认识工具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④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推测究竟是否可靠主要还得通过实践的检验。

④选项表述错误,认识随着实践的的发展而发展。

题目中,人类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首次聆听“宇宙’,开启了探索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这告诉我们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揭示宇宙之谜的重要条件,认识工具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故②③入选。

本题选B。

【考点定位】意识的作用、特点
11. 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

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

这表明()①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②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
③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人们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属于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而间接经验则是通过别人或书本知识得来的,这两种经验对我们的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故①项错误;实践是经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认识的真伪需要实践的反复经验,故②项错误;网传降温方法和王先生认识不同,王先生在中午和傍晚环境下得到的结果不相同,说明外部环境不同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故③项正确;从王先生的实验可以看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项正确;正确考期为D。

【点睛】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