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简介(初高中)九年级下册一单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情形、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 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诗对传统诗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创作提供了新鲜的 审美经验。 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 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 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朦胧诗
Vera
“ 浅 浅 体 ” 诗 歌 引 爆 舆 论
有倾情力捧者说:“她的诗体现了原创性,写出了诗本身,读出来了禅 意和灵动素朴。”,“那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琐事的提炼,对 生命的理解”,“遵循了自己阅读经验,职业特征和家学底子,在诗 中有一种原创性,是中国诗歌史上独一份的与众不同。”,“特别有 意思”……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对对 人人 格的 独自 立我 和价 人值 生与 理尊 想严 的的 追肯 求定 张确 扬认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作者 梁小斌
以
一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找开抽屈、 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壹
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 诗歌流派,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 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 作“朦胧诗”。内容含蓄,它往往借助象征、 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 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 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江 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 斌等。
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 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THANK YOU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地搁浅在
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
以
无垠的大海
搁
纵有辽远的疆域
浅
咫尺之内
的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船
荒凉的礁岸上
概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成荫 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爱情穿过生死的界线 世纪的空间 交织着万古长新的目光 难道真挚的爱 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这些年轻人都有一个由信仰的狂热到理想破灭之后坠入绝 望的共同的“文革”经历。这是一代青年中最早觉悟并进行反 思的一群。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使他们不约而同地想通过文学 的方式得以解决,历史机遇在他们身上体现为怀疑——觉醒— —思考的历程。
1978年民间刊物《今天》创刊,标志着这股涌动在地下的 诗潮开始正式浮出水面。
分类
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基本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 其中,现代诗歌又分为现代风体诗歌和现代格律诗歌。 1.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是一般和谐还是非常和谐(最高和谐) 来划分:现代风体、格律诗歌 2.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3.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格律、自由、散文和韵脚诗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你看到了吗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 • 太阳啊, •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 愿你的光芒, • 为它热烈地照耀。 •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 那一切丢失了的, • 我都在认真思考。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把 钥 匙 的 丢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而且,
失
后来,
我还想打开书橱,
来
我的钥匙丢了。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象
我要去约会,
征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理
心灵,苦难的心灵,
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想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爱情的信号。
的
这一切,
失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落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天,又开始下雨, • 我的钥匙啊, • 你躺在哪里? •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 不,我不那样认为, • 我要顽强地寻找, •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 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 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宣言。 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潮流,并且涌现了一 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的作者们是一批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他 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精神历程。 朦胧诗的社会起源与个人起源都 与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个人经验有关。
特点
• 1.形式自由; • 2.内涵开放; •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
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诗歌流派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 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 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 1930年代: 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三诗人 * 1940年代: 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 * 19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 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 1970年代: 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 1980年代: 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群、新世代)、莽汉 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 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 1990年代: 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 义、70后诗人 * 21世纪初: 新新诗词文学派、窗诗派、泰戈尔体诗歌、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 80后诗人、边缘诗派、春草派诗歌、90后诗人 、素颜派诗人、简文派、流萤诗派、 新传统派
括 一 代 人 的 悲 剧 命
满潮的海面
难道飞翔的灵魂
运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有口诛笔伐者说:“写得粗糙、不堪、抖机灵和小恶意充盈”,“三观 尽毁,现代诗的通俗让人瞠目结舌。”“有情境无意境,有真不美, 言尽意尽”,“高雅艺术,引入屎尿屁,那不是诗歌是‘反诗歌’”, “在其父盛名庇护下的胡言乱语”,……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 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 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 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