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独俩孩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单独〞两孩政策最快明年初实施。

【“单独二孩〞政策各地明年初开始实施】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明年第一季度有关省、市、区将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①符合政策夫妇可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和独生子女父母荣耀证等材料到街道乡镇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②双方只需一方户口所在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就可去申请。

“单独二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的一次调整。

40多年来因方案生育我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控制了人口过快增加。

〔央视记者李斌〕
相关报道:
全国人大今起将审议“单独两孩〞政策
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本次会议,将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

在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的压力下,“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正被“单独二胎〞新政替代。

与此同时,当年“旨在让公众更好理解方案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奖励费,仍存在着。

这一奖励费,因大多省份三十多年来维持在每人每月5—30元左右,已渐渐被年轻夫妇遗忘。

有专家提出,该奖励与“单独〞放开二胎,以及将来普遍放开二胎的政策趋势“相拧〞,到了取消的时候。

但对于业已形成的老年独生子女家庭,应提高相关扶助标准,减轻其养老负担。

近日,贴在楼道里的通知吸引了刘先生的注意。

通知提醒,档案放在街道的人可去街道办领取独生子女奖励费。

在京工作的刘先生三十多岁,孩子已上幼儿园,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这么个概念。

后来,他了解到,当初把?独生子女父母荣耀证?交到单位,每月会有5元钱打入工资,这就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根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像刘先生一样,不知道、更没领过奖励的年轻夫妇不在少数。

而由于奖励标准跟不上时代开展,近年来不少人呼吁大幅提高其额度。

如今,中央已放开“单独〞二胎,有专家提出,这种鼓励“只生一个好〞的政策显得不合时宜。

可以“老人老方法,新人新方法〞,鼓励育龄夫妻按政策生育,同时提高对老年独生子女家庭的帮扶。

独生子女费有的不知道有的不愿领
钱云〔化名〕和丈夫是“双独〞夫妇。

想生二胎的他们,办理手续时,曾一度被“独生子女奖励费〞难住。

他们被告知,领过奖励费的,需将其退还,未领取过的,需开具相关证明。

钱云在事业单位,一直有相关奖励。

丈夫在外企,从未领过独生子女奖励费。

就是丈夫这份“从未领取奖励〞的证明,比钱云的退费还要麻烦。

因为外企没办理过此类证明,怀孕的钱云,从石景山的单位往朝外的北京外企人力效劳中心往返多趟,甚至自己提供证明格式,才最终拿到相关证明。

“来回打车的钱,已比我这几年从单位领的独生子女费高了。

〞钱云向朋友诉苦。

鉴于钱云等人的经历,一些方案生二胎的夫妇,生头胎时干脆连?独生子女父母荣耀证?也不办理了,这样在申请生二胎时,就可以不开“未领取奖励〞的证明。

但更多的人,是对“奖励费〞不了解,或者想领取程序又比拟繁琐,“性价比太低〞。

林红〔化名〕是北京一家传媒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她介绍,上千人的公司,10年里仅有60人在单位领取过独生子女费。

一个原因,是公司没有独立档案人事权,职工档案只能集中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

职工在生孩子前后,人才交流中心不会像有人事权单位一样,提醒其办理?独生子女父母荣耀证?,自然也无法领奖励。

另外,对于大量没有北京户籍的北漂夫妇来说,荣耀证必须到孩子户籍所在地办理,所以即使知道有这个奖励,当事人也未必愿意专门离开北京办荣耀证。

日前,新京报记者调查了20位生活在北京、有稳定工作单位的独生子女父母,他们半数没领过独生子女费,大多是不了解这件事,连荣耀证也没有。

当听说奖励费每人每月大概五元时,那么表示“不领也罢〞。

奖励标准跟不上时代开展
独生子女奖励费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

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

信中提到,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要给予照顾。

各地各单位据此出台了包含奖励费在内的照顾政策。

奖励费由用人单位支付,没工作的那么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发放。

到了90年代,各地出台条例,专章要求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除孩子十八〔有的是十四、有的是十六〕周岁前父母每月可领奖励费外,退休后还可享一次性奖励。

奖励标准全国并不统一,总的来说,额度都不高。

以北京为例,父母双方“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延续了30余年。

河南和上海算是现行标准比拟高的,前者在2021年由每月10元提高至20元,后者在2021年由原来的2.5元提高至30元。

在央企工作的陈女士介绍,在他们单位,奖励费是作为职工福利发放,工会经费给予补贴,每月50元,已属“高标准〞。

独生子女奖励费,并非一直“无关紧要〞。

“你小时候,爸妈每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块钱,十块钱够咱家一个礼拜的伙食了〞,1979年出生的陈佳〔化名〕总听妈妈这么说。

即使到了1991年,那时“一个普通职工月工资100多块,每月多发5块,也是不错的福利。

〞东城区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回忆。

他在北京计生系统工作了20多个年头。

该负责人介绍,当时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旨在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并遵守严格的方案生育政策。

除了奖励费标准跟不上时代变化,一些当时出台的奖励政策,如今也无法执行。

以医药费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据?公开信?内容,要在就医等方面,照顾独生子女及其家庭。

就此,各地出台了报销城镇企业职工独生子女医药费的政策。

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国企改革,大批企业倒闭重组,公费医疗体系瓦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开始实施,这一“优惠〞不了了之。

奖励该废除,还是提高?
如今,中央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新政,各省需修订地方计生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无疑成为计生奖惩等一系列政策完善的契机。

近年来,提高独生子女奖励标准的呼声,不绝于耳。

2021年前后,?北京人口和方案生育条例?曾酝酿修订提高独生子女奖励费标准。

今年全国两会,仍有人大代表对此呼吁。

但也有专家认为,在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独生子女父母荣耀’应逐渐淡出计生部门和公众的思维〞。

浙江大学人口所研究员尹文耀说。

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提到放开“单独二胎〞,以后还要逐渐过渡到“普遍允许生育二孩〞。

各地的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可改为按政策生育奖励。

“比方政策允许你生两个,结果只生了一个,就没有资格获得奖励。

但奖励标准可以〔比独生子女奖励费标准〕提高。


国家卫生计生委咨询专家、南开大学人口所教授原新那么建议,“新的生育政策下,各地独生子女费可考虑取消。

但对既往政策已形成且无法再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可适当提高奖励与养老扶助标准。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的区县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正在系统内征求修订意见的?北京市人口和方案生育条例?,独生子女费的修改并不是重点,“取消‘承诺只生一个’奖励的呼声,比拟高。


他解释,现行条例规定,符合生育二孩条件夫妇,承诺“只生一个〞的,一次性给予500元以上奖励。

“这种奖励政策明显与时代不相称。


据了解,多省份有“承诺终身只生一个〞,就给予奖励的政策。

在人口大省河南,这一奖励标准是每人2000元以上。

失独扶助金亟待提高
为了远离伤心的人和事,年近六旬的昭昭妈妈,9年没回过自己的家。

9年前,她的独生子李昭〔化名〕猝死。

如今,她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全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官方尚无明确数字。

民进中央曾在提案中写道,这一数字应该不低于100万,且逐年增长。

而他们只有人均每月135元的抚助金,不少地区拖延1年以上才补发到位。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2007年由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出台。

10省市试点后,全国推行。

2021年起,北京给予失独子女每人每月200元补助,此后,和不少省份一样,一直没提高标准。

江苏从今年起,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00元,但这样的省份尚属凤毛麟角。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在?关于高度关注“失独〞者的提案?中指出,失独者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控制人口数量做出了积极奉献。

但“失独家庭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虽存在,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对此,尹文耀建议,可以“老人老方法,新人新方法〞。

鼓励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时,政府也应对已步入老年的数亿独生子女父母,尤其是失独家庭,落实扶助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