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立德树人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建设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立德树人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要成才,先成人。

立德树人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科学的回答了教育这一根本问题。

如何领会立德树人这一深刻内涵,并结合学院实际贯彻于教育各领域、全过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 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树立。

德:德业。

立德:就是树立德业。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树:培植、培养。

人:人才。

树人:就是使之为人,培养有用之人才的意思。

出自《管子﹒全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道明培养人才不易,是长久之计。

2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
2.1 社会因素
2.1.1 历史较短,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按大学十年如人生一周岁来看,这样的学校正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然而学校却要独立打拼,产学研一体化尚未成熟,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不大。

2.1.2 民办属性,社会存在一定偏见
独立学院在招生方面属三本类招生,又属民办,加之同类院校中在招生、收费、毕业证发放、教学管理及办学投资主体变更等存在不良记录,教育质量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本科院校中尚处三流,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相对偏低、偏次,社会认同较差,家长及用人单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2.2 学校因素
2.2.1 文化不够厚重,底子薄
学校成立时间较短,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在办学性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传承与借鉴母体学校辉煌办学历史未能探寻到较好的结合点。

一些独立学院两地办学,新老生人为分离,传帮带及文化影响出现空挡,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有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未能及时总结概况,尚未形成制度层面,优秀的校园文化影响力不强。

2.2.2 硬件不够硬,软件软
学校硬件建设与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形成反差,以云南为例,所处大学城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入驻高校不断发展需求形成反差,加之入驻高校之间横向文化交流不足,大学城育人文化尚未形成,难以满足学生大学文化生活需求。

2.2.3 队伍不够整齐,流动大
学校难以完全按相关要求落实人员编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学生在增长速度上出现不对称,在一定意义上,独立学院年轻教师宛如“工蜂族”,工作经验与年龄相仿,职业与事业纠结,流动性较大。

2.3 学生因素
2.3.1 综合素质高,学习习惯不够好
独立院校有共同的学生群体特点,总体来说,学生思维敏捷,爱好广泛,社会活动能力强,好表现,然中小学长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成绩一般。

2.3.2 参与意识强,组织纪律观念淡
学生社会认知度高,参与和自主组织活动能力较强,有极强的表现欲。

一方面学生维权参政意识强,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我行我素,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能力。

常常与纪律红线相碰撞。

2.3.3 兴趣较广泛,自信心有待提高
一方面学生爱好广泛,另一方面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很多场面,如大型的活动以及正式场合不够自信,缺乏勇气,暴露出基础不够扎实,底气不足。

2.3.4 乐于接受新事物,吃苦精神不够
也许是这一代人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富裕,时代迅猛发展,地球村在信息时代变得更小,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与接受能力較强,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属独生子女,优越感强,缺乏独立生活历练,典型的“草莓族”,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持不懈以及独处品格需要培养。

3 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整体素质。

深刻领会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着手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的工作队伍。

在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

3.1 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观念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客观反映。

观念是先导,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坚定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自身政治和业务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育正能量,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政治、道德、文化营养,真正成为立德树人,思德为范的楷模。

3.2 筑牢责任事业的使命感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筑牢责任事业心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我们的责任,责任是第一位的,是应尽义务,分内事情,工作能力宛如发动机,责任事业就是方向盘。

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要求,责任事业问题上要清晰职业与事业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操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从职业到事业的精神境界的转变。

职业是低层次的谋生手段、饭碗。

事业是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增进对学校的认同感,愿为学校共荣辱,同成长,成为忠诚教育,教真育爱,立德树人的真正实践者。

3.3 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入脑入心,要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解读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用鲜活生动的实例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用具体感人的形象来展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3.4 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完善,另一方面学院层面要加大职业素养培训力度,根据学生工作职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业政策、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如人文素质、实际运用、沟通能力、组织行为、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挖掘学生工作育人潜力,拓展育人渠道,探寻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3.5 构建职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要求,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事务;学习和研究三方面的技能标准构建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以此规范工作和激励工作队伍,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队伍建设步入健康常态轨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只有坚守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工作上同心同行,用汗水和智慧托起“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那薇,曹国林.独立学院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甘德安,肖静.独立学院之命运[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3] 陈勇,陈蕾,陈旻.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