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控制原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是开环的洗衣机,则水位的高低须人来判断,人动手 关掉加水龙头;人旋至洗衣;人放水;甩干等。(机器 自身没有动作反馈)
问题:骑自行车是什么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电梯是什么 控制系统?
骑自行车是人工闭环系统、自动变速电梯是自动闭环系 统
一个完善的企业应该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2)按控制的时机分:
1、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的颜色 1)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 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停止按钮、仪表刻度盘上的
极限位置刻度、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条带及文字、危险信号旗、 消防设备等。
2)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
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 壁、砂轮机罩的内壁、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踏步 前沿、防护栏杆及警告信号旗等。
2、安全控制的四要素
(1)控制者,即企业法人、分管安全的主要领导、安全管 理人员等;
(2)控制对象,即人、物(机)、环等安全要素;
(3)控制手段及方法,即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 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安全技术对策、 管理对策;
(4)控制成果,即控制的效果,通过信息反馈及评价,进 行控制手段及方法的完善。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形象的图形符号构成, 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禁止标志:表示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动;其基本形 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形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 黑色,衬底为白色。
控制量 (电压)
被控对象 (加热炉)
被控量 (炉内温度)
效应器
检测装置 (热电偶)
传感器
二、闭环控制的步骤
1、拟定安全目标
即安全管理目标(一般为风险指标,即事故发生概 率及严重度指标,如事故发生次数或事故伤亡人数 等),一般由现场或基层单位拟定,报上级批准。
在目标中要确定把现行的标准提高到什么水平,单 位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或事故伤亡人数降低到什么 水平等。
事故的分层控制核心是针对事故机理分层分析及其事故 控制对策的分层选择。
事故机理层次分析: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 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事故分层控制对策: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 策措施。
3、安全对策措施的分层控制 1)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中,要遵循如下原理: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采用新的系统、新
安全检查必须实行闭环管理,其闭环为:“制定 检查计划→实施检查→问题汇总→制定整改计划 →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制定新的检查计划→实施 检查。。。”
例2: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 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 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 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 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 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2、问题落实
落实安全责任制,决定由何部门、何人负责完成, 改善现状需要什么安全生产条件,如何创造这种条 件等。
3、查明障碍原因
即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法,如预先危 险分析方法(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安全检 查表法(SCL)、故障及类型影响分析法(FMEA)等, 分析达到安全预期目标所遇到的隐患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安全控制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闭环控制 第三节 分层控制 第四节 分级控制
第一节 概述
一、控制含义 控制:为达到规定的目标,对元件或系统的工作特性所进
行的调节或操作。 二、控制的要素和分类 1、控制的要素 无论系统如何复杂,所有控制系统都有四个基本要素: (1)建立控制的标准,并使标准成为人们所知的可衡量与可
筑等。 如下图,田电不同岗位佩戴不同的安全帽(运行、检修、
安监、普通工人)。
2、事故的分层控制 事故的分层控制原则是从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控制方
法进行处理,避免事故隐患的出现或事故的发生。
如,从梯子上高处坠落的事故除人员的“不小心”之 外,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如缺少培训、缺少维修、 对作业缺少计划和监督、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等。
有效的应急救援可以减少事故损失,政府和企业应 急救援管理应实行闭环程序 “预案编制→落实→演 练、考核→奖罚→反馈→修订→落实。。。”。
第三节 分层控制
1、分层控制概念 分层控制是针对系统存在一进行有效控制。 如系统是由子系统所构成,子系统又由功能单元组成,
3)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 如,指令标志、交通指示标志等。
指示性的导向标
4)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2、对比色: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 括黑、白两种颜色。
对安全色来说,黄色的对比色用黑色,其 余红、蓝、绿的对比色用白色。
1)红色和白色相间条纹表示禁止或提示消防 设备设施位置的安全标记。如,用于公路、 交通等方面所用的防护栏杆从隔离墩;化 工企业中禁止靠近的变电站等。
功能单元又由元件及部件组成。 人群可分为农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若干层。 领导干部可分为高级干部、中级干部、一般干部。 学位可以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中专生等。 火车可分为特快、直快、普快和慢车等。座位车厢可分
为软卧车厢、硬卧车厢、硬座车厢等。 普通住房按层数可分为高层建筑、小高层建筑和多层建
事后控制:即后馈控制,是把实行计划的结果与预定计划 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 正措施,以保证下一周期管理活动有效的一种控制方法。
三、安全控制的相关概念
1、安全控制含义
安全控制:通过获得某受控企业的工艺、设 备、管理等相关信息,然后以该信息为基础 制定出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或安全管理对策, 作用于该受控对象,从而改善该企业的生产 安全。
和物体上,以保证安全。 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
(6)距离防护原理 当危险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
量使人与危险源保持安全距离。 如,噪声源、辐射源、化工厂、爆破作业等。 (7)时间防护原理 使人暴露于危害因素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 如,与放射性物质有关的工作,缩短其工作时间;粉尘、
第二节 闭环控制
一、闭环控制的概念
闭环控制:是将控制的输出信息反馈至输入端与希望值比较, 并根据其误差来调整输入行为的控制关系。
闭环系统包括一个传感器、一个比较器和一个效应器。 如下图: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比比较器器
给定量 (设定的温度)
控制器
(电子或微 机控制装置)
执行器 (加热器)
的技术和工艺、新的材料等。 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全自动化操作系统等,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降低潜在危险的原理 在不能根除系统危险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如,在调漆工艺中用高闪点的可燃液体取代低闪点的易 燃液体;用难燃材料取代可燃材料;手电钻工具采用双 层绝缘措施等。
6、实施对策
即危险性控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逐一落实 所制定的安全对策措施。
7、再次评价 检查措施的实施状况,并在实施中改正缺陷。
三、闭环控制实例
例1:安全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 的存在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 附件等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业环境、员工的不安 全行为和操作,以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 亡事故的发生。
2、控制的分类 1)按控制特点分: A、开环控制:是没有信息反馈回路的控制。
它的特点是系统的输入决定系统的输出,而系统的输出 对系统的输入不发生反馈控制作用。
如:打开灯的开关——按下开关后的一瞬间,控制活动 已经结束,灯是否亮起已对按开关的这个活动没有影响; 投篮——篮球出手后就无法再继续对其控制,无论球进 与否,球出手的一瞬间控制活动即结束。
(3)冗余性原理 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
加安全余量。
如,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双分机(一台 备用);实际生产中设置的瓦斯断电浓度值比《规程》小。
(4)闭锁原理 在系统中通过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
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 (5)能量屏障原理 在人、物与危险源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
B、闭环控制:即反馈控制,是将控制的输出信息反馈至输 入端与希望值比较,并根据其误差来调整输入行为的控制 关系。 它的特点是控制系统有一个闭合的回路结构,使系统的 输出对系统的输入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如: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在给洗衣机加水时,其 里边的红外传感器扫描到水位高低,当水位合适时,洗 衣机自动停止加水 。(机器自行完成)
4、障碍原因的评价
即危险性评价,对系统的危险程度进行安全或风险评价。 采用安全系统综合评价、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安全灰色系 统评价理论、风险评价理论等评价可能引起事故的各主要 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概率、危险程度等,给出定性和定量 结论。
5、研究隐患排除与控制方法
采用重大危险源理论、重大隐患控制理论、无隐 患管理理论等研究排除和控制事故隐患的对策方 法与措施。
压阀、煤矿回风井的防爆盖等。 (9)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 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来传递组织危险信息,以
保证安全。 如,安全色、安全标志、宣传画、板报等。 (10)个体防护原理 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 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扩展: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 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
2)黄色与黑色相间条纹表示危险位置的安全 标记。表示提示人们特别注意的意思。如 企业内部的防护栏杆、吊车吊钩的滑轮架、 铁路和公路交叉道口上的防护栏杆等。
3)蓝色与白色相间条纹表示 指令的安全标记,传递必须 遵守规定的信息。
如交通指导性导向标。
4)绿色与白色相间条纹表示 安全环境的安全标记。
3、安全标志
3、安全控制三步骤
1)建立安全生产的判断准则(指安全评价的内容) 和标准(对优良程度的具体要求,一般设定下限, 即应满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衡量安全生产实际管理活动与预定目标的偏差 (通过获取、处理、分析风险/隐患/事故等安全管 理信息,确定采取纠正偏差的有效措施);
3)采取相应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程技 术等措施纠正目标偏差。
控制的特征(特征量); (2)度量特征的手段(传感器); (3)把实际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差异的手段(比较
器); (4)引起系统中的变化以调整有关特征的手段(效应器)。
如: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控制中,火灾的特征量 有温度、烟雾、火灾标志性气体(如CO)的浓 度、光辐射等,而度量这些特征量的手段有感温 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红外探测器 等,火灾探测器将火灾有关特征量的探测值传回 消防控制中心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超过设定值后 即进行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这也是火灾自动喷 淋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毒气、噪声的安全指标,随工作接触时间增加而提高。 在我国的职业卫生评价中,以接触时间作为危害程度分级
的一个重要指标,如8h以上安全作业的最大噪声为85db, 而8h内安全作业的最大噪声为88db。
(8)薄弱环节原理 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
系统的总体安全。 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压力容器的泄
预先控制:即前馈控制,是在作决策、制定计划时的控制, 即通过制定政策、程序、条例、规定等来进行预先控制。
实时控制:即现场控制,是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的控制,其 主要是由基层管理人员在现场直接进行监督。
现场控制有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进行纠正处理的优点, 比结果产生后再进行改正或事后控制,其效果要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