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点拨: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是因为土地兼并 现象十分严重,农民不堪重负;东汉末的农民起义也是因 为“民不堪命”,所以两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根源都在于阶 级矛盾的激化,C正确。“完全相同”的说法错误,排除 A;“始终朝政混乱”不符合史实,排除B;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动摇的是东汉的统治,排除D。
D. 东汉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
123456
4. 小历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的变化绘制了如下示意图。 图中a、b两处分别应填写( D ) A. 与民休息、尊崇儒术 B. 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 黄巾起义、任用亲信 D. 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123456
5. 下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东汉绿釉陶水亭。这件文物反 映了东汉( D )
12
答案:原因:东汉时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政局相 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发展繁荣等。(答出 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历史价值: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欣赏价值,从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 风貌。(1分)
12
任务三 【阐述历史现象——见证时代特点】(3分) 东汉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12
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又一 个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李老师以“东汉的兴衰” 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12
任务一 【呈现历史资料——剖析强盛举措】(4分) (1)国家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下面材料,归
纳“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共同表现,并分析这两 个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12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 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 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 息;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 税一;还提倡勤俭治国,反 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 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 长,人民生活安定,史称 “文景之治”。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还合 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 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 吏;又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 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 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这一景象描绘的是( C )
A. 文景之治
B. 汉武帝大一统
C. 光武中兴
D. 西晋短暂统一
123456
3. 小历同学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据此可
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B ) A. 东汉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 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
B. 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景治理黄河水患
C. 东汉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绿釉陶水亭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间 有人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拍手 伴歌。
A.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B. 青瓷烧制技术成熟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123456
6. 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历同学在学习过程 中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①处应填写的是( C )
12
东汉击鼓说唱俑(左图),下穿长裤,左腿屈 膝,右腿上扬,赤足,张口笑着,神态诙 谐,动作夸张,憨态可掬,体现正在击鼓说 唱的形象。说唱俑又称说书俑,汉代百戏之 一。汉代俳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大 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表演 时,边击鼓边歌唱。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 右,作即兴表演。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乐 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这种说唱俑。
12
2.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 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激起各地农民起义;东汉末 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 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C ) A. 两汉农民起义爆发原因完全相同 B. 两汉始终朝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C. 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D.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中“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 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 成为一种风尚”可知,东汉晚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 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等原因,是沉迷于 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正 确。“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除A;材料反映的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并非戒奢尚俭, 排除C;黄巾起义沉重打击的是东汉腐败的统治,与题干 信息无关,排除D。
和殇安顺冲质桓灵少 献 皇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东汉后 期的政局有何关联。
12
答案:这些皇帝即位年龄普遍偏小,寿命短,大多不能实 际掌控朝政,常常成为外戚、宦官操控政权的傀儡;东汉 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民生困 苦,社会混乱。(3分)
12
答案:共同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 共同原因:吏治清明;关心民生;注重发展经济;减轻田 租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
12
任务二 【解读历史文物——感悟历史价值】(3分) (2)历史文物承载历史价值。分析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中
有这么多说唱俑的可能原因。简述下面文物所承载的 历史价值。
A. 大泽乡起义 C. 黄巾起义
B. 王莽篡汉 D. 州牧割据
123456
1.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 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 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 “风尚”反映了( B ) A.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B.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C.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D.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 【2023·太原期末】运用时间轴梳理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 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上与“东汉”对应的时间段 是( D )
A. A C. C
B. B D. D
123456
2. 【2024年1月太原期末】刘秀统治期间,社会出现了“五 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