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下北师大版6.1透镜教案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初二下北师大版6.1透镜教案11
设计思想
1、注意引导学生观看周围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
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要探究的要紧课题。
2、依照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因此本节课采纳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然而为了幸免学生象看电影一样以第三者来观看课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使学生的手、口、眼、脑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做到动静结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观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舞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适应。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看和实验,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看,分析最后得出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教学方法:观看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各种透镜、手电筒、近视眼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复习光的折射的知识引入新课。
2、展示生活中运用光折射的图片,导入课题。
学生活动:
1、与教师共同复习往常的知识。
2、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片。
媒体运用与意图: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周围一些利用光折射的事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透镜:
教师活动:
1、预备各种透镜。
2、引导学生归纳特点。
3、播放课件展示透镜的分类和定义。
4、播放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活动:
1、学生上台观看透镜。
2、学生试着说出透镜的特点。
3、观看课件。
4、进行透镜分类练习。
媒体运用与意图:
让学生实际感知透镱的特点。
播放课件。
设计思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到这些透镜的特点,同时自己动口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给学生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三】学习透镜的画法:
教师活动:
1、播放课件指导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并认识主光轴和光心。
2、布置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观看动画学习两种透镜的画法,同时认识主光轴和光心。
2、进行练习,在纸上尝试画出两种透镜。
媒体运用与意图:
播放课件动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思想:
让学生观看课件展示的画法,给学生一个视觉的感观。
让学生观看之后,马上动手去试画,如此眼、手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习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进行猜想“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2、预备好凸透镜、凹透镜和光源。
3、播放教学实验录像。
4、播放课件动画模拟,总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活动:
1、进行猜想。
2、上台演示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3、观看实验录像。
4、观看动画,加强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媒体运用与意图:
让学生实际感知,加强学生的理解。
展示实验录像。
播放课件。
设计思想:
在那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动脑进行猜想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调动学生的眼睛观看实验录像和课件模拟动画,再次感知;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出光路图,巩固加深。
如此脑、口、眼、手整体调动并用,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认识焦点和焦距:
教师活动:
1、播放课件介绍两种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提出问题“从焦点射出的光,经两种透镜折射之后会怎么样”让学生猜想。
3、进行归纳总结: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4、播放课件展示练习题。
学生活动:
1、观看课件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思考问题,同时进行猜想。
3、进行笔记,掌握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4、学生进行练习。
媒体运用与意图:
播放课件。
依照光路的可逆性进行思考与猜想。
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设计思想:
那个环节中,我要紧是从学生亲眼看到的现象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可信度,先让学生观看课件学习两种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再让学生动脑进行猜想“假如在凸透镜的焦点射出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怎么样?对着凹透镜焦点射入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又会怎么样呢?”最后用往常的旧知识〔光路的可逆性〕来讲解,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后利用练习题来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实际运用,思维拓展:
教师活动:
1、出示思维拓展。
〔在野炊时,忘了带火柴,可用什么方法取火〕。
2、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1、进行思维拓展。
2、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过程并说出做法。
媒体运用与意图:
利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思想:
让学生动脑动手,提高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有用性,学以致用。
这也是充分表达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的原那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七、小结与复习:
教师活动:
1、进行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
2、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1、与教师一起进行总结。
2、完成练习作业。
媒体运用与意图:
利用课件文字动画展示,再一步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