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病房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医院病房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医院工程空调冷热源系统、水系统、风系统的初步设计,并结合医院建筑的特点,对节能技术的设计应用做了说明。

关键词:医院建筑空调通风节能
1 工程概况
本病房综合楼地下1层,地上17层,总建筑面积110619m2,建筑高度70.05m。

地下1层是汽车库,公用设备机房、变配电室及药品配置中心,影像诊断中心,治疗中心等。

1层是急救中心,中心药房,放射中心及医疗配套用房;2层是儿科门诊,病理科,中心供应和检验中心;3层4层为各科诊室,其中在4层南侧设有两个ICU护理单元;5层南侧是手术部,北侧是中医、康复、介入门诊和内窥镜中心;6层是设备层及后勤支持用房;7至17层是各科室标准护理单元;屋顶设电梯机房,水箱间。

2 空调设计计算参数
2.1室外主要计算参数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8(夏季)/-11(冬季)
2.2 室内主要设计参数
门诊大厅:18℃(冬季)/28℃(夏季);候诊:20℃(冬季)/27℃(夏季);诊室:22℃(冬季)/26℃(夏季);标准病房:22℃(冬季)/26℃(夏季);示教室:22℃(冬季)/26℃(夏季);医护办公:22℃(冬季)/26℃(夏季);X光室:22℃(冬季)/26℃(夏季);手术室:24℃(冬季)/24℃(夏季)。

3 空调冷热源
3.1 集中冷热源
本大楼采用冬夏冷热两用集中空调系统,集中冷热源设在本建筑地下1层制冷机房、换热站内。

夏季冷源选用三台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每台冷水机组额定制冷量为3340KW,冷冻循环水温度7/12℃,循环水量576m3/h;冷却循环水温度为32/37℃,循环水量670m3/h。

对应选用三台超低噪声方型横流式冷却塔,置于裙楼屋面上。

冬季空调热水由1台整体式水-水换热机组提供,空调热水循环温度60/50℃,供热量2x5000KW,循环水量860m3/h,热站一次热媒来自市政集中供热的高温热水,水温110/70℃。

过渡季节,采用医院区自备锅炉房的
0.4MPa的饱和蒸汽作补充。

3.2 放射、影像等医技科室的空调冷热源
地下室及一层核设有影像诊断中心,放射检查及治疗中心、主要有直线加速器、DSA、MR、CT、DR扫描间等大型影像治疗设备用房,这些房间内部设备发热量大,在过渡季节甚至冬季需要继续运行空调进行降温。

考虑到这些医技科室工作时间相对独立,对温湿度的要求与其他医疗区域也不相同,还应避免将来出现漏水可能损坏医疗设备的隐患。

因此,该部分及其配套用房采用了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室外机设置在裙楼屋面。

3.3 手术部空调独立冷热源
手术室,ICU等设置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在冬夏季节可统一使用集中冷热源,设在裙楼屋面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可作为保障和备用补充。

过度季节及与大楼冷热不同步时,可单独采用该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

4、空调系统设计
4.1 空调方式
本大楼空调方式主要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加新风;大
厅等高大空间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并带全热交换器,双风机,可全年变化
新风量);洁净手术室及其净化区采用一、二次回风全空气系统。

4.2 空调风系统
4.2.1 空调新风采用分层、分区的供给方式。

裙楼设置吊式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每一个新风和排风系统按照不同医疗功能划分,有利于分科室管理并可减少
不同区域交叉感染的机会。

病房塔楼标,每层设置四台吊式专用新风机组。

4.2.2 洁净手术部采用彼此独立的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洁净等级为Ⅰ级、Ⅲ级。

空调净化机组等设备设置在设备层内,新风集中供给共设三台新风机组。

4.2.3 对于各诊室、医护办公等医疗用房,风机盘管或室内空调器采取平吊顶
上送上回的方式;标准病房采取侧送上回方式。

4.3 空调水系统
4.3.1 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式,空调冷水一次泵系统,末端变流量。

季节改
变时通过转换控制环节自动(可手动)切换运行工况。

机房内的冷热系统分支阀
门相应的开启和关闭。

4.3.2 水系统竖向同程(裙楼异程)、水平异程设置。

各层水平干管与竖井内
的立管连接处均设置了平衡阀组,静态水力平衡阀和动态压差控制阀。

4.3.3系统大致按照不同医疗功能区划分,各分支均由由地下室机房分集水器
单独接出,便于独立控制和运行管理。

4.4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4.4.1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中心等科室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空调系
统按照医疗设备及配套辅房划分,以便不同用途和功能的医技设备可以独立运行,而且控制灵活,计费管理方便。

在护士站,护士办公室设置中央控制器,各项参
数按照医技设备的要求分别设置,避免非管理人员频繁调节随意启停房间空调。

5、通风设计
5.1 医疗用房、设备、电气机房通风
5.1.1 地下室设备机房等设机械排风和机械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小于排风量
的80%。

其中,带换热间的生活水泵房、变配电室的通风按消除余热计算所需排
风量。

库房根据储存物类别分别按0.5~3次/h换气量计算。

5.1.2 各诊室、检验室及无外窗的地上房间等设机械排风系统。

其中,病理实
验室等设置专用排风机进行局部排风,排风量为可调,并维持负压。

5.1.3 公共卫生间、污洗间等设置专用排风竖井,采用带有止回装置的暗装通
风器、排风机排风。

标准病房卫生间设置排风竖井,由竖井顶部的屋面风机集中
排风,各层卫生间仅设置定风量风口。

5.1.4 普通电梯机房及消防电梯机房分别设置了机械排风设施,屋顶水箱间采
用了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

5.2 地下车库通风
5.2.1 地下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平时低速排风,火灾发生时高速排烟,换气
次数为6次/h。

送风量取排风量的80%,并利用车辆出入口自然进风。

6、节能设计
6.1 冷水机组选用高性能离心式冷水机组,额定工况下COP值为5.48。

6.2 空调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0.002342H/(ΔT xη)=0.002342X38/(5×75%)=0.024 小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列限值 0.0433
6.3 大楼的一至五层采用了新风换气机,额定热效率为62%。

6.4 选用优质高效空调通风设备。

6.7 空调水管保温采用消防级橡塑保温管壳,导热系数:0.033W/(m K)。

空调风管保温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板材,厚度取为30mm,热阻为0.82m K/W。

手术室及辅房空调送回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风管,保温厚度为50mm,热阻为1.16m K/W,大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中所列限值:0.74m
K/W。

热阻满足标准的要求。

6.8 空调系统噪声源为空调机、送排风机等。

设备均选用低噪优质产品,即优先从源头减小噪音污染提高效率减少能耗。

结语:医院病房综合楼属大型医院建筑,建筑功能复杂。

对其空调通风设计不仅要基于病员医生的舒适性要求,同时要兼顾具体医技科室的工艺要求,才能合理的布置空调通风系统,满足使用要求和节能要求。

参考文献:
[1]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GB 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陈惠华,肖正辉.医院建筑与设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