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1_初唐诗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1_初唐诗坛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唐朝的诗歌概况 1、以下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2、唐诗的四个阶段哪个阶段最长?( ) 3、现存的唐诗大概有多少首?( ) 4、以下哪首诗歌是一首五言律诗?( ) 二、王勃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品 1、以下关于王勃的说法,哪项不是正确的?( ) 2、根据初唐四杰的创作风格,判断出以下哪个诗句不是初唐四杰的代表作品?( ) 3、《滕王阁序》中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是什么意思?( ) 4、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初唐四杰”之一?( ) 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1、以下哪种情况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抒情?( ) 2、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宦游人”是什么意思?(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题中的“之”翻译成白话文,应该是什么意思?( ) 四、杨炯《从军行》赏析 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语指代长安
城?(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从军行》这首诗中哪两句最能表达杨炯想要从军报国的愿望?( ) 3、杨炯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从军行》?( ) 4、关于杨炯《从军行》这首诗,哪一项是错误的?( ) 五、骆宾王《咏鹅》赏析 1、对比一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与《咏鹅》的异同,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2、以下哪项是“红掌bō清bō”的正确写法?( ) 3、“咏鹅”的“咏”,它最初的字义是什么?( ) 4、“曲项向天歌”的“项”,与下面哪个词语中的“项”字同义?( ) 六、李峤《风》赏析 1、李峤的“长波接汉空”,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相比,有什么不同?( )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这两句诗是在描写什么季节的风?( ) 3、这首《风》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4、如果不把《风》当作诗来看,它其实也像是一则谜语。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打油,也写过一首谜语一样的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猜猜它的诗题是什么?( ) 七、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风格 1、陈子昂写了三十八首的组诗《感遇》,内容主要关于什么?( ) 2、陈子昂世称“诗骨”,原因是什么?(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根据诗句内容判断,以下哪一项诗句不是《感遇》组诗里的内容?( ) 4、关于陈子昂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八、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和“来者”指的是什么人?( ) 2、“独怆然而涕下”的“涕”,与以下哪个“涕”,意思不同?( ) 3、《登幽州台歌》主要抒发了陈子昂怎样的心境?( ) 4、“幽州台”在战国时期,又名什么?(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答案01_初唐诗坛
一、唐朝的诗歌概况 1、(A ) 2、(A ) 3、(D ) 4、(D ) 二、王勃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品 1、(D ) 2、(A ) 3、(B ) 4、(C ) 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1、(D ) 2、(D ) 3、(D ) 4、(B ) 四、杨炯《从军行》赏析 1、(B ) 2、(D ) 3、(A ) 4、(A ) 五、骆宾王《咏鹅》赏析 1、(D ) 2、(A ) 3、(C ) 4、(A ) 六、李峤《风》赏析 1、(B ) 2、(D ) 3、(B ) 4、(C ) 七、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风格 1、(B ) 2、(C ) 3、(D ) 4、(B ) 八、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 1、(C ) 2、(B ) 3、(C ) 4、(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