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NET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面如图 6 所示。
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化资源
2.4 文献查询功能
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传统的藏文文献数字化技术,将
用户可以按照文献名称、作者、章节、页码和段落 珍贵的藏文文献数字化,方便保存、管理和利用。该平
查询相应的文献内容。文献查询界面如图 7 所示。
台是在藏区文化文献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充
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背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 了信息处理和传输的主要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藏族文化的保 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藏文文献 正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语言和价值。因此,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正是顺应时代 的潮流,推进藏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必然需要,也是深 入推进国家数字化建设,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的重要组 成部分。目前,针对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技术手段逐 步完善,包括文字识别技术、分词技术、语言处理技术、 数据库技术等。例如,目前研发的藏文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系统,因其无 法识别古籍藏文,所以无法满足藏文文献数字化保护和 利用的需求 [1]。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添加
段落 第二段
2
吉加本
第一章
1
第二段
3
扎西杨本
第—章
1
第一段
4
扎西杨本
第一章
1
第二段
5
才让本
第一章
1
第一段
6
才让本
第一章
1
第二段
图 7 文献查询界面
Fig.7 Literature search interface
和文献的数据进行增加、编辑、删除、修改。用户管理 4 结论
2.2 用户注册功能 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需要注册,填写相应的信息之
后,会自动存入后台数据库。注册界面如图 5 所示。
2.3 管理员后台管理功能 管理员的权限是可以对后台数据库的信息包括用户
用户注册
登录号: 密码: 姓名:
手机号: 籍贯: 备注:
24 ……
保存 取消
图 5 注册界面
Fig.5 Registration interface
文章编号:1007-9416(2024)01-0190-03
基于 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 *
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琴 安见才让
藏文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珍贵材料,具有极高的文 物价值,传承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智慧。 然而,由于保存条件、传承方式、语言障碍等诸多因素, 藏文文献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 地保护和传承藏文文献,本文设计了数字化建设平台, 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进行查阅、学习和研究。
开始
输入数据
验证
验证失败
验证成功
保存至数据库
结束
图 2 数据添加流程图 Fig.2 Data addition flowchart 配,成功则进入相应界面,反之,会弹出错误提示,直 到数据匹配成功。数据添加流程如图 2 所示。
1.4 数据库设计 本平台使用 SQL Sever 对数据进行管理,能够保证 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本平台的实用 E-R 图如图 3 所示。
收稿日期 :2023-05-24 * 基金项目 :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
题“多模态藏文情感分析技术研究”(2021-Z-001) 作者简介 :杨琴(1998—),女,藏族,四川甘孜人,硕士,研究方向 :藏文信息处理及应用。 通讯作者 :安见才让(1969—),男,藏族,青海西宁人,硕士,研究方向 :藏文信息处理和分布式网络。
姓名
密码
手机号 登录名 管理员编号
姓名
密码
手机号
用户
n
管理
1
1
查看
n
文献信息
n
管理员 1
管理
文献
图书
作者
章节
页码
段落
名称
编号
图 3 实体 E-R 图
Fig.3 Entity E-R diagram
191
第 42 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用户 信息数 据列表
NO 1 2 3 4 5
要的传承载体,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未来需 合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藏文文献存储系统。数字化存储是一
引用
种将纸质文献转换为数字格式的方法,使得藏文文献成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藏文文献资源数字化技术集
为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快速阅读和检索的数字文献。同 成与应用示范项目》进展顺利[J].高原科学研究,2019,3(3):2.
文献的存储方式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洞解决方案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4):197-198.
192
近年来,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数字化藏文文献的应用领域涉及文化遗产保护、 文献整理、学术交流、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数字化文 献也逐渐成为藏族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工具。目前国 内的藏文文献基本都集中在高校和寺院之中,再加上我 们对于字符的识别和对藏文文献中的语句理解不够准确, 藏文文献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晚、进展较慢。虽然部分高
探索和提高。其次,多样化应用的需求。数字化藏文文 建设可以有效地保存和传承相关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
献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拓展,包括将数字化文献 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与旅游、电商、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应用的多
总之,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对于推进藏族文化保
样化仍需要进一步解决。最后,藏文文献是藏族文化重 护和传承、推动国家数字化建设、促进民族交流和国际
2 系统实现 2.1 登录功能 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身份,输入正确的信息和
验证码进入相关界面。若输入信息与数据库不匹配则登 录失败,需要再次填写登录名与密码。登录界面如图 4 所示。
一种简单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平台建设
杨琴
……
管理员
Y8WH
登录 注册
图 4 登录界面
Fig.4 Login interface
校和寺院对藏文文献尝试了数字化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分 享,但真正共享的藏文文献数据库尚未成型 [2]。本平台 主要针对管理员与用户来进行研究设计,管理员统筹管 理后台数据库所有的字段内容,维护用户及文献的所有 数据信息。用户通过注册登录进入系统进行查询数据, 主要通过作者、关键字来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包括文献 的章节、页码及对应的图片。
象,这对于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制 享和可及性,进一步深化学界和公众对藏区文化遗产的
约。首先,素材的获取和共享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数 认知,推动藏区文化数字化建设全面发展,并促进国际
字化藏文文献的成果,但是很多珍贵的藏文文献仍处于 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可以保存和传承重要文化遗产。
未数字化的状态,素材获取和共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 藏文文献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文文献数字化
第 42 卷 第 1 期 2024 年 1 月
数字技术与应用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ol.42 No.1 Jan 2024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5/12-1369.2024.01.60
190
杨琴 安见才让:基于 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
2024 年 第 1 期
一种简单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
管理员
用户
用 户 管 理
系 统 管 理 员
文 献 管 理
文 献 查 询
用文 户献 管查 理询
图 1 管理员功能图
Fig.1 Administrator function diagram
通过一种简单的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平台用户可以 在线查询信息,十分方便,后台管理员对于数据存储及 查找有了更方便的操作。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弥补 了传统管理的遗漏 [3]。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互动网络更 加灵活新颖。 1 平台设计
1.1 相关技术 本平台在 技术和 SQL Server 数据库的基 础上开发。操作系统为 Windows10。以 Microsoft Studio 来设计前台界面,后台使用 SQL Server 2008,可以满足 平台设计和开发所需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1.2 平台结构设计 平台的管理员及用户功能结构设计如图 1 所示。 1.3 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本平台由不同的角色系统组成,当前台界面选择管 理员用户时,与后台数据库相结合来判别是否为管理员, 若匹配成功则进入后台界面,不成功则提示错误。当选 择普通用户时流程相同,匹配成功则进入前台界面进行 相应的操作。最后可通过注销退出登录。 在添加数据操作过程中,首先由管理员或者普通用 户输入相应数据,提交之后,后台数据库会进行数据匹
时,可以保证文献的长期保存和易于传输,避免在纸质 [2] 李梦瑶,胡建.藏文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综述[J].数字技术与应
文献中可能发生的损坏、遗失等情况。由于藏文文献存 用,2020,38(4):19.
在许多独特的语言、编码和格式等问题,因此对于藏文 [3] 马道京,唐星,程骅 Web应用程序常见网络安全漏
登录 号
1 2
3 4 24
姓名 扎西 卓玛 拉姆 次仁 zhuoma
手机 号 132435
用户 状态 四川
文献数据 文献名称:文献名称
图 6 用户管理界面 Fig.6 User management interface
作者:作者
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
查询
NO
文献名称
作者
章节
页码
1
吉加本
第三章
62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3 展望
分满足藏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建设藏文文献
目前已经有诸多的系统实现了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平台,是为了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存、
但在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需求和问题。目前,各地数字化 管理、利用藏文文献资源,传承和弘扬藏区文化遗产。
藏文文献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 此平台的建设,首先可以提高藏文文献数字化资源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