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
提升。

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基础性结构,其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施工
质量与安全性。

本文对桩基础技术的现实意义以及作用进行综合性阐述,在此基
础上分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主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旨在提升桩基础施工
技术水平,为促进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工程项目规模与数量的扩增,极大程度拉动
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桩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前提,也是决定建筑上部结构的主要工作
内容。

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当下,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有效控制,才能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桩基础施工会受
到地质因素、地下管线等影响,在施工中需求进行统筹兼顾,防止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
成威胁。

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与改进技术体系,才
能保障土建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桩基础施工简述
正如其名,桩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过程的基础,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

桩是具有特
定刚性和弯曲能力的力传递构件,有比其自身的长度小得多的截面尺寸,桩基大多由埋设在
基础底板中的多个“桩”共同作业构成承台基础。

根据在土层不同的受力情况,桩基可分为端
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是穿过较软土层达到深层岩石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靠桩端来
承载;摩擦桩是设置在软弱土层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由桩端承载和桩侧与土之间的摩擦
力共同作业,从而能有效地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沉降的各种要求,可以充分发挥桩基本
身的作用和特色。

通过桩地基工程的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两种类型。

其中,预制桩主要通过静压、锤、振动或排水的方法将桩打入地基土中;混凝土灌注桩主要在土地
上挖孔,在孔中放置一定量的钢筋,组装钢筋笼,将混凝土浇注到孔中制成桩。

具体的施工
过程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状况,选择桩基础施工技术。

2建筑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土壤质地情况也大不相同,所以在进行桩基础施工之前,要将施工之前的地质检测和土壤质地情况了解工作做到位。

在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时,决定
打桩品质的因素涵盖了地下水位高度、土壤质地硬度、土壤中含有的石块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应该全方位的熟悉施工区域面积中的土壤地质情况,结合检测坚果来选择最佳的桩基础
施工技术,以去报建筑施工的品质。

在进行建筑土建施工时,通常都会碰到不能预估的问题
妨碍施工的进展,比如下雨、冰雹等天气影响,对于这些不能预估的因素,应该在施工建设
之前设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安排好施工工期,同时将特殊天气下的防护措施做到位,唯有如
此才可以为后期的施工带来保障。

除此之外,关于单桩的负载情况与桩位的密度应该通过计
算结果来确定,具体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和占地面积以及使用期限来评估,根据计算结
果来选取最佳最合适的方案,以呈现出减少施工成本以及确保施工品质的效果。

2.2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大型建筑、公路和桥梁等桩基础施工当中,旋挖桩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较
为明显的优势。

不仅能够提升桩基础施工的效果,而且能够保障较高的精度,不会在施工中
产生较大噪音,具有施工便捷和易于管理等特点。

在运用该施工方式时,需要自重较大的机
械设备,因此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需要对护筒进行埋设[3]。

护筒在桩基础施工
中能够起到校正桩位和定位的作用,维持水位高差。

在设置护筒时应该确保其深度达到相关
要求,通常应该深入黏土层0.5m,顶端与地面距离超过0.3m。

为了保障护筒的稳定性,还
应该运用黏土进行填护处理,标识牌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其次,进行成孔施工。

施工
人员应该提前对土层实际情况进行勘察,钻孔时采用专门的旋挖钻机,合理调节泥浆粘度与
比重,在施工中要避免塌孔问题的出现。

泥浆比例是决定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黏土类型的
差异性也会对其比重产生影响。

最后,应该进行清孔施工。

确保深度符合设计值后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开展一次清孔。

对泥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防止出现较大的超标问题。

对于孔内
的沉淀物加以清理,完成清孔后对其深度进行测量。

在二次清孔当中,需要对沉污值进行测量,通常要使用能够标准锤。

二次清孔采用加气或者水泵等方式,应控制孔底沉渣在15cm
以内。

2.3预制桩技术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运用预制桩技术来打孔,普遍使用的方法主要涵盖了以下四种:①射水沉桩;②静力压桩;③锤击沉桩;④振动沉桩。

关于预制桩技术,在具体运用时经常
会影响到施工区域的土壤,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合理的布局,根据合理的布局才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弱预制桩对土壤的挤压,导致土壤被破坏。

在进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
通常会普遍运用预制桩技术,主要由于该技术可以顺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并且在这些不同的
环境中都可以采用对应材质的管桩,便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现场作业。

处以之外,
预制桩通常是将混凝土材质桩与钢材质桩相结合,增强预制桩的承载能力,可以负载高层甚
至体积庞大的建筑物的压力,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

在进行建造预制桩的过程中,还
应该将打桩的顺序纳入思考的范畴,由桩顶到桩尖的顺序进行浇筑,以便将预制桩自身的优
点全部施展出来。

2.4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主要是通过静力压装机的压桩结构,在其压力作用下,将预制钢筋混凝土
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的指定位置。

应用该项施工技术需要配合使用的桩机为液压装置驱动,
因此具备压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纵横移动灵活、桩定位精确等优点,可有效提升桩基施工
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的绿色施工。

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重点
关注以下问题:①有效控制静力压桩基的运行速率,避免出现静力压装机下压速率过快影响桩基结构稳定性,以及下压速率过慢导致大量施工材料被浪费;②做好定位放线工作,桩基轴线偏差控制在20mm内,并经常性分析其是否出现位移情况;③注意混凝土的起吊、运输与堆放问题,保证垫木与吊点保持相同横断面,垫木对齐,以此保证堆放操作桩身不会出现
断裂;④保证静力压桩机连续工作,以保证桩基础可以一次下压成型,因此需避免出现运行终止现象,相同桩地运行时间间隔建议在0.5h以内;⑤逐节接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
注意桩基的防护与焊接标准,保证桩基接口稳定与焊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

桩基工程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为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施工人员还能充分掌握施工技术
的使用条件和施工特点,在各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不断改善施工技术,确保土层不被破坏,进而充分发挥桩基施工工艺的施工效果,不断促进民间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6):
16-17.
[2]张康平.桩基础的设计、施工、验收技术框架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9,5(20):177-178.
[3]李家丞,余德浩.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6(18):157-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