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针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3 .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
yHn ),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读上文,回答第4题。

4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B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5〜6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低气温
23口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风力









较强偏北风
年月口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 □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 1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6,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地理练习1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图中e 、f 表示不同作
用,
a 、
b 、
c 、 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
波辐射的是
A □箭头a
B 1箭头
C 1箭

d 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c
宇宙空间干
A □箭头a 表示的辐射
B 1箭头 b 表示的辐射
C 1箭头 c 表示的辐射
D □箭头d 表示的辐射
①箭头f 可能增强
②箭头
e 可能增强 ③箭头c 可能增强 ④箭头a 可能增强
A 1□②④
B DDDD
C 1①③④
D DDDD
火作煴
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的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口气逆辐射较弱
A 1□②
B □③④
C 1①③
D □②④
C 1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 1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确的是()
A 1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B 1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 1开始进入秋季
D □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7.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箱
(如下图 玻璃箱放在阳光下照射,
15分钟后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测量结果显示两个玻璃箱内气温相差
),在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同时将两个
2℃,则下列说法正
A 1气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底面辐射比乙强 BW 温甲大于乙,因为甲的大气口辐射比乙强 C 1气温乙大于甲,因为乙的底面反射比甲强
D □气温乙大于甲,因为甲底层土壤的热容量比空气小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图回答下题。

当日天气晴朗 日出时间为5时。

读 8.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 1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 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回答9〜11题。

400
9.图中曲线
10.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11.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
要来源。

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
测点
PM2.5污染物可能的

A1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1口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W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A□云量厚度B□太阳高度C1地势高低D□植被状况
A□云量增加B1环境污染C DOODO D□人口增加12.(2012.上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监测浓度(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
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13.读大气作用图和上海热岛效应图,回答问题。

(4)零碳馆是我国参加世博会的特色之一,太阳能是馆内各种设施运转的唯一能源,世博会期间该馆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初夏,影响该馆太阳能利用的常见天气是。

(5)夏季,上海市区气温比郊区农村高,形成城市热岛,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
要减轻城市热岛现象,除对城市科学规划外,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面积和面积。

第3课
1口A2.C3.D温度高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温度低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第1题选A DO
2口,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口辐射即选C DO3题,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的保温作用即
箭头c、e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箭头f就增强,选D D
4.D天气晴朗,云就少,云少了,地面辐射到宇宙中的热量受到的阻碍就少,即大气逆辐射弱,又有冷气团于是必霜。

选D。

5口D6.B从表格中可知2008年9月15口23日日温差都在8口口101之间,天气基本上都是晴天,白天天
空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气温高,夜晚天空少云大气逆辐射口,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第5题D答
案正确。

而9月24日则相反:阴天白天天空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气温较低,夜晚天空多云,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故第6题选B。

7.A此题考查的是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因为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玻璃箱里的气温受土层的
辐射热量的影响而较高,而乙玻璃箱是透明的,缺少这种辐射,气温较低。

此题很容易判断是温室效应。

8.A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图,本题可以采用删除法
进行选择。

我们都知道,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显然选项C错误。

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
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错误。

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
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
温现象,选项B错误。

因此,正确选项是A。

9.C10.B11.C第9题,①曲线的南北两极地区比其他纬度地区的值要高的多,特别是南极附近的值最高,
说明是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口曲线在副热带高气压区和南北两极的少雨区值低,说明云层的反射量小即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④曲线平均值最大,口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说明是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③曲线为地表吸收太口辐射量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10题,③曲线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线,口的影响因素是纬度,纬度越高太
阳高度角越小,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也就少。

所以选B DO11题,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
趋势是说明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的多了,雪域面积减少使得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少了。

所以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即C答案。

12.(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
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
(4)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
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
13.(1)臭氧水汽二氧化碳(2)A(3)拉萨
上海
(4)5口10月上海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梅雨(5)人为大量放热;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城市中的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城市中缺
少绿地绿化水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