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一)

合集下载

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南燕;李玉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病灶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位子宫内膜局部种植的方法制造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112只成功造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米非司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组以不同浓度米非司酮灌胃4周后比较病灶体积,并取异位子宫内膜组织检测COX-2、VEGF mRNA水平.结果造模成功后异位内膜组织中COX-2、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较造模前在位内膜组织中COX-2、VEGF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米非司酮治疗组大鼠异位病灶体积均缩小,其中高剂量组更明显(P<0.05);不同剂量治疗组异位内膜组织COX-2、VEGF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高剂量组更加明显(P<0.05).COX-2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2,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COX-2、VEGF表达,抑制病灶的进展,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9(048)006【总页数】4页(P942-944,948)【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作者】南燕;李玉洁【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病症,以慢性盆腔痛、性交痛、不孕、月经失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生育期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不孕患者中发病率高达25%~50%[1],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摘自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5):394-396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苏光1,魏丽惠2(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22;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44)目前研究证实,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1],其靶器官是子宫内膜(或蜕膜)及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它能取代孕酮与孕酮受体相结合,抑制孕酮活性,致体内HCG急剧下降,继而卵巢黄体溶解,体内P、E2随即下降,蜕膜变形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进一步软化宫颈,干扰孕酮对妊娠的支持,其具体作用机制及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米非司酮作用机制及在引产中的作用1.1米非司酮对子宫颈的作用经阴道分娩的前提是宫颈成熟,选择符合生理特点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是提高引产成功率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有水囊引产、乳房刺激、缩宫素或前列腺素等药物引产,它们是通过引起子宫收缩实现促宫颈成熟的,极易造成产妇疲劳,频繁宫缩易诱发胎儿宫内缺氧。

其中前列腺素E2:促宫颈成熟,不引起宫缩,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

米非司酮主要效应在宫颈,并不直接引起子宫收缩,它引起与自然分娩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过程,但其促宫颈成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已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米非司酮对自主的肌肉活动无明显影响,促宫颈成熟作用机制在于宫颈的结缔组织成分变化,即胶原和糖蛋白的改变。

并对足月临产的宫颈活检标本的观察发现,米非司酮具有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的作用,光镜下见胶原纤维肿胀、卷曲、断裂、含量减少,基质成分增多。

除存在广泛的胶原溶解现象外,还可见大量增加的中险粒细胞通过血管壁游走于胶原纤维与其周围组织之间。

这种情况相似于足月妊娠临产宫颈扩张时及前列腺素作用后所见到的宫颈组织学变化[2]。

1.2米非司酮的引产作用米非司酮能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产生宫缩及引产作用。

已有报道米非司酮引产与缩宫素引产成功率相比,米非司酮组明显高于缩宫素组。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后母仔安全性的观察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后母仔安全性的观察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后母仔安全性的观察张宁媛;胡娅莉【期刊名称】《江苏医药》【年(卷),期】2001(027)005【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fter mifepristone in induced labor at term on young and maternal rats.Methods Thirty-six pregnant ratsfor labor induction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nd randomized to receive placebo or mifepristone 1.6mg/kg or 10mg/kg on pregnant day 18.In each group nine pregnant rats were sacrificed after 48 hours,and other three pregnant rats induced spontaneous labor,observing the growthand development of newly born rats in first week.Resul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regarding mifepristone doses to the morphologic observation and body weight of newly born rats in first week.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regarding mifepristone doses and medication time,2 weeks or 48 hours,to the morphologic observatio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hepatorenal functions for maternal rats.Conclusion It is safe for rats using mifepristone in labor induction at term according to dose limits and experimenal conditions.%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仔鼠及母鼠的安全性影响。

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59・
万方数据
主垦盐型生直生基壶!塑!生簋!塑监簋塑塑
作用,使胚胎更易排出,减少上述并发症。7目前,临床上多将 雌激素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联用,效果更佳。有研究“ 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与正常药物流产的 效果对比.过期流产组用米非司酮25mg,bid×3d,第4天服米 索前列醇600tLg,必要时4~6h加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组 用药同前介绍,有效率分别为98.53%、97.88%,无显著差异, 但过期流产组用药量少,用药后胚胎排出时间短,出血量少, 清官率低。由此提示,过期流产较正常早,中孕时对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更为敏感,效果更好。因此,有学者认为除凝血 功能障碍外,无用药的禁忌川。目前,米非司酮的用量多为 25—50mg,bid×2~3d,总量100~300rag.但应用25mg时血药 浓度达峰后很快下降,药效很快减弱。因此,能否加大剂量, 增加药效,已为临床医师所关注。有研究mo将米非司酮加丈 至100mg,bid×3d,,发现在宫颈软化及副作用上,两者无差 异,但使用大剂量组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i钳刮次数少。该 研究发现,服用米非司酮100rag 6h后,血药浓度进人高峰转 为平台期,服药后的0—8h均为吸收相,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药效更强。因此,大剂量米非司酮用于过期流产值得尝试。 五、对异位妊娠的影响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升高,且人们对保留生育功能 的要求日趋迫切,故异位妊娠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的手术治 疗发展到强调保守治疗。过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多用甲氨喋 呤(MTX)。随着对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妊娠的研究,目前已有 学者尝试将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及的方案 中米非司酮既可单用,也可与MTX配伍使用。资料表
率…。
三、终止晚期妊娠 目前.对米非司酮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研究仍较少。 有资料…显示国外有研究发现应用米jE司酮组自然临产率 高,分娩发动所需平均时间短,宫颈Bishop评分更高。米非司 酮组在破膜后催产素、前列腺素的需要量减少。有人发现 200rag的米非司酮对足月初产孕妇可以诱发宫颈成熟(Bishop 评分6分)或自然临产,50mg米非司酮可改善宫颈条件。因 此,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对晚孕引产 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晚孕应用米非司酮 对胎儿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晚孕应用米非司酮对孕妇及胎儿 近期无明显影响,而远期效应仍无法估计,且有基础研究表明 米非司酮可引起胎儿肝、肾、肺等脏器缺氧,故此晚期妊娠应 用米非司酮仍存在很大争议.且大多临床医师不赞同应用米 非司酮。 四、稽留流产中的应用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特殊类型,死胎存留于宫腔内,除易感 染外,胎盘蜕变、自溶可致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DIC、太出 血,并因孕囊枯萎.胎盘胎膜陈旧,坏死,机化与子宫壁粘连, 刮宫较困难,易造成子宫穿孔及流血过多,是流产中最难处理 的一种。以往多采用口服雌激素后刮宫,效果仍不满意。现 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 稽留流产,效果肯定。有研究”瑚1将其用于稽留流产的效果 与己烯雌酚比较发现,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酵组韵官颈扩张 好,组织粘连轻,清官次数步,术中出血少.更易清官。也有研 究”“将其与苯甲酸雌二醇比较,结果同t。因为雌激素只有 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而米非司酮通过抗孕酮作用而兴畲 子宫平滑肌,并使宫颈胶原分解加强,引起节律性子宫收缩和 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可使宫颈纤维组织软化.两者配伍协同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0 0 7年第 4 第 3 7卷 2期
3 讨
管通畅, 无炎 症现 象 , 分流 管 内无血 栓 形成 。病 理切
以往研究脑 积水 的分流方法 , S C F侧 脑室一皮 下分流术、 侧脑室一颈静脉分流术 、 侧脑室一颈部淋 巴管分流术 、 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等 , 也有人采用侧 脑 室 一眶 内分 流术 , 效 果均 不 理 想 ,S 但 C F循 环生 理 改 变较 大 , 发 症 多 。临床 上 治 疗 脑 积水 的 手 术 方 并 法虽 然 很多 , 均 面 临 分 流 管 阻 塞 、 但 引流 过 渡 、 室 脑 端管道脱落 、 感染 等并发症 。脑 室一静 脉窦分流 ] 术 治疗脑 积水 国 内外 早 已有 不 少 报 道 J但 从 动 物 ,
1 ( )4 14 4 3 5 :0 .o .
[ ]B r s , i i , apl , t . h n n e r i e 3 o e nS P r A C p e n e a S ut got a a v. g e E e eJ 1 i t hc nl n u s u s gt i Su t[ ] h d e y , 04 2 o8 i su n eS uh n J .C i sN r ss 20 ,0 n i h n l v t
[ 考文 献 ] 参
[ ]马东周 , 1 孙红燕 , 徐亮 , 兔实验性脑积水动物模 型的建立 [ ] 等.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0 7 1 ( ) 4 84 9 20 ,7 4 :1 -1 .
开始 , 进行侧脑室一横窦分流术 , 发现此方法分流途 径短 , 流管一 般 不 会 受 牵 拉 、 形 、 位 、 落 , 引 变 移 脱 术 中操作范围小 , 感染的机率也低 。本实验 中, 分流途 径短 , 基本无 虹吸作用 , 分流不 受体位影响 , 窦内 横 压力接近颅 内压 , 符合 C F循环生理。实验结果 更 S 显 示 , 效确 切 , 疗 实验组 动物 手 术后 次 日食 欲 和食 量 增加, 多卧 和精神 萎靡症 状 消失 , 而对 照 组上 述 症 状 变化 不 明显 。分 流术 后 2周 断 头 处 死 后检 查 , 流 分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

孟瑞琳;王自能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4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于孕第20 d分别灌胃1 mL麻油加米非司酮(11.5±1.0) mg和1 mL麻油.分娩后24 h内取材,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米非司酮组心肌细胞分布均匀,核未见明显变化.部分肌细胞胞质水肿,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呈空泡样变或破裂.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水肿,线粒体肿胀,基底膜完整.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可造成母鼠心肌组织的类缺氧性损伤.【总页数】2页(P424-425)
【作者】孟瑞琳;王自能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630;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6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51
【相关文献】
1.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酶心肌组织Ca2+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J], 戚伟伟;徐庆连
2.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王自能;朱颖嫄;卢风昕
3.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王自能;朱颖嫄;卢凤昕
4.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J], 孟瑞琳;王自能;罗惠娟;龚华芳
5.虫草菌粉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与心肌组织GlUT4表达的影响 [J], 郭丹丹;于思明;陈波;王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吕园园【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nduction of labor in midpregnancy treated by mifepristone and ethacridine. Method:206 gravida of induction of labor in mid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105) ,the control group (n= 1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mifepristone and ethacrid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nly ethacridine. 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1%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to the control group(X2 =9.17,P<0.01) ;the rate of curett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 0% ,lower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X2 =47. 19,P<0. 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induced labor time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fter 2 hours of odinopoeia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nduction of labor in midpregnancy treated by mifepristone and ethacridine would be effective, high success rate of odinopoeia, worthy of clinical apply.%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应用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治疗疗效.方法:将各种原因需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2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采用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引产;对照组101例,仅采用利凡诺引产.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87.1% (X2 =9.17,P<0.01);观察组清宫率19.0%,明显低于对照组66.3% (X2 =47.19,P<0.01).观察组引产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或减少( P<0.05).结论: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显著,引产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米非司酮;利凡诺【作者】吕园园【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妇产科, 上海 20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期妊娠孕妇宫颈条件成熟度不够,扩张差,引产相对困难[1]。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孟瑞琳;王自能;罗惠娟;龚华芳【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03(26)10【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例 ,于怀孕第 2 0天分别用 1ml麻油加米非司酮(11.5± 1.0 )mg和 1ml麻油灌胃。

分娩后 2 4h内取材 ,作透射电镜及体视学观察。

结果实验组心肌细胞分布均匀 ,核未见明显变化。

部分肌细胞胞质水肿 ,线粒体明显肿胀 ,嵴断裂 ,呈空泡样变或破裂。

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水肿 ,线粒体肿胀 ,基底膜完整。

实验组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和体积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间线粒体数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

【总页数】4页(P723-725)【关键词】米非司酮;大鼠;足月妊娠;引产;母鼠;心肌组织【作者】孟瑞琳;王自能;罗惠娟;龚华芳【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暨南大学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31【相关文献】1.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孟瑞琳;王自能2.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J], 韩清晓;刘惠3.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孟瑞琳;王自能;龚华芳;罗惠娟4.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胎盘组织学及母婴血液生化变化的观察 [J], 韩红玉;胡娅莉5.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J], 张彩菊; 胡燕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孔祥玉;赵淑敏;魏晓芬;祁延伟【期刊名称】《解剖科学进展》【年(卷),期】2000(6)4【摘要】目的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剂量使用米非司酮的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改变 ,为进一步扩大米非司酮临床使用范围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实验组大鼠每日灌服米非司酮 30 m g/只 ,分别于第 8,15 ,2 9天处死取子宫 ,超薄切片 ,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 :子宫内膜纤毛细胞纤毛减少 ,分泌细胞胞质内出现有空泡的圆形颗粒 ,并有顶浆分泌 ,内膜上皮基质呈动情前表现。

子宫腺细胞基底及核上区有糖原斑 ,为动情晚期形态。

小血管内皮间隙增大 ,其周围大量多形核细胞浸润 ,似人类月经期崩解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多种细胞及间质内均可见多泡体、巨大溶酶体和残余体。

结论 :长期超剂量使用米非司酮会使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

【总页数】4页(P344-346)【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大鼠;影响【作者】孔祥玉;赵淑敏;魏晓芬;祁延伟【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承德医学院解剖学组胚教研室;承德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科研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4【相关文献】1.长期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卵巢超微结构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J], 朱顺法;方马荣;金理正2.超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J], 赵淑敏;孔祥玉3.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刘胜;石建芹;孔维;赵淑敏4.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 [J], 李玉玮;于祖茹;章明放;孙洪范;白景文;杨海贤;杨睿;李宝森5.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NAN Yan;HOU Yan-yan;LI Yu-jie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对小鼠囊胚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小鼠囊胚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小鼠囊胚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刘新;王自能;朱伟杰【期刊名称】《生殖与避孕》【年(卷),期】2004(24)3【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小鼠植入前胚胎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A组),米非司酮剂量1.9 mg/kg组(B组),5.6mg/kg组(C组)和16.8 mg/kg组(D组).4组动物均按常规超排卵后合笼,在注射hCG后108h~110 h取囊胚观察,并用透射电镜检查4组囊胚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组和B组囊胚发育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和D组囊胚发育率显著减少(P<0.05).随着米非司酮剂量增加,卵裂球表面粗颗粒增多,色泽深暗,卵周隙明显增大.超微结构观察显示,C和D组出现明显的膜、核、细胞器和染色质等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论:米非司酮可损伤小鼠胚胎的超徽结构,导致囊胚发育抑制,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总页数】3页(P180-182)【作者】刘新;王自能;朱伟杰【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殖免疫研究中心,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0【相关文献】1.药物抑制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对小鼠囊胚发育的影响 [J], 郭峥;杜婧;常城2.体外受精与体外培养对小鼠囊胚发育潜能的影响 [J], 郭翔宇;陈书强;李博3.热应激对小鼠早期囊胚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屈平平;李涛;胡士林;田文儒4.热应激对体外小鼠早期囊胚发育至扩张囊胚期能力的影响 [J], 屈平平5.体外培养对小鼠囊胚的发育潜能及DNA损伤的影响研究 [J], 马媛;杨洋;陈书强;王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罗惠娟;王自能【期刊名称】《解剖学研究》【年(卷),期】2001(23)1【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引产对新生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将 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

孕 2 0天给实验组母鼠灌服米非司酮11 5± 1mg加麻油 1ml引产 ,对照组母鼠灌服麻油 1ml。

产后 2 4小时内随机选新生鼠 1只 /窝 ,取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鼠脑组织可见 :(1)神经细胞肿胀 ,坏死。

(2 )神经毡肿胀 ,局部结构破坏。

(3)突触连续减少 ,间质水肿。

(4)神经胶质细胞肿胀 ,染色质浓染 ,泡沫细胞增多。

(5 )毛细血管内皮内线粒体肿胀 ,星形胶质细胞脚板肿胀。

结论米非司酮可造成新生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总页数】3页(P14-15)【关键词】米非司酮;新生鼠;大脑;超微结构;引产【作者】罗惠娟;王自能【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31【相关文献】1.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大白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罗惠娟;王自能2.米非司酮用于晚孕大鼠引产对新生仔鼠肾超微结构的影响 [J], 龚华芳;王自能3.米非司酮对晚孕大鼠肾超微结构的影响 [J], 龚华芳;王自能4.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脑组织的影响 [J], 罗惠娟;王自能;龚华芳;孟瑞琳5.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孟瑞琳;王自能;龚华芳;罗惠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米非司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米非司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傅光翊;梁良;刘炎;丁启龙【期刊名称】《药学进展》【年(卷),期】2010(34)8【摘要】目的:考察米非司酮对高脂饮食所致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功能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并从细胞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及米非司酮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0.5%CMC-Na溶液(0.1 mL·kg-1),给药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3 mg·kg-1·d-1)及米非司酮(40,20 mg·kg-1·d-1).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模型组该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时,视为造模成功;采用套尾法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并做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功能和结构的变化.2)将原代培养2~3天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6×10-6 mol·L-1)组、地塞米松(6×10-6 mol·L-1)+吡格列酮(2×10-4mol·L-1)/米非司酮(高、中、低剂量)(2×10-4 ,2×10-5,2×10-6 mol·L-1)组、胰岛素(5×10-6 mol·L-1)组、胰岛素(5×10-4 mol·L-1)+吡格列酮(2×10-4 mol·L-1)/米非司酮(高、中、低剂量)(2×10-4,2×10-5,2×10-6 mol·L-1)组.分组给药、连续培养48小时后,测定各组原代心肌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细胞活力及游离脂肪酸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考察心肌细胞功能状态变化.结果:1)高脂饮食饲养8周后,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受损,米非司酮组上述状况明显改善(P<0.01).2)胰岛素和地塞米松均能造成原代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并造成细胞代谢紊乱,而米非司酮可改善地塞米松造成的心肌功能状态异常(P<0.05,P<0.01),但对胰岛素诱导的异常无效(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受损程度,推测其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而发挥作用.【总页数】7页(P365-371)【作者】傅光翊;梁良;刘炎;丁启龙【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利拉鲁肽对链脲霉素致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分析 [J], 刘金岩; 王斌; 王燕2.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明丹; 李晓荣; 安立娟; 王岚; 王维展3.西红花苷对大鼠缺血缺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黄建成;郭世超;刘璞娟;董彦博;李红英;吕瑛4.Ghrelin对多柔比星诱导大鼠心力衰竭和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J], 赵荫涛;裴小鑫;胡铂;杨海波;董建增;刘源5.和厚朴酚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纪兆乐;秦超师;王芳芳;白宝宝;刘鹏云;周海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王自能;朱颖嫄;卢风昕【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年(卷),期】2000(016)010【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期妊娠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例,胎龄为18~21孕周 .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小时服用米非司酮150mg,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儿娩出后,取心肌组织进行样品制备以供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组引产的胎儿心肌组织可见下列形态改变:①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明显肿胀.②胞质内糖原颗粒缺如.③部分心肌细胞肌丝呈棉絮样改变,横纹消失.④间质可见溢出红细胞及血小板及其它细胞碎片.结论米非司酮可造成中期妊娠胎儿心肌组织缺氧性损伤.因此,在米非司酮对子代安全性未充分论证前,不宜将其用于晚期妊娠.【总页数】3页(P602-604)【作者】王自能;朱颖嫄;卢风昕【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及电镜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及电镜室,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及电镜室,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孟瑞琳;王自能2.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王自能;朱颖嫄;卢凤昕3.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胎儿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张爱臣;冷维春;张小红;田秀娟;刘俊宝;张新4.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胎儿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张爱臣;冷维春;张小红;田秀娟;刘俊宝;张新5.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胎儿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张爱臣;冷维春;张晓红;顾启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产米非司酮对大鼠终止早孕的形态学研究

国产米非司酮对大鼠终止早孕的形态学研究

国产米非司酮对大鼠终止早孕的形态学研究
陈文静;沈继云
【期刊名称】《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1(020)003
【摘要】大鼠于妊娠第9天按10mg/10mg一次肌肉注射国产米非司酮,分别在给药后8h及24h处死,观察胚胎发育及蜕膜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8h蜕膜细胞变性,ACP活性增强,糖原含量减少,AKP、SDH 活性变化不明显。

电镜下观察蜕膜细胞核型不规则,核染色质边集并集聚成块,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糖原区消失等变化。

24h后蜕膜细胞全部变性坏死,ACP活性增高,AKP、SDH亦明显减弱,糖原消失。

文中讨论了蜕膜组织变性坏死与药物终止早孕机理的关系。

本实验未观察到药物对卵巢黄体3β-HSD的抑制作用。

【总页数】4页(P170-173)
【作者】陈文静;沈继云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9.42
【相关文献】
1.国产米非司酮药物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J], 杨云华;程谓玉
2.国产米非司酮配伍PG05终止早孕的观察 [J], 周曾娣;童月英
3.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形态学研究 [J], 廖爱华;夏文家
4.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PG05)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J], 韩根梅;吴婷
5.深圳地区两种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终止早孕的随机对比性临床研究[J], 修成娟;邓玉玲;胡兴照;钱玲惠;叶江霞;周碧珍;叶秀峰;陈远莲;胡晓丽;乌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

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

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李玉玮;于祖茹;章明放;孙洪范;白景文;杨海贤;杨睿;李宝森【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04(032)006【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作用及超微结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 Ⅱ级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组给予10(A组),25(B组),50(C 组)mg/(kg·d)米非司酮灌胃,对照组只给等量水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取异位结节、在位子宫进行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研究,取血测定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结果:电镜下腺上皮微绒毛有处脱失而呈扁平状,整个细胞呈暗调,管腔内可见蛋白质分泌物,平滑肌细胞核淡染.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减低,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米司酮可明显抑制大鼠异位内膜上皮及腺体,间质透明变性;影响到异位内膜结构.米非司酮对雌孕激素影响不明显.【总页数】3页(P359-361)【作者】李玉玮;于祖茹;章明放;孙洪范;白景文;杨海贤;杨睿;李宝森【作者单位】300022,天津市滨江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相关文献】1.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肝肾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杨鉴冰;杨东艳2.超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J], 赵淑敏;孔祥玉3.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丹那唑对其影响 [J], 马保锋;郑辉;王自能;何斯纯;柏志全;王跃春4.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腺垂体促性腺细胞形态结构影响 [J], 于祖茹;章明放;孙洪范;朱楣光5.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NAN Yan;HOU Yan-yan;LI Yu-jie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韩华;赵红伟;闫萍;王晓娜【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1【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药物流产中缩短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药间隔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取自愿要求中止妊娠的早孕妇女80例,分为对照组、12 h组、24 h组、48 h组各20例。

对照组直接行负压吸引术;3个用药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之后于不同时间行负压吸引术;留取各组蜕膜、绒毛组织。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蜕膜、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对照组蜕膜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

12 h 组蜕膜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囊性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的部分嵴和膜融合、缺失,颗粒细胞中高电子密度颗粒数量减少或消失,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甚至崩解;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数量减少,细胞质高度水肿,细胞滋养细胞变扁变小,轮廓不清。

24 h组、48 h组与12 h组大致相同。

结论米非司酮作用后12 h蜕膜、绒毛组织已经发生变性坏死,为缩短米非司酮的用药时间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89-92)【作者】韩华;赵红伟;闫萍;王晓娜【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一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一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妇一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2【相关文献】1.丙酸睾丸酮,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 [J], 文原原;陈若泽2.米非司酮对不同孕周早孕妇女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形态学影响 [J], 吴英杰3.早孕药物流产时米非司酮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对蜕膜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J], 顾向应;李丽;范庆春;赵璐;吴尚纯;岳天孚4.服用米非司酮后早孕妇女血浆,蜕膜和绒毛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和?… [J], 于俊荣;王惠兰5.米非司酮对早孕猕猴蜕膜和绒毛组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和Ⅳ型胶原的影响[J], 潘燕;刘子龙;朱长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与生殖系统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米非司酮与生殖系统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米非司酮与生殖系统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李瑞珍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年(卷),期】1999(018)004
【摘要】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称RU486用于药物流产
是80年代计划生育领域的重大进展,探讨其作用机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把细胞凋亡的概念引入RU486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RU486对动物子宫内膜细胞影响方面的研究发现,RU486可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孕激素则阻止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并影响bcl-xL/bcl-Xs比率。

RU486可抑制子宫
【总页数】4页(P200-203)
【作者】李瑞珍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22
【相关文献】
1.米非司酮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J], 郭永;何森;苏晨;王乾兴;邹检平
2.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J], 张秋实;李继俊;林仲秋
3.米非司酮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 [J], 赵温;于俊荣;王惠兰
4.三苯氧胺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早孕绒毛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影响 [J], 席
娜;刘宏伟;许良智;康德英;张杰
5.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 [J], 丁峰;傅国强;邢福祺;陈士岭;刘以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一)
作者:孟瑞琳王自能龚华芳罗惠娟
【关键词】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了解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于孕第20天分别灌胃1ml麻油加米非司酮(11.5±1)mg和1ml麻油。

均于分娩后24h内每窝取1只新生鼠断头处死取材,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米非司酮组新生鼠心肌细胞间质水肿,核内异染色质比例增加,部分肌细胞胞质水肿,肌原纤维排列紊乱或断裂。

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糖原颗粒的沉积。

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水肿,线粒体肿胀,基底膜完整。

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可造成新生鼠心肌组织的缺氧性改变。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ofmifepristoneusedforfulltermpregnancylaborinducˉtiononth enewbornerat’smyocardialtissue.Methods10pregnant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conˉtrolgroup(n=5)with1mlsesameoilandexperimentgroup(n=5)with1mlsesameoil+mifepristone11.5mg±1mgonthe20thdayofpregnancy.24hrsafterdeliveryofthe maternal,thenewbornerat’s(eachfromdifferentmaterˉnal)myocardialtissuewasacquiredandpreparedfor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icexamination.Result sIncomˉparisonwithcontrolgroups,themyocardialtissueofexperimentgroupdisplayedthefollowingmorphologicalchanges:Interstitium wasedematous.Insomemusclecells,cytoplasmwasedematous;somemyofilamentsweredisorderedorrupˉtured;mitochondriaweremark edlyswollen,andglycogenparticles;Thecristaeofmitochondri adecreased.Ininterstiˉtium,theendotheliumcellsofcapillarywereedematous.ConclusionUsingmifepristoneforfulltermpregnanc ylaborinductioncancauseanhypoxicdamageinnewborneratmyocardialtissue. Keywordsmifepristonemousemyocardiumultrastructure
米非司酮广泛用于临床抗早孕治疗,且可促宫颈成熟与扩张宫颈,国内、外已将其用于足月妊娠引产〔1,2〕。

米非司酮用于早、中孕引产可造成蜕膜及胎盘绒毛组织坏死或变性〔3〕,国内有学者报道〔4〕,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可造成胎儿心肌缺氧性改变。

晚孕时胎盘功能较中孕时完善,米非司酮用于晚孕引产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如何,至今未见报道。

因此,我们曾就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儿器官结构的影响进行系列研究,现将其对新生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3只(由中山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体重(200±20)g,雌雄按1:1或1:2同笼,以阴道检出精子为怀孕第0天,随机抽取孕鼠10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只。

于怀孕第20天灌胃,孕鼠平均体重为320g±30g,对照组灌胃1ml麻油,实验组灌胃1ml麻油加米非司酮(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1105)11.5±1mg(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类服用米非司酮400mg)。

两组均于分娩后24h内取材,新生鼠采用断头处死后,立即取出心肌组织共5块,侵入4℃的2.5%戊二醛固定。

2h后,将标本切成1mm×1mm×1mm小块,继续浸入更换后的戊二醛中固定2~4h。

经0.1mol/L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后,将标本置入质量分数为1%锇酸继续固定2h。

标本的脱水、浸透及包埋按常规电镜标本制作。

利用ReichertJungUltracutE型切片机先制作半薄切片,并用甲苯胺蓝溶液染色。

半薄切片在光镜下定位后,再作超薄切片。

超薄切片经醋酸铀及硝酸铅双重染色后,用JEOL100CXⅡ型透射电镜观察及摄影。

2结果
2.1对照组新生鼠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呈梭形,核较大,通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染色质分布均匀。

胞质内线粒体略肿胀,嵴排列整齐。

胞质内糖原颗粒丰富,线粒体内偶见糖原颗粒。

肌丝束与细胞长轴平行,肌丝排列整齐,横纹(Z纹)明显,肌浆网稀疏,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位于核周胞质(见图1)。

肌浆网近横小管处略膨大,与横小管紧贴形成二联体或三联体。

相邻心肌细胞伸出的短突相会处,可见细胞连接,形成闰盘。

间质有微细血管网,血管内皮扁平,基底膜完整。

2.2实验组新生鼠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心肌细胞核未见明显变化,部分心肌细胞胞质水肿,肌节断裂,肌丝束较松散,排列紊乱,可见横纹,明暗带清晰。

胞质内线粒体明显肿胀,呈空泡样变或破裂,嵴断裂,溶解以至消失,糖原颗粒丰富(见图3)。

间质水肿明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水肿,胞核呈不规则形,异染色质成分增加,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样变,其基底膜完整(见图4)。

(本文图片见封三)。

(略)
3讨论
缺氧是引起细胞损伤最常见的因素。

线粒体是对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改变为线粒体肿大〔5〕,心肌细胞胞质水肿,肌丝以及毛细血管的改变均为缺氧常见的表现。

缺氧时,因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受阻,将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损及细胞膜上Na+-K+-ATP酶的功能,使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