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遇问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
1.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2.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学习难点
相遇问题解题的推理过程。

四、学习内容
1. 相遇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1.1 相遇问题的背景
相遇问题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道路上行走的两人相向而行,在某个时刻,两人相遇了,然后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继续行走。

那么问题来了,在什么条件下两人能够相遇呢?
1.2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在相遇问题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两人的行进速度:设两人速度分别为v1,v2,单位:米每秒(m/s)。

•两人相对速度:两人相对速度为v12=v1−v2或v21=v2−v1,单位:
米每秒(m/s)。

•相遇时间:两人相遇的时间为 $t=\\frac{S}{v_{12}}=\\frac{S}{v_{21}}$,其中S为两人相距的距离,单位:秒(s)。

2. 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1 相向而行
当两人相向而行时,两人的相对速度为v12=v1−v2。

根据相遇时间公式
$t=\\frac{S}{v_{12}}$,可以推导出相遇问题的解题公式:
S=v1t+v2t
其中,S为两人相距的距离,单位:米(m)。

2.2 同向而行
当两人同向而行时,两人的相对速度为v21=v2−v1。

根据相遇时间公式$t=\\frac{S}{v_{21}}$,可以推导出相遇问题的解题公式:
S=(v1+v2)t
其中,S为两人相距的距离,单位:米(m)。

3. 经典实例
3.1 相向而行
两辆汽车A和B从一个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A走60公里每小时,B走80公里每小时。

两车相距300公里,问两车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解:
设两车相遇时间为t,由相遇问题解题公式可得:
S=v1t+v2t=300
带入数据得:
60t+80t=300
解得:
$$t=1.5 \\text{小时}$$
因此,两车相遇需要 1.5小时。

3.2 同向而行
两辆汽车A和B从一个城市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A走60公里每小时,B走80公里每小时。

A已经行驶了60公里,此时两车相距140公里,问两车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解:
设两车相遇时间为t,由相遇问题解题公式可得:
S=(v1+v2)t=140
带入数据得:
(60+80)t=140
解得:
$$t=1\\text{小时}$$
因此,两车相遇需要1小时。

五、学习体会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相遇问题的背景出发,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通过经典实例的解答,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求解过程,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