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考点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上册课文1 白鹭考点总结
一、默写词语
白鹭精巧配合身段事宜白鹤生硬朱红寻常忘却嫌弃蓑毛长喙粉黛镶嵌窗框镜匣清晨孤独悠然嗜好望哨黄昏恩惠清澄铿锵韵味优美
美中不足
二、易错字音:
白鹭.(lù)嫌.弃(xián)长喙.(huì)清澄.(chéng)铿锵
..(kēng qiāng)匣.子(xiá)粉黛.(dài)镜框.(kuàng)蓑.毛(suō)嗜.好(shì)
三、多音字:
chéng (澄澈) biàn(方便) sǎn(散文)
澄便散
dèng(澄清) pián(便宜) sàn(分散)
五、形近字
嫌(嫌犯)框(方框)哨(口哨)均(均匀)
谦(谦虚)眶(眼眶)稍(稍微)韵(韵味)
六、近义词
精巧—精致适宜—适合常见—多见忘却—忘记孤独—孤单悠然—悠
闲生硬—生疏美中不足—白璧微瑕
七、反义词
精巧—粗劣寻常—特别恩惠—仇怨安稳—动荡优美—丑陋
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七、词句积累
1、句子练习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成陈述句)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改为问句)白鹭难道不是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吗?
2、比喻句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3、排比句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八、课文内容考点
1白鹭
1、《白鹭》这篇散文的作者是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
《星空》,历史剧本《屈原》、《蔡文姬》。

2、这篇文章写了白鹭的外形美,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赞美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常事物中所蕴藏的内在美。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精巧的诗”是郭沫若对白鹭特点的集中概括,也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

4、文章的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和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句首尾呼应,结尾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5、文中描写了三幅关于白鹭的画面:水中钓鱼图、闲立枝头图、黄昏低飞图,这三幅图的画面特点分别是自然和谐、悠然舒适、生机勃勃。

从中可以看出白鹭的嗜好有:展翅高飞、水中捕食、独立枝头等。

6、“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色素的配合”和适宜表现在“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身段的大小”很适宜体现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7、“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这里的“恩惠”可以理解为:白鹭给黄昏的乡村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8、“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抬不寻常了。

”这句话将白鹭的外形与白鹤、朱鹭、苍鹭作对比,突出了白鹭的精巧。

9、“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这是一组排比句,其中有四对反义词,分别是“增—减”、“长—短”、“素—黛”、“白—黑。

先从整体写出了白鹭的蓑毛和流线型的结构,再从局部写了白鹭的长喙和脚,长得都是那么适宜,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恰到好处”。

写出了白鹭外形的精巧和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清水田比作“镜匣”,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写出了白鹭与清水田互为映衬的和谐美。

九、课外积累
1、带有色彩特征的鸟名:白鹭、白鹤、火烈鸟、朱鹭、乌鸦、丹顶鹤
2、描写白鹭的诗句: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