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与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a)轨迹法 (b)成形法 (c)相切法 (d)展成法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a)轨迹法
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b)成形法
不需要专门的成形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c)相切法
两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1)麻花钻 4.多齿刀具
(1)麻花钻
柄部 颈部
工作部分 a.导向部分:导向、修光孔壁、排切屑和
输送切削冷却液
b.切削部分:承担主要切削工作
主后刀面 横刃
前刀面:螺旋槽的螺旋面。
主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
(孔底)相对的端部两曲面。
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
(孔壁)相对的两条棱边。
副切削刃
前刀面
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待加工表面
主运动
1.切削表面 已加工表面 2.切削运动
过渡表面
切削速度 vc
3.切削用量 进给量 f
4.切削要素
背吃刀量 ap
进给运动
切削用量 三要素
切削层参数
AD , bD , hD
1.2 切削刀具及其材料
一、切削刀具
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刀具结构 多齿刀具 非金属材料切削刀具
3)正交平面 po
过切削刃选定 点,并同时垂 直于基面和切 削平面的平面
pr ps po 组成一个正交平面参考系
4)假定工作平面 p f
过切削刃选定点,垂 直于基平面并平行于 假定进给运动方向的 平面。
(2)刀具的主要角度
正交平面参考系内的标注角度 pr ps po 参考系内
在正交平面Po内的标注角度 在切削平面Ps内的标注角度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背吃刀量ap
三、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vc
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m/s 或 m/min)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
vc=πd n/1000
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 n —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
r/min
主运动为直线运动
vc = 2Lnr /1000
L —往复行程长度,mm; nr —主运动每秒或每分钟的往复
主切削刃:螺旋槽与主后刀面的
两条交线。
副后刀面 主切削刃
2)刀杆不能重复使用,当刀片用完或崩坏后, 刀杆也随之报废,造成很大浪费。
机夹重磨式
用机械的方法将硬质合 金刀片夹固在刀杆上的车 刀。刀片磨损后,可卸下重 磨,然后再安装使用。
优点: 可避免焊接引起的缺陷,刀杆可重复使用。
缺点: 结构较复杂,刀片重磨时仍有可能产生应力 和裂纹。
机夹可转位式
优点:
二、刀具材料
一、切削刀具
1.车刀的组成
夹持部分
夹持部分
切削部分
切削部分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面两刃一尖
1)前刀面
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
2)主后刀面
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
前刀面 刀尖
夹持部分
刀具表面
3)副后刀面
副后面
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
主切削刃
的刀具表面
切削部分 副切削刃 主后面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面两刃一尖
复合成形运动: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两 个或连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和)直线运动按照某 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
注意
复合成形运动各部分之间要求保持严格的 相对运动关系,各部分不是独立的。
复合成形运动是一个运动,而不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独立的简单运动。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1.切削表面 待加工表面
主切削刃在基面内的投影与 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副偏角 r:在基面Pr内度量
的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件平 面Pf(进给剖面)的夹角。
副切削刃在基面内的投影与 进给运动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讨论:(1)主偏角对切削层的形状和参数的影响
当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一定时,主偏角愈小,切削层公称宽度 愈大,而公称厚度愈小,切下的切屑宽而薄. 主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小,散热条件好,刀具寿命高.
次 数,str/s或str/min
1)切削速度vc
由于切削刃上个点的回转半径不同(刀具运动 为主运动),或
切削刃上各点对应的工件直径不同(工件运 动为主运动), 因而切削速度也就同。
考虑到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 量有影响,在计算切削速度时,应取最大值
三、切削用量
2)进给量
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副副偏偏角角大大小小取取决决于于表表面面粗粗糙糙度度((55°°〜〜 1155°°)),, 粗粗加加工工时时取取大大值值,,精精加加工工取取小小值值。。
(3)刀具的工作角度
a)刀尖安装高低对工作前、后角的影响
工作前角 oe o 工作后角 oe o
偏高
oe oo
等高
偏低
如果刀尖高于工件回转轴线时,则工作前角
在切削平面Ps 内的标注角度
刃倾角λs: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的 主切削刃与基面Pr内的夹角。
c)刃倾角 s 的选用原则
功用 选用
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分力 和切屑的流动方向。
••加加工工一一般般钢钢料料和和铸铸铁铁,,无无冲冲击击时时::
粗粗车车λλss== 00°°〜〜--55°°,,精精车车λλss== 00°°〜〜 ++55°°;;
复杂刀具: 齿轮刀具、拉刀等
车刀种类
按用途分
车刀种类
按结构分
整体式、焊接式、机材料消耗大,应用较少 常用高速钢制造
焊接式
优点: 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具体 的加工条件和要求刃磨出合理的几何角度。
缺点: 1)经过高温焊接,硬质合金刀片易产生热应 力,严重时会出现裂纹,使硬质合金的切削性 能下降,对提高生产率不利。
在正交平面Po 内的标注角度
前角γo:在正交平面内度量 的前刀面与基面的 夹角。
后角аo:在正交平面内度 量的后刀面与切 削面Ps的夹角
a)前角 o 的选用原则
功用
o
刀刃锋利 ,切削变形 ,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刀刃和刀尖强度 ,散热体积 刀具寿命
a)前角 o 的选用原则
选用
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加工性质
工件材料塑性大、强度和硬度低或刀具材料韧性 好(高速钢)或精加工时,应取较大前角;
反之,加工脆性材料或刀具材料韧性差(硬质合 金)或粗加工时应取较小的前角。
b)后角 o 的选用原则
功用
αo
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后刀面的磨损率
选用
取决于:加工要求、工件 材料。
••••粗 工粗 工件加件加材工材工料或料或越工越工软件软件、材、材塑料塑料性较性较越硬越硬大,大,,后,后后角后角角取角取越较越较大小大小;值;值;;
工件上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
切去材料后形成的新的工作表面
过渡表面
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它处于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之间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2.切削运动 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
产生相对运动,促使刀具近工件 而实现切削的运动。 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Vc
进给运动:使切削能持续进
行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的运动。 其速度称为进给速度Vf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后的运动, 称为合成切削运动
Ve= Vc+ Vf
特点
主运动的速度高,消耗的功率大;进给运动的速度 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
任何一种机床,必定有、且通常只有一个主运动; 而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
三、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衡量切削运动量的大小。
切削速度vc
切削用量三要素 进给量f
(2)主偏角对残留面积的影响
主、副偏角小时, 残留面积小, 表面粗糙度值小。
d)主、副角 r、r的选用原则
功用
κr 和κr′ 刀刃强度 ,散热条件
刀具寿命
残留面积高度
表面粗糙度
背向力Fp ,工件易变形
d)主、副角 r、r的选用原则
选用
一一般般车车刀刀常常用用的的主主偏偏角角有有4455,,6600 ,,7755,,9900 度度等等 几几种种。。
刀具的旋转+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d)展成法
在形成发生线的过程中, 切削线1与发生线2作纯滚动 (展成运动)切削线1与发生 线2逐点相切,发生线2是切 削线1的包络线。
复合成形运动
成形运动的种类
简单成形运动: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单 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的。
单齿刀具( 车刀、刨刀)
多齿刀具(铣刀、钻头)
用刀具或工件每转或每一
刀具每转或每行程中每齿相
往复行程刀具在进给运动方 对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上的位
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来度 量,称为每转进给量或每行
移量称每齿进给量fz,单位 mm/z。
程进给量f,单位mm/r或
mm/str。
进给速度Vf=fn=fzzn
三、切削用量
增大 oe ,o 而工作后角减小 oe 。o
如果刀尖低于工件回转轴线时,则工作前角
减少 oe , o 而工作后角增大 oe o。
(3)刀具的工作角度
b)刀尖安装偏斜对工作主、副偏角的影响
右偏斜
主偏角 副偏角
re r re r
(3)刀具的工作角度
b)刀尖安装偏斜对工作主、副偏角的影响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1.零件表面的形状
零件表面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母线)沿另一条 (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 的发生线。常见的零件表面按其形状可分为3类:
(1)旋转表面 (2)纵向表面 (3)特形表面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1)旋转表面 (2)纵向表面 (3)特形表面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有有冲冲击击时时::λλss== --55°°〜〜--1155°°;; 特特别别大大时时::λλss== --3300°°〜〜--4455°°。。
••切切削削加加工工高高强λ强λ度s度s ==钢钢--、、33冷冷00°°硬硬〜〜钢钢--时时44::55°°。。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主偏角кr:在基面Pr内度 量的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件平 面Pf(进给剖面)的夹角。
3)背吃刀量
在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
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切削层尺 寸平面中,垂直于进给方向测量 的切削层尺寸,以ap表示, mm。
车外圆时,
ap
dw
dm 2
四、切削层参数
切削层:切削刃在一次走刀上从工件上切下的一层材料。
通常在与主运动方向相 垂直的平面内度量。
bhDD
f asipn kr sin kr
前刀面
4)主切削刃
刀尖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5)副切削刃
副后面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夹持部分 主切削刃
6)刀尖
副切削刃 连接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 的一段刀刃
切削部分 主后面
2.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刀具静止参考系 (由主运动方向确定)
刀具工作参考系 (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考虑进给运动和刀具实际安装情况的影响。
(1)刀具静止参考系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几何参数时用;
假定进给速度为零(vf=0) 规定车刀刀尖对准工件的中心 刀杆的轴心线垂直进给方向
刀 具 静 止 参 考 系
1)基面 pr
过切削刃选定 点、垂直于该 点假定主运动 方向的平面。
2)切削平面 ps
过切削刃选定 点,与切削刃 相切并垂直于 基面的平面。
不偏斜
主偏角 re r
副偏角 re r
主偏角 re r
副偏角 re r
3.刀具结构
按用途分 : 车刀 用于轴类、盘类零件的外圆、端面、内孔、槽等加工
刀 铣刀: 用于平面、曲面、沟槽等加工 具 孔加工刀具: 用于通孔、盲孔、台阶孔等加工 种 螺纹刀具: 用于内螺纹、外螺纹加工 类 成型刀具: 用于成型面的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三、切削用量 四、切削层参数
机械制造的加工方法
注塑成形
1.材料成形法: 铸造
机械力去除
锻造
3.材料去除法: 热能去除
焊接
光能去除 化学能去除
2.材料累积法: 粘接 传统方法
铆接
特种加工
快速原型
不需要刃磨和焊接,刀片能较好的 保持原有力学、切削性能,刀具切削 性能提高。
减少刃磨、换刀、调刀所需的辅助 时间,提高生产率。
可使用涂层刀片,提高了刀具耐用度。
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可节约刀体材料 及其制造费用。
机夹可转位式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已国家标准化,刀片的常用形状为:
机夹可转位式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已国家标准化
四、切削层参数
1)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在给定瞬间,作用于主切削刃
截形上两个极限点件的距离,在切
削层尺寸平面中测量,bD
ap sin kr
2)切削层公称厚度hD
同一瞬间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AD与其公称宽度bD之比,hD f sin kr
3)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D
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
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积,AD hD bD f ap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a)轨迹法
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b)成形法
不需要专门的成形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c)相切法
两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1)麻花钻 4.多齿刀具
(1)麻花钻
柄部 颈部
工作部分 a.导向部分:导向、修光孔壁、排切屑和
输送切削冷却液
b.切削部分:承担主要切削工作
主后刀面 横刃
前刀面:螺旋槽的螺旋面。
主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
(孔底)相对的端部两曲面。
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
(孔壁)相对的两条棱边。
副切削刃
前刀面
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待加工表面
主运动
1.切削表面 已加工表面 2.切削运动
过渡表面
切削速度 vc
3.切削用量 进给量 f
4.切削要素
背吃刀量 ap
进给运动
切削用量 三要素
切削层参数
AD , bD , hD
1.2 切削刀具及其材料
一、切削刀具
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刀具结构 多齿刀具 非金属材料切削刀具
3)正交平面 po
过切削刃选定 点,并同时垂 直于基面和切 削平面的平面
pr ps po 组成一个正交平面参考系
4)假定工作平面 p f
过切削刃选定点,垂 直于基平面并平行于 假定进给运动方向的 平面。
(2)刀具的主要角度
正交平面参考系内的标注角度 pr ps po 参考系内
在正交平面Po内的标注角度 在切削平面Ps内的标注角度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背吃刀量ap
三、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vc
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m/s 或 m/min)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
vc=πd n/1000
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 n —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
r/min
主运动为直线运动
vc = 2Lnr /1000
L —往复行程长度,mm; nr —主运动每秒或每分钟的往复
主切削刃:螺旋槽与主后刀面的
两条交线。
副后刀面 主切削刃
2)刀杆不能重复使用,当刀片用完或崩坏后, 刀杆也随之报废,造成很大浪费。
机夹重磨式
用机械的方法将硬质合 金刀片夹固在刀杆上的车 刀。刀片磨损后,可卸下重 磨,然后再安装使用。
优点: 可避免焊接引起的缺陷,刀杆可重复使用。
缺点: 结构较复杂,刀片重磨时仍有可能产生应力 和裂纹。
机夹可转位式
优点:
二、刀具材料
一、切削刀具
1.车刀的组成
夹持部分
夹持部分
切削部分
切削部分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面两刃一尖
1)前刀面
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
2)主后刀面
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
前刀面 刀尖
夹持部分
刀具表面
3)副后刀面
副后面
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
主切削刃
的刀具表面
切削部分 副切削刃 主后面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三面两刃一尖
复合成形运动: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两 个或连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和)直线运动按照某 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
注意
复合成形运动各部分之间要求保持严格的 相对运动关系,各部分不是独立的。
复合成形运动是一个运动,而不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独立的简单运动。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1.切削表面 待加工表面
主切削刃在基面内的投影与 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副偏角 r:在基面Pr内度量
的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件平 面Pf(进给剖面)的夹角。
副切削刃在基面内的投影与 进给运动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讨论:(1)主偏角对切削层的形状和参数的影响
当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一定时,主偏角愈小,切削层公称宽度 愈大,而公称厚度愈小,切下的切屑宽而薄. 主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小,散热条件好,刀具寿命高.
次 数,str/s或str/min
1)切削速度vc
由于切削刃上个点的回转半径不同(刀具运动 为主运动),或
切削刃上各点对应的工件直径不同(工件运 动为主运动), 因而切削速度也就同。
考虑到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 量有影响,在计算切削速度时,应取最大值
三、切削用量
2)进给量
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副副偏偏角角大大小小取取决决于于表表面面粗粗糙糙度度((55°°〜〜 1155°°)),, 粗粗加加工工时时取取大大值值,,精精加加工工取取小小值值。。
(3)刀具的工作角度
a)刀尖安装高低对工作前、后角的影响
工作前角 oe o 工作后角 oe o
偏高
oe oo
等高
偏低
如果刀尖高于工件回转轴线时,则工作前角
在切削平面Ps 内的标注角度
刃倾角λs: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的 主切削刃与基面Pr内的夹角。
c)刃倾角 s 的选用原则
功用 选用
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分力 和切屑的流动方向。
••加加工工一一般般钢钢料料和和铸铸铁铁,,无无冲冲击击时时::
粗粗车车λλss== 00°°〜〜--55°°,,精精车车λλss== 00°°〜〜 ++55°°;;
复杂刀具: 齿轮刀具、拉刀等
车刀种类
按用途分
车刀种类
按结构分
整体式、焊接式、机材料消耗大,应用较少 常用高速钢制造
焊接式
优点: 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具体 的加工条件和要求刃磨出合理的几何角度。
缺点: 1)经过高温焊接,硬质合金刀片易产生热应 力,严重时会出现裂纹,使硬质合金的切削性 能下降,对提高生产率不利。
在正交平面Po 内的标注角度
前角γo:在正交平面内度量 的前刀面与基面的 夹角。
后角аo:在正交平面内度 量的后刀面与切 削面Ps的夹角
a)前角 o 的选用原则
功用
o
刀刃锋利 ,切削变形 ,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刀刃和刀尖强度 ,散热体积 刀具寿命
a)前角 o 的选用原则
选用
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加工性质
工件材料塑性大、强度和硬度低或刀具材料韧性 好(高速钢)或精加工时,应取较大前角;
反之,加工脆性材料或刀具材料韧性差(硬质合 金)或粗加工时应取较小的前角。
b)后角 o 的选用原则
功用
αo
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后刀面的磨损率
选用
取决于:加工要求、工件 材料。
••••粗 工粗 工件加件加材工材工料或料或越工越工软件软件、材、材塑料塑料性较性较越硬越硬大,大,,后,后后角后角角取角取越较越较大小大小;值;值;;
工件上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
切去材料后形成的新的工作表面
过渡表面
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它处于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之间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2.切削运动 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
产生相对运动,促使刀具近工件 而实现切削的运动。 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Vc
进给运动:使切削能持续进
行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的运动。 其速度称为进给速度Vf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后的运动, 称为合成切削运动
Ve= Vc+ Vf
特点
主运动的速度高,消耗的功率大;进给运动的速度 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
任何一种机床,必定有、且通常只有一个主运动; 而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
三、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衡量切削运动量的大小。
切削速度vc
切削用量三要素 进给量f
(2)主偏角对残留面积的影响
主、副偏角小时, 残留面积小, 表面粗糙度值小。
d)主、副角 r、r的选用原则
功用
κr 和κr′ 刀刃强度 ,散热条件
刀具寿命
残留面积高度
表面粗糙度
背向力Fp ,工件易变形
d)主、副角 r、r的选用原则
选用
一一般般车车刀刀常常用用的的主主偏偏角角有有4455,,6600 ,,7755,,9900 度度等等 几几种种。。
刀具的旋转+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方法
(d)展成法
在形成发生线的过程中, 切削线1与发生线2作纯滚动 (展成运动)切削线1与发生 线2逐点相切,发生线2是切 削线1的包络线。
复合成形运动
成形运动的种类
简单成形运动: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单 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的。
单齿刀具( 车刀、刨刀)
多齿刀具(铣刀、钻头)
用刀具或工件每转或每一
刀具每转或每行程中每齿相
往复行程刀具在进给运动方 对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上的位
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来度 量,称为每转进给量或每行
移量称每齿进给量fz,单位 mm/z。
程进给量f,单位mm/r或
mm/str。
进给速度Vf=fn=fzzn
三、切削用量
增大 oe ,o 而工作后角减小 oe 。o
如果刀尖低于工件回转轴线时,则工作前角
减少 oe , o 而工作后角增大 oe o。
(3)刀具的工作角度
b)刀尖安装偏斜对工作主、副偏角的影响
右偏斜
主偏角 副偏角
re r re r
(3)刀具的工作角度
b)刀尖安装偏斜对工作主、副偏角的影响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1.零件表面的形状
零件表面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母线)沿另一条 (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 的发生线。常见的零件表面按其形状可分为3类:
(1)旋转表面 (2)纵向表面 (3)特形表面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1)旋转表面 (2)纵向表面 (3)特形表面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有有冲冲击击时时::λλss== --55°°〜〜--1155°°;; 特特别别大大时时::λλss== --3300°°〜〜--4455°°。。
••切切削削加加工工高高强λ强λ度s度s ==钢钢--、、33冷冷00°°硬硬〜〜钢钢--时时44::55°°。。
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主偏角кr:在基面Pr内度 量的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件平 面Pf(进给剖面)的夹角。
3)背吃刀量
在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
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切削层尺 寸平面中,垂直于进给方向测量 的切削层尺寸,以ap表示, mm。
车外圆时,
ap
dw
dm 2
四、切削层参数
切削层:切削刃在一次走刀上从工件上切下的一层材料。
通常在与主运动方向相 垂直的平面内度量。
bhDD
f asipn kr sin kr
前刀面
4)主切削刃
刀尖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5)副切削刃
副后面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夹持部分 主切削刃
6)刀尖
副切削刃 连接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 的一段刀刃
切削部分 主后面
2.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刀具静止参考系 (由主运动方向确定)
刀具工作参考系 (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考虑进给运动和刀具实际安装情况的影响。
(1)刀具静止参考系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几何参数时用;
假定进给速度为零(vf=0) 规定车刀刀尖对准工件的中心 刀杆的轴心线垂直进给方向
刀 具 静 止 参 考 系
1)基面 pr
过切削刃选定 点、垂直于该 点假定主运动 方向的平面。
2)切削平面 ps
过切削刃选定 点,与切削刃 相切并垂直于 基面的平面。
不偏斜
主偏角 re r
副偏角 re r
主偏角 re r
副偏角 re r
3.刀具结构
按用途分 : 车刀 用于轴类、盘类零件的外圆、端面、内孔、槽等加工
刀 铣刀: 用于平面、曲面、沟槽等加工 具 孔加工刀具: 用于通孔、盲孔、台阶孔等加工 种 螺纹刀具: 用于内螺纹、外螺纹加工 类 成型刀具: 用于成型面的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二、切削表面与切削运动 三、切削用量 四、切削层参数
机械制造的加工方法
注塑成形
1.材料成形法: 铸造
机械力去除
锻造
3.材料去除法: 热能去除
焊接
光能去除 化学能去除
2.材料累积法: 粘接 传统方法
铆接
特种加工
快速原型
不需要刃磨和焊接,刀片能较好的 保持原有力学、切削性能,刀具切削 性能提高。
减少刃磨、换刀、调刀所需的辅助 时间,提高生产率。
可使用涂层刀片,提高了刀具耐用度。
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可节约刀体材料 及其制造费用。
机夹可转位式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已国家标准化,刀片的常用形状为:
机夹可转位式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已国家标准化
四、切削层参数
1)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在给定瞬间,作用于主切削刃
截形上两个极限点件的距离,在切
削层尺寸平面中测量,bD
ap sin kr
2)切削层公称厚度hD
同一瞬间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AD与其公称宽度bD之比,hD f sin kr
3)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D
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
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积,AD hD bD f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