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摘要:绘本是世界公认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其种类丰富多样,内容主要以图像为主,
并附有少量文字。
深度学习有利于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需要,是一种能彰显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一种学习模式。
教师借助绘本教学,通过各种学习
策略,引导幼儿深入阅读绘本,在阅读中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幼儿深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绘本教学;策略
一、绘本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绘本是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文的相互关系,进行叙述故事内容、
表达作者意思的图书。
[1]因为生动、有趣的图像和浓厚的故事性受到广大幼儿的喜爱,通过图
文的形式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让幼儿的语言、社会、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得到综合发展,
绘本教学也逐渐受到教师与幼儿的青睐,成为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之一。
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个热词受到幼教界广泛关注,冯晓霞指出,深度学习是过程中的学习,是
学习者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应用的过程。
[2]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教
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深度解读绘本,挖掘绘本的重要核心内容,没有深层次理解绘本所要表达
的教育意义和蕴含的教育价值,通常将绘本教学设定为普通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层次性,忽略了绘本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教育价值,使绘本教学活动流于表面。
在绘本
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适宜的绘本题材,深度解读绘本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
入绘本,并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学会思考。
在教师层层递进地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进入深度学习。
二、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1.深入解读绘本,挖掘其中价值
绘本故事众多,不同种类的绘本具有不同的教育意义,教师如何选择绘本的
题材非常重要,丰富多样的绘本有利于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学习。
在开展教学活动
前选择优秀的绘本,深入阅读,解读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挖掘其中
的教育价值、梳理故事的情节线索,提取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找到适宜的切入点
与幼儿共读绘本。
在绘本教学中通过阅读、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的
学习动机,把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幼儿在多元的绘本中全面发展。
例如,在阅读《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中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情绪,知道人的
情绪有很多,是多变的,要学会管理情绪。
通过《走开,大黑兔!》启发幼儿像
小白兔一样学会正视恐惧、勇敢面对恐惧。
《会飞的抱抱》中,故事中动物们传
递爱、感受爱、收获快乐是绘本想要表达的重要内内容,但绘本页数长,文字多,如何让幼儿在阅读中传递抱抱、感受抱抱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通过一起玩“爱
的抱抱”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梳理寄信的过程,体验拥抱的
感觉,再观察绘本中动物们的表情变化,结合自身经验理解爱的传递能使人快乐。
整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和游戏引导幼儿观察线索,启发思考,表达感受,促进
幼儿进入深入学习。
2.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幼儿深入体验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不足,陌生难懂的内容难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情
境有效带动幼儿进入绘本故事,主动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故事产生连接并构建新的
经验。
教师结合绘本故事内容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根据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引
发幼儿生活中的记忆,帮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发共鸣,深入感受绘本中人物的情绪,从而深化幼儿的阅读体验。
也有利于幼
儿将绘本中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经验,内化知识。
例如《走开,大黑兔!》中教师创设昏暗的环境与幼儿玩手影、皮影等游戏,让幼儿感受影子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利用影子玩很多小游戏。
在绘本《我的妈妈》教学中,为了绘本的剧情和内容容易唤起幼儿对妈妈的已有经验,在活动前通过“说说我的妈妈”、“妈妈的一天”“为妈妈唱一首歌”等活动创设教学氛围,
现场观看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妈妈日常生活视频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引发幼儿的
情感共鸣,再结合绘本教学让幼儿对妈妈产生新的认识。
引导幼儿思考“你眼中
的妈妈是怎么的?她平时在做什么?”鼓励孩子尝试角色扮演,表演生活中的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和温柔的爱。
最后“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让妈妈感受到你的爱?”引导幼儿学会表达爱、传递爱。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层层递进的深入活动,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丰富幼的细腻和伟大。
3.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幼儿深层思维
绘本主要是用图画和少量文字表达内容,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深入阅读。
提问是绘本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提问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决定互动的效果,并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有质量的提问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思考中,挖掘信息并深层思考,发展幼儿的高阶思维。
如何做到有效提问,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根据绘本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注抓关键,有针对、目的和准确地提问,开拓幼儿深层思维,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阅读《生气汤》时,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为什么叫生气汤,生气汤什么味道,封面上画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通过递进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展开想象,通过观察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猜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幼儿观察图中的线索大胆预测故事进展。
“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陈诉理由。
看完绘本后,“你能把这个绘本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故事里讲了什么?”幼儿用自己的话陈述故事,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教师侧面了解幼儿是否理解故事内容。
“读这些绘本,你最喜欢哪本,为什么?”鼓励幼儿对绘本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做出评价,发展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如果故事的小主人是你,你会遇到哪些事?会煮什么汤,可以把属于你的故事画下来吗?”一个故事的结局也许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在活动的最后,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无线想象的空间,启发幼儿发散思维,深入思考故事情节脉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多方面玩转绘本,提高综合能力
绘本中丰富的内容是开展绘本活动的切入点,教师在实践中可根据绘本的内容、教学需求等选择适当的领域进行整合。
[3]不仅限于语言教学活动,教师根据
不同类型的绘本,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形式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带领幼儿从不
同方面学习绘本,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绘本《美丽的螺旋》可以结合美术活动认识自然界中各种螺旋的美,
思考不同螺旋的作用,提高思维能力。
结合螺旋线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作,引导幼
儿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欣赏绘本中圆蛛结的网、潮汐的漩涡、蛇的盘旋、等图片时,幼儿可能会对大自然中的美产生兴趣,通过在生活中寻找观察螺旋线,对比
之间的关系,试验螺旋与其他线条的作用等活动发展幼儿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科学探究能力。
《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中母鸡螺丝在散步过程中偶遇狐狸,
狐狸一路尾随母鸡发生了许多紧张刺激又诙谐的故事情节,绘本深深吸引着幼儿。
在阅读绘本后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续编、改编故事的结局,同伴之间相互交流
分享想法。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演绎创编的故事,“谁来演母鸡,这些道具怎么准备?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怎样表达母鸡的淡定自若。
”通过表演不断深入了
解绘本中人物的情绪、动作,帮助幼儿更深层次地理解绘本内容。
通过各种各样
形式丰富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绘本教学活动,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想
象力、创新力,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整体
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把握绘本的价值,梳理出有效性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内
容和灵活多变的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各项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欢.当代绘本书籍的概念界定[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 7).
[2]田兴江,李传英,涂玲.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J].学前
教育研究,2021(2):89-92.
[3]沈秋霞.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研发[J].中国校外教育,
20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