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优教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初中教材涉及较少,有一些知识点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无法深刻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宜注意多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资料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课对一些重要经济政策理解起来困难较多,老师可事前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让他们说说阅读障碍在哪里、较难理解的地方有哪些、读后感受如何,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及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及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

2.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1.课前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理解相关名词,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的含义,以便上课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自主探究“福利国家的出现”一目,对老师设置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认识。

3.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各组推举发言人汇总本组的观点,结合老师的点拨,形成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2.掌握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特点。

3.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概况。

4.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的材料,比较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并在分析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2.材料分析法:通过分析文字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是新技术革命影响的结果,也是罗斯福新政后,资本主义新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结果。

这种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互相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难点
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29——l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发达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学习新课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材料二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请你阅读后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高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特点是什么据此判断,二战后资本丰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手段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各国邮政普遍实行国有化;电站:英国、加拿大、法国实行国有化,联邦德国国有化程度也较高;煤炭工业:英法两国实行国有化;铁路:各国实行国有化程度均较高;航空:联邦德国实行国有化,加拿大、英国、法国国有化程度较高。

邮政、电站、铁路等行业国有化程度普遍较高,这些行业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

实行国有化是战后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

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

1938--1973
年的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1973~1999年的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开支也有所削减。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国家干预经济产生了什么作用
学生:英、法、德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日本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美国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作用:(1)积极作用: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消极作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
纽约证券交易所材料二股份公司和股票
现代企业有三种形式:独资、合伙、股份。

股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经营。

股票是投资的凭证。

股票的持有者称为股东,也被看作是企业的所有者。

教师:两个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实行股份制。

请同学们思考:股份制以前就有,但二战后的股份制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新的变化,它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这是为什么这种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因为股票原来由少数人控制,现在出现了分散化。

普通职工掌握企业的部分股权,企业不为少数资本家控制,这样资本主义企业不再是少数资本家的食业了,可以称为“人民资本主义”企业了。

这种调整,吸收了社会资金,缓和了社会矛盾。

多媒体课件显示:
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

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
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

请回答:
以上材料又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导
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学生:新变化:企业管理发生变化,被称为“经营者革命”。

原因:受新科技革命影响,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教师: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如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病休金,提供各种免费或低收费社会服务,这种政策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并得到立法制度上的保证,具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的特点。

英国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瑞典的福利水平高,受益面广,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从“摇篮到坟墓”——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计算。

养老金的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拖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
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
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
90%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济。

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二主要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请你阅读材料并思考: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看,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是建立在怎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3)“福利国家”建成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
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看法。

学生:(1)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高财政支出。

(3)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解决了温饱问题。

财政支出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教师: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能,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福利制度有利也有弊,当务之急是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时,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利得其法,趋利避害。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英、法、联邦德国平均%.日本为%。

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日本为%.联邦德国为%,法国为%。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学生:1950--1975年间,资本丰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教师:这则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迅猛增长。

这种增长的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即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的结果。

这一系列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代”。

教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丰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丰义私人占有制度。

这种调整促进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这是否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得到根治
学生:不是。

教师: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改变,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它的作用力衰退。

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爆发了经济危机,接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面对这种困境,资本主义国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