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 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 去找寻地下的宝藏。例如,“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 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如果我们熟悉 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 地下的宝库。”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重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沉淀
胶结
新岩石
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 过程有何用意?
岩石的厚度及生 成顺序记下了时 间的踪迹,这是 岩石记录时间的 第一种方式。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 泥沙的过程呢?
砾 lì 沙砾 烁 shuò 闪烁 栎 lì 栎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渗 shèn 渗入 掺 chān 掺和 糁 shēn 玉米糁
预习检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词语解释
【踪迹】 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 山脚。 【沟壑】 山沟。
【胶结】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龟裂】 裂开许多缝子。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岩石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
被搬运、被堆积
被破坏
重新生成岩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帷幕】 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腐蚀】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消损破坏,如铁生锈,
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 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 远不变。
例句:不管是海枯石烂,还是转瞬即逝,只要我们用心 去感受,眼前的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矢志不移”“地老天荒”等。
八年印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 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记叙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 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 的印记。
总结: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 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 ,为人类造福。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文章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为什么开头要 引用高士其的小诗?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 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 吸引读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1.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2.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 3.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4.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5.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读一读
dǎn
掸
fǔ shí
腐蚀
jūn
龟裂
zōng
踪迹
lì
沙砾
wéi
帷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zhì
装置
hōng
烘烤
lù
山麓
hè
沟壑
làn
海枯石烂
预习检查 多音字
pō 湖泊 泊
bó 停泊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jūn 龟裂 龟 guī 乌龟
qiū 龟兹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形近字
为下文说明岩石的生成打基础、做铺垫。没有“老” 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 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使人们对说明 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 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 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 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 一个热门话题。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 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 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
八年级语文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8*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1.熟记“掸”“砾”“麓”“壑”,“龟裂”的“龟”等字 的读音;熟记“帷幕”“腐蚀”等字的字形;理解成语“海 枯石烂”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明确文章的说明方法。(重点) 3.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难点) 4.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 精神。(素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了解 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知识备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作者介绍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 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49年 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 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 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 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 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重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沉淀
胶结
新岩石
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 过程有何用意?
岩石的厚度及生 成顺序记下了时 间的踪迹,这是 岩石记录时间的 第一种方式。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 泥沙的过程呢?
砾 lì 沙砾 烁 shuò 闪烁 栎 lì 栎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渗 shèn 渗入 掺 chān 掺和 糁 shēn 玉米糁
预习检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词语解释
【踪迹】 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 山脚。 【沟壑】 山沟。
【胶结】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龟裂】 裂开许多缝子。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岩石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
被搬运、被堆积
被破坏
重新生成岩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帷幕】 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腐蚀】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消损破坏,如铁生锈,
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 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 远不变。
例句:不管是海枯石烂,还是转瞬即逝,只要我们用心 去感受,眼前的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矢志不移”“地老天荒”等。
八年印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 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记叙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 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 的印记。
总结: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 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 ,为人类造福。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文章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为什么开头要 引用高士其的小诗?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 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 吸引读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1.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2.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 3.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4.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5.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读一读
dǎn
掸
fǔ shí
腐蚀
jūn
龟裂
zōng
踪迹
lì
沙砾
wéi
帷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zhì
装置
hōng
烘烤
lù
山麓
hè
沟壑
làn
海枯石烂
预习检查 多音字
pō 湖泊 泊
bó 停泊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jūn 龟裂 龟 guī 乌龟
qiū 龟兹
八年级语文下册
预习检查 形近字
为下文说明岩石的生成打基础、做铺垫。没有“老” 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 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使人们对说明 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 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 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 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 一个热门话题。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 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 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
八年级语文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8*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1.熟记“掸”“砾”“麓”“壑”,“龟裂”的“龟”等字 的读音;熟记“帷幕”“腐蚀”等字的字形;理解成语“海 枯石烂”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明确文章的说明方法。(重点) 3.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难点) 4.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 精神。(素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八年级语文下册
精读细研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了解 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知识备查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作者介绍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 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49年 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 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 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 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 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