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火高中作文写作常用词语大全(含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
1、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
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3、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费很大的力气找不到的东西,却在偶然间又轻易地找到了。
5、瞒上不瞒下——瞒——也作“谩”,欺骗,蒙蔽。
瞒着上面,不瞒下面。
后泛指官吏只欺骗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人则无所顾忌,公开做坏事。
6、烟不出火不进——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7、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8、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9、丰年玉荒年谷——比喻有用的人才。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倚靠;伏——隐藏。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1、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12、水至清则无渔,人至察则无徒——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过高。
13、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1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15、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
16、不问(不管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辨是非曲直。
17、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
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18、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9、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20、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
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2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也跟着沾光。
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23、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24、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25、惶惶(皇皇)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
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26、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27、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
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
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28、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9、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30、再实之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
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31、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32、撒手锏——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本领。
33、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
容不同的事物。
34、一不做,二不休——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
35、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
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36、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37、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一个人传出没有根据的事,众多的人跟着传播,就被当
作实有的事了。
指本无其实,因大家都说,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38、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39、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
出的代价里。
40、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41、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42、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4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
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44、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
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
领大的人。
45、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
为确切可靠。
46、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47、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48、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49、狗嘴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50、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
指把话说在前面。
51、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无遗漏。
52、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
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53、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54、小不忍则乱大谋——指不能容忍细小枝节,就会打乱全局策略。
比喻做事必须顾全大局,不可因小失大。
55、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5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57、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58、小鞋——比喻暗中给人的刁难,也比喻施加的约束限制。
59、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
也比喻纹丝不动。
60、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61、夹板医驼子——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6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
拿不完,用不尽。
形容非常丰富。
6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4、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65、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
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66、急来报佛脚——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67、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
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68、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69、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
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
以借鉴。
70、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71、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无遗漏。
7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
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
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73、蚂蚁啃骨头——指得用小型设备或力量一点一点地苦干来完成一项巨大的任务。
74、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7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7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77、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
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7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79、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80、虾兵蟹将——比喻不中用的兵将。
81、胳膊肘朝外拐——比喻不向着自家人而向着外人。
也说“胳膊肘向外拐”。
82、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83、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84、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85、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86、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
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7、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88、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89、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9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91、泥菩萨过江——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9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93、水火不相容——容——容纳。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94、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95、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96、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
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97、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98、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9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00、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101、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
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102、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103、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
104、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105、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
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0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10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108、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
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109、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
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110、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
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指得享高寿不易。
111、顾头不顾尾——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112、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113、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
比喻人生短促。
114、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115、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行当,职业。
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116、三十六计(策),走为上计(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11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18、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119、银样蜡枪头——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
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120、滑天下之大稽——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121、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
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12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24、使功不如使过——使——用。
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125、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126、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27、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
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
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128、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利,看人只重衣着。
129、拆穿西洋镜——比喻事件的真相被揭穿。
“西洋镜”也作“西洋景”。
130、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131、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132、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133、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3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135、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136、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137、打笔墨官司——用文章展开争论。
也作“打笔头官司”“打笔仗”。
138、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地位。
1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40、吃力不讨好——讨——求得。
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
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1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142、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143、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
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144、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145、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146、无所措手足——手脚没有地方放。
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147、吃后悔药——指事后懊悔。
148、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14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50、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151、开门七件事——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15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15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
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15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155、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56、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
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57、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58、歌于斯,哭于斯——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
指安居的家宅。
159、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160、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161、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
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
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162、盘古开天地——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163、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16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65、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也说“脚踏两只船。
166、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167、哑子吃黄连——歇后语。
比喻有苦说不出。
168、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169、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170、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171、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百般挑剔。
172、杀人不见血——比喻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人受了害还一时不能觉察。
17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174、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175、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
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176、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177、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
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
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78、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79、蒹葭倚玉树——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
芦苇靠在玉树旁。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
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180、陈谷子烂芝麻(也说“陈芝麻料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181、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182、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183、破鼓乱人捶——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18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85、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
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
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186、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187、家有敝(弊)帚,享之千金——敝(弊)帚——破扫帚;享——供奉。
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
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
有时用于自谦。
188、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
指把话说在前面。
189、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190、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191、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192、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19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94、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195、眼不见,心不烦——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196、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197、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
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198、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
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99、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200、三十六计(策),走为上计(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