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08-03T15:49:55.9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作者:刘淑芬[导读] 国学经典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它是精神气质的浓缩精华,蕴含着多样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

小学时期可以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塑造一个人的大好时期,德育教育是小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时期,教师借助国学经典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很大帮助。

基于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以此
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刘淑芬沙河市第一小学
【摘要】国学经典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它是精神气质的浓缩精华,蕴含着多样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

小学时期可以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塑造一个人的大好时期,德育教育是小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时期,教师借助国学经典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很大帮助。

基于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02-01
怎么样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直是整个教育界探讨的问题。

德育教育能够使一个人的品质和境界得到提升,达到新高度,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品质高尚、知识充足的人,所以德育在小学教育中拥有重要地位。

伴随中国各方面的深入发展,国学经典热在文化领域被唤醒,使得中国国学中的优秀文化和价值取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同时也为小学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一、国学经典对塑造人的深远意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勤劳善良、友爱诚信、勇敢不屈的人格和品质。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它文字优美精,炼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今社会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需求。

比如现在小学课程已经涉及的《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能教会学生要孝敬父母、追求真善美、待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等等,这对学生,特别是人生刚起步的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很悠长的,甚至会影响一生。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教育中被忽视,于是导致了很多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发生,要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与展开深度教育是无法分开的。

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岁月流逝和社会发展中出现断截,所以小学教育更应该重视教育和国学经典的相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优良人格[1]。

除此之外,国学经典中有着大量的德育教学素材,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非常贴近,不仅易于理解,而且适合实践运用。

二、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的途径
(一)在朗读中潜移默化
国学经典的学习要点就是在于潜移默化,而非一贯的知识灌输。

朗读作为小学教育中最常见的学习形式,读得多、读得熟,自然就掌握意思,可以说是一个最简单却也很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早读或晚读的时间里,除了朗读课本里的《三字经》《弟子规》外,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孝经》节选等符合该年龄段的国学经典朗读材料,学生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加强记忆和理解,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懂得要孝顺父母。

其目的就是在学生发展关键期,在朗读这些国学经典的帮助下,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不仅能满足语言发展的需求,更能达成培养个人品质,积淀文化素养的多样化目标。

(二)教师榜样作用
国学经典想要传达给学生的内容不能只体现在课本文字上,更应该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小学生接触到的德育教材几乎都是不太复杂,易于理解的,比如友善待人、尊敬师长、认真听课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

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从自身出发,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在学习生活中融入国学经典的精髓,例如对学生和教师同事礼貌友善,上课过程认真、总结到位,并且对课堂表现、行事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反馈和表扬,学生就可以从这些行为感知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进而达成相关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开展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国学经典的学习体现在往往与语文课的教学中,则是远远不够的,国学经典的融合应该与多门小学课程相结合,甚至有必要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

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展就可以和国学经典相结合,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的韵律和国学经典枯燥的文字相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音乐课内容更加丰富以及使国学经典变得大众化[2]。

将国学经典的学习引入音乐课程教育,既符合国家提倡的政策,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在学习《三字经》的时候,学生们常常认为背诵《三字经》有困难并且有些枯燥,但是给它加上韵律,用“唱”取代“读”,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很乐于去吸收并掌握新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记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拥有着丰富内容和丰厚内涵,因此要明确国学经典有着推动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要抓住其中的优秀教育元素,将其融入至小学德育教育当中去,使国学经典的教育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带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德育教育应该从小落实,只有在做好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一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将国学经典和小学德育教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定会将两者能产生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朱卫姝.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7):91-91.
[2]周先进,许莲青.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理路研究[J].文教资料,2017(17):44-46.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1904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