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讲故事的班主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班主任
在中学从教多年,我发现意志品质差是当今青少年的
主要缺陷之一。

娱乐没有节制,体育锻炼不能坚持,遵守
纪律不能持久,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热情忽高忽低-一遇障
碍便鸣金收兵,一旦陷入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或者网络世
界之中便难以自拔……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
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爱迪生说:“伟大人物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坚强的意志。

”可见,锻造未成年
人坚强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

可是学生以往无论是从教师
还是家长那里得到的这方面的教育都不少,直来直去地对
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效果肯定不明显。

《读者文摘》上的
一则消息给我启发很大:很多公司的老总发现,在教育员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时,无论怎么激动人心的言语效果
都不是很明显,反而给员工讲一些成功的故事时,起到了
很好的效果,为此,很多公司的老总甚至专门参加“如何
学会讲故事”的培训。

“讲故事”的教育方式对成年人都这么有效,对这些
喜欢听故事的的学生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于是我准备实施
我的“故事改造计划”.
初三的学习是紧张的,开学不久,很多学生受不了这
种压力,叫苦连天,把学习当做苦差,有的甚至抱着“混
日子”的态度。

作为九零一班的班主任,我意识到:我该“行动”了。

第一节班会课上,我一进教室就说:“首先,我给大家讲一故事。

”原本“面无表情”的学生都瞪大了
眼睛看着我,教室里突然变得很安静。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
一个故事: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
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
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
个人走出沙漠。

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
的回答是:走不出去。

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
方向走,每次都是转回到原地来。

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
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一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

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因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

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颗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

后来,阿古特儿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是沙漠的人。

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立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接着我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生活途中,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为那沙漠太大,大到我们根本无法走出去,而是我们没有选定方向。

人要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除了需要一种勇于追求的顽强精神,还应该选定人生的方向。

那么,我们大家的方向在哪里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有个同学,原来成绩很不错,但是由于他不堪忍受初三学习生活的辛苦,还没有毕业就去读技校,读了一年后就去打工。

可是过了不久,又回到了我们学校。

他说:“到社会上才知道知识的价值。

在我打工的地方,有学识的人,他们的生活和我们工人完全不一样。

他们每天工作是八小时制,而我们,通常是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他们双休我们还要加班;他们做的大都是管理、产品研究,要么到处转转,要么坐在电脑前,看起来很轻松,而我们要像机器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常常是精疲力尽;他们的薪水是我们的几倍;甚至连吃饭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我下了决心:再回学校把书读好!”
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我说:他就是上个星期到九零三班的李文同学,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和他交流一下。

学生听完议论纷纷。

我趁机说:通过李文同学的事例,同学们现在看清方向了吗?学生都沉默下来了。

接着,我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美洲鹰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由于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在当地人的大肆捕杀以及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下,美洲鹰终于绝迹了。

可是,近年来,一名
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在南美安第斯
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

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
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一只成
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3米,体重达20公斤。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
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

阿-史蒂文在对
岩洞的考察时发现,那里不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试验与
岩石之间的空隙仅英尺,有的甚至更窄。

那些岩石像刀片
一样的锋利,别说是这么大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
那么,美洲鹰究竟是怎样穿越这些小洞的呢?为了揭开谜底,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

他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羹藜作成一个直径
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去。

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他只能
从录象的慢镜头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
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与同样
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
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羹藜洞,显然,在长期
的岩洞的生活,它们练就了能够缩小自己身体的本领。

在研究中,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
了大小不一的疤,那些疤也跟岩石一般坚硬。

可见,美洲
鹰在学习穿越岩洞的时候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
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

我说道: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


果想不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
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

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千难
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
大生存空间。

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之中,只能是
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之中。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苦很累,那
是为了我们日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学们认为,我们应当吃苦吗?
学生此时显得有些激动,纷纷在下面小声议论着。

我想,我要趁热打铁,最后,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三个砌墙工人在砌墙,有人看到了,问其中一个工
人,说:“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
见吗?我在砌墙!”于是他转身问第二个人:“你在做什
么呢?”第二个人说:“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这个
人又问第三个人,第三人嘴里哼着小调,欢快地说,“我
在建一座美丽地城市。


我又说:我想第三位砌墙工人的命运大家可能会猜到,他成了前二位的老板。

在快乐中做事,以积极地心态去面
对平凡的事情,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身处的环境,哪怕
你现在只拥有一个砌墙铲,你也要感谢命运----原来它是
上帝有意送来的。

用心体味人生,在简单中自然会创造出
辉煌的成就。

姑且不论三个人的命运如何,单是看到第三
个人工作的态度就非常令人钦佩。

如果都象第一个人,愁
苦地面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想再好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
成效;而同样平凡的事,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
甚至很辛苦,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
不平凡,在艰苦的环境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
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面对学习也是这样啊!
这一节课,我通过讲故事,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然后,告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有
坚强的意志力;最后,通过故事启示学生要保持乐观的生
活态度。

这节班会课后,学生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我
感受到了他们都在默默的努力。

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以
后的工作中,我不断收集一些小故事,每当学生思想出现
偏差,我就对“症”下药,而且往往“疗效”显着。

后记: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关键在于:第一,
要精选故事。

所讲的故事必须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还要
生动引人,并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深浅程度要符合学生
年级、年龄的特点。

第二,要做好铺垫。

不是为讲故事而
讲故事,据此必须渲染好气氛,奠定好基础。

只有如此,
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故事不宜太长,最好是
短小精悍。

故事涵义可让学生自己体会,不用说得太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