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八上《8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word教案 (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后反思
2、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三、自主学习
1、音形乐园
dàn( )生qiān()订萌( )发诬( )蔑
这件事既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也表现了祖国对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有力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五、品味语言
1、课题中的“眷恋”一词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始终眷恋祖国”?
明确:眷恋的意思是依恋、留恋。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感受:如第五段的两个“不止一次”,第十四段的“也都知道”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课题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
祖国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3、了解通讯的精当的选材和分明的条理。
教学重点
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áo()游推jiàn()枪bì()juàn()恋
募( )集恐吓()软禁()shèn( )重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写的?画出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1911年、1935年、1943年、1947年、1949年、1950年……
教学难点
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个体思考
主备思考
集备思考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资料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六、课堂小结
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八、反馈练习
《补充习题》一、二、问题探究一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美国次长的态度说明钱学森在美国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他是一个难得的科技人才。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才百般阻扰。美国如此在乎他,他却仍然眷恋祖国,也从侧面表现钱学森的爱国心。
2、面对敌人的阻扰和迫害,钱学森做了哪些努力与斗争?
明确:“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准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的合同”,五年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亲人,不停地向亲友、祖国求助。
3、他最后是怎么回到祖国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才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1、钱学森的归国之路是坎坷的,他遇到了哪些阻扰?
明确:美国移民局的阻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
阅读解密:定向——分析——归纳法,这是一种归纳要点的题目,做题时,要首先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定向,就是在文中找到相关区域;然后具体分析所选定的区域,确定、分出共有哪几方面的要点,并逐步缩小范围,由划出重点段落,到重点句子或重点字词;最后按照要求,筛选出能代表其各自要点的句子、短语或字词来完成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