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的熔化极氩弧焊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氏体不锈钢的熔化极氩弧焊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时,若使用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会引起一系列困难:
1、液体金属的粘度及表面张力较大,易产生气孔;焊缝金属润湿性差,焊缝两侧易产生咬边。

2、电弧阴极斑点不稳定,产生所谓阴极飘移现象,使焊缝的成形很差。

如厚度为3mm 的不锈钢焊后焊缝宽约4mm,而余高竟超过3mm,因此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解决上述现象的方法是采用氧化性混合气体作保护气体,即在纯氩气中加入少量氧气或CO2气体。

焊接厚板时推荐以射流过渡焊接,保护气体的质量分数为Ar98%+O22%。

由于射流过渡必须采用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值,熔池流动性好,故只适于平焊和横焊;焊接薄板时推荐以短路过渡焊接,保护气体的质量分数97.5%的Ar+2.5%的CO2。

短路过渡时电压和电流值均较低,熔滴短路时会熄弧,熔池温度较低容易控制成形,因此适用于任意位置的焊接。

为防止背面焊道表面氧化和保持良好成形,底层焊道的背面应附加氩气保护
2.熔化极氩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熔化极氩弧焊原理如图3-10所示。

焊丝通过丝轮送进,导电嘴导电,在母材与焊丝之间产生电弧,使焊丝和母材熔化,并用惰性气体氩气保护电弧和熔融金属来进行焊接的。

它和钨极氩弧焊的区别:一个是焊丝作电极,并被不断熔化填入熔池,冷凝后形成焊缝;另一个是保护气体,随着熔化极氩弧焊的技术应用,保护气体已由单一的氩气发展出多种混合气体的广泛应用,如Ar 80%+CO220%的富氩保护气。

通常前者称为MIG,后者称为MAG。

从其操作方式看,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半自动熔化极氩弧焊和富氩混合气保护焊,其次是自动熔化极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与钨极氩弧焊相比,有如下特点。

(1)效率高因为它电流密度大,热量集中,熔敷率高,焊接速度快。

另外,容易引弧。

(2)需加强防护因弧光强烈,烟气大,所以要加强防护。

3.保护气体
(1)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氩气。

它是一种五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的含量为0.935%(按体积计算),氩的沸点为-186℃,介于氧和氦的沸点之间。

氩是氧气厂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时的副产品。

我国均采用瓶装氩气用于焊接,在室温时,其充装压力为15MPa。

钢瓶涂灰色漆,并标有“氩气”字样。

纯氩的化学成分要求为:Ar≥99.99%;He≤0.01%;O2≤0.0015%;H2≤0.0005%;总碳量≤0.001%;水分≤30mg/m3。

氩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气体,比空气密度大25%,在平焊时有利于对焊接电弧进行保护,降低了保护气体的消耗。

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的气体,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没有了合金元素氧化烧损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氩气也不溶于液态的金属,因而不会引起气孔。

氩是一种单原子气体,以原子状态存在,在高温下没有分子分解或原子吸热的现象。

氩气的比热容和热传导能力小,即本身吸收量小,向外传热也少,电弧中的热量不易散失,使焊接电弧燃烧稳定,热量集中,有利于焊接的进行。

氩气的缺点是电离势较高。

当电弧空间充满氩气时,电弧的引燃较为困难,但电弧一旦引燃后就非常稳定。

(2)氦气(He)。

氦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按体积计算只占0.0005%,密度约为氩气的1/10。

因而为了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就要加大流量。

用氦气保护时,电弧电压比氩要高得多,氦弧的发热量要比氩弧大得多。

因此,氦气保护焊可焊接大厚度工件及导热性好的材料,如铜及铜合金,也用于不锈钢管的高速机械化焊接。

但是,氦气提取的成本费用昂贵,因而应用很少。

(3)混合气体。

在一种气体中加人少量的另外一种或两种气体后,对细化熔滴、减少飞溅、提高电弧稳定性、改变熔深及提高电弧温度等有一定好处。

因而,以氩为主的混合气体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应用十分广泛,如Ar 80%+CO2(5~20)%,Ar 95%+O2(1~5)%,Ar 80%+N2 20%,Ar+H2,Ar+He,Ar 80%+CO2 15%+O2 5%等。

氩弧焊
氩弧焊是利用氩气作为保护介质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既不与金属起化学反应使被焊金属氧化,亦不溶解于液态金属。

因此,可以避免焊接缺陷,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氩弧焊时,由于氩气的电离势较高,故引弧较困难,为此常借用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高压电来引弧。

由于氩气的散热能力较低,因而一旦引燃后,就能较稳定地燃烧。

氩弧焊按所用的电极不同分为两种: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熔化极氩弧焊。

(一)非熔化极氩弧焊(TIG焊)
非熔化极氩弧焊时,电极只起发射电子、产生电弧的作用,电极本身不熔化,常采用熔点较高的钍钨棒或铈钨棒作为电极,所以又叫钨极氩弧焊。

焊接过程可以用手工进行,也可以自动进行。

其过程如图2-13(a)所示。

焊接时,在钨极与工件间产生电弧,填充金属从一侧送入,在电弧热的作用下,填充金属与工件熔融在一起形成焊缝。

为了防止电极的熔化和烧损,焊接电流不能过大,因此,钨极氩弧焊通常适用于焊接4mm以下的薄板,如管子对接、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二)熔化极氩弧焊(MIG焊)
熔化极氩弧焊是利用金属焊丝作为电极,电弧产生在焊丝和工件之间,焊丝不断送进并熔化过渡到焊缝中去。

因此熔化极氩弧焊所用焊接电流可大大提高,适用于中、厚板的焊接,如化工容器筒体的焊接。

焊接过程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如图2-13(b)所示。

熔化极氩弧焊时的金属熔滴过渡,主要是喷射过渡的形式。

喷射过渡的特点是在焊接电压较高、焊接电流超过某临界值时,熔滴呈雾状的细滴沿焊丝轴向高速射入溶池。

喷射过渡时不发生短路现象,电弧燃烧非常稳定,飞溅现象消失,焊缝成形好,熔透深度增加,所以溶化极氩弧焊主要用于焊接厚度为3mm以上的金属。

由于氩气比较稀缺,使得氩弧焊的焊接成本较高。

故目前主要用来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稀有金属(如钼、钛及其合金)、高强度合金钢及一些特殊用途的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热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