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九年级第一章实验填空材料
初三上 九上 科学-华师大 1.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同步练习

第一章 化学反应第2节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考点剖析1、碳酸氢钙[化学式Ca (HCO 3)2]是一种可溶性物质,其水溶液煮沸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a (HCO 3)2CaCO3↓+CO 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Ca (HCO 3)2是氧化物B .生成物CO 2的化学性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保持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2、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D .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待测 11 2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4、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场室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但如果将洁厕灵和Δ“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C .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 2D .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5、下图是B 2和AB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生成物有四种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6、德国化学家哈德·埃特尔在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过程用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顺序已打乱)。
专题06必考(高频)填空题-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

专题06 必考(高频)填空题一、填空题1.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盐酸溶液,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实质是。
(2)HCl气体通入NaOH浴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填“①““②”或“③),③表示离子。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②;氯(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解析】(2)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中,通入前溶液中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由此可知,①为钠离子,②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③表示氯离子。
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2)铁锈对应“中指”类,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盐(2)Fe2O3+6HCl═2FeCl3+3H2O【解析】(1)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盐。
(2)铁锈对应“中指”类,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它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
3.(2023九上·定海月考)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⑥不可燃烧;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①③⑤;②【解析】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性质描述,且这些性质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的描述;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为物理变化的描述;⑥不可燃烧、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为化学性质的描述;4.含有氧元素的酸称为含氧酸。
华师大科学九上1-3章同步练习

第1-3章综合一、单选题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某同学通过直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其中现象描述恰当的是()A. 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出现白雾B.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8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D. 锌粒中加入稀硫酸看到气体生成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B. 金属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C. 钢是纯净物D. 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3.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 NaOHB. Na2CO3C. CaOD. NaCl4.铁、铝、铜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有银白色的光泽②导热性③与稀硫酸反应④与氧气反应⑤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 ②④⑤B. ①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⑤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过滤B. 测溶液的pHC. 稀释浓硫酸D. 滴加液体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 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 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D. 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7.如图是物质甲转化为物质丁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丁是复合肥B. 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 转化②中还有一种生成物是水8.往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C.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D. 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9.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填空完善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填空完善版九年级上科学复填空1、测溶液的酸碱性强弱一般用pH值来表示。
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将试纸蘸入溶液中,然后将试纸比色卡上的颜色与试纸上的颜色对比,即可得到溶液的pH值。
3、溶液pH值的范围是0~14;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
1、酸的定义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
2、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浓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打开瓶盖时会产生白雾。
3、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材、皮肤等炭化。
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
4、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硫酸缓慢地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5、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手臂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6、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含有H+离子。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酸能与一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用来预测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
锌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 O4 → ZnSO4 + H2;铜和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HCl → CuCl2 + H2;铁和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2 + H2.C、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 H2SO4 → CuSO4 + H2O。
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因此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
D、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定义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填空题专项阶段练习(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观察以下实验仪器,然后完成各题:(1)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②_____⑤____⑥______(2)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用于溶解一定量食盐的是______(填名称)。
(5)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______(填名称),规格是__________(填10mL或50mL 或100mL)。
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在桌面上,视线要与________。
集气瓶胶头滴管水槽胶头滴管试管烧杯量筒10ml平放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集气瓶胶头滴管水槽胶头滴管试管烧杯量筒 10ml 平放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仪器2的名称是集气瓶;仪器5的名称是胶头滴管;仪器6的名称是水槽。
(2)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胶头滴管。
(3)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试管。
(4)烧杯可用于溶解食盐。
(5)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10ml的量筒。
量取液体时,要将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
硫化氢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请回答:(1)从上可知,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硫化氢气体。
(3)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对一点即可)向上排空气硫化氢+氧气二氧化硫+水【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解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对一点即可)向上排空气硫化氢+氧气二氧化硫+水【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2019秋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质量评估考试试卷同步测试

第1章质量评估试卷[学生用书活页P79][时间:60分钟 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8·呼和浩特]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图1A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2018·上海长宁区一模]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 .C +O 2===CO 2 B .2C +O 2=====点燃2CO C .Mg +O 2=====点燃MgO 2 D .S +O 2=====点燃SO 2↑3.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收集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D )A B C D图2A .加入药品B .收集气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验满4.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 2+H 2O ――――→光照叶绿体淀粉+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淀粉中一定含C 、H 两种元素 B .淀粉中一定只含C 、H 两种元素 C .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 .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5.[2017·淄博改编]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4P +5O 2=====点燃2P 2O 5”来表示。
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C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D .②④⑥6.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2g H 2完全燃烧生成36g H 2OC .水变成汽油D .冰转化成干冰7.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 .2Na +2H 2O===2NaOH +H 2↑ B .Fe 2(SO 4)3+Fe===3FeSO 4 C .CaCO 3=====高温CaO +CO 2↑D .2NaCl +2H 2O=====通电Cl 2↑+H 2↑+2NaOH8.[2018·平凉崆峒区校级模拟]已知反应X +3O 2=====点燃2CO 2+2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B ) A .C 2H 6 B .C 2H 4 C .C 2H 2D .C 2H 6O9.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一定加快反应速度 B .会减慢反应速度 C .加快或减慢反应速度 D .不改变反应速度10.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化学综合(含答案)

九上化学综合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生锈的铁钉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2.推理论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C.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y代表混合溶液的pHD.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3.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4.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锌粉直至过量。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B.C.D.5.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Zn③溶液只有Zn2+,不溶物为Zn④溶液只有Zn2+,不溶物为Zn、Cu。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各组物质检验与鉴别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A.FeCl3、NaOH、H2SO4、KNO3四种稀溶液,只利用组内物质无法鉴别B.Ca(OH)2、HCl、NaCl、Na2CO3四种溶液,只利用组内物质即可鉴别C.NaCl、NaOH、CaO、CuSO4四种固体,只用适量水即可鉴别D.用稀硝酸和AgNO3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的Cl﹣7.向一定质量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B.C.D.8.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NaOH溶液。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填空完善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填空完善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上科学复习填空2、测溶液的酸碱性强弱一般用。
3、如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4、溶液pH值的范围是:;pH值越小,酸性越;pH值越,碱性越强。
§1-21、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写化学式)。
2、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浓盐酸因为具有性,所以打开瓶盖时,上方有白雾。
3、浓硫酸有强烈的性,能使纸张、木材、皮肤等炭化。
因为浓硫酸具有性,可以用作干燥剂。
4、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5、实验中,我们不小心把浓硫酸沾到了手臂上,应6、稀硫酸,稀盐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都含有。
A、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色。
B、酸能与一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
金属活动顺序表:;下列中有化学方程式的请写出:锌和稀硫酸,铜和稀盐酸,铁和稀盐酸C、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氧化铁和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硫酸,。
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所以硫酸铁溶液呈色,硝酸铜溶液呈色。
D、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定义:;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E、酸能与一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石灰石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
7、AgCl 、 BaSO4 、 BaCO3的区别:8、鉴别物质的方法如: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9、除杂质的方法如:氧化铜(铁) ;食盐(泥沙);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
氢气(氯化氢)。
10、鉴别碳酸根离子(CO32-)的方法:;11、如何验证SO42-12、如何验证Cl-§1-31、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的化合物。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化学反应 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⑤③。
【答案】A。
2.【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⑤③⑥⑦。
【答案】C。
3.【解答】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答案】D。
4.【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说明过氧化氢在伤口处遇到了能使它分解的物质,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是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也可以是其它物质,如硫酸铜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和水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5.【解答】解:A、一种物质碳酸氢铵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二氧化碳、水和氨气,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两种物质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既不是“多变一”的分解也不是“一变多”的化合.故B错误;C、一种物质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故C正确;D、两种物质红磷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五氧化二磷,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D正确.【答案】B.6.【解答】解: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A.7.【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B.8.【解答】解: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可知,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实质是甲烷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完整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第一节(P2)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 a.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b.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3)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宏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微观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增减进行有关的计算应用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解释一些实验事实(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小练1.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
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等:将短线改为等号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练习: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3)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2.用奇数配偶数法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3.观察法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④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只有①④2 . 现有10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15克的硝酸钾B.蒸发50克的水C.倒出50克的硝酸钾溶液D.使硝酸钾的溶解度达到30克3 . 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A B.B C.C D.D4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浓硫酸腐蚀布块C.氢氧化钠潮解D.烧碱变质5 .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
这种试剂不可能是()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6 . 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克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1的数值为120B.P点过后将出现蓝色沉淀C.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D.P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7 . 把一些锌粉放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B.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C.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D.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8 . 对于化学反应X+K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X只能是熟石灰C.Y中一定含有钾元素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9 . 已知Mg(OH)2MgO+H2O,Al(OH)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aAlO2 ,即Al(OH)3+NaOH=NaAlO2+2H2O,而Mg(OH)2不与NaOH溶液反应。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课时精练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课时精练一、单选题1.把6g碳在2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 30gB. 22gC. 32gD. 44g2.镁、锌、铁的混合物5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克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 2克B. 3克C. 3.5克D. 4.5克3.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ag;另外一份碳先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产的二氧化碳,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先通过足量灼热的碳层,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是()已知C+CO2 2CO,2CO+O2 2CO2A. a=bB. a>bC. a=2bD. b=2a4.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表中a的值为3.8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可能含有氢元素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图①: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B. 图②:如图所示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是否有关C. 图③:把篮球以-定的初速度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篮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h) 的关系D. 图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4:1B.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C. 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8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的质量必须大于0.2gD.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7.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只烧杯,在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班级姓名学号温馨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答题前,应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14、Fe—56、Cl—35。
5、C-1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请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用来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A。
2Zn B。
mO C。
H D. 5S2。
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
核外电子数C. 核内中子数 D。
核内质子数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除使用酒精灯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是()A.铁夹B.试管夹C.坩埚钳 D.玻璃棒4。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A.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离子5.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0B. 128C. 208D. 2886.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C 。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7.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混合物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8。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已知α—氨基乙酸(H2NCH2COOH)是某天然蛋白质大分子水解后的产物之一,则α-氨基乙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A。
2∶1 B. 1∶1 C.12∶7 D. 6∶79。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每个H2O2分子是()A.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填空题专项习题(培优提高)

一、填空题1.某同学用胆矾配制成的硫酸铜溶液,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1)用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取一块胆矾①药匙②纸槽③镊子④滤纸___________色的固体(2)用________(填仪器序号)将胆矾研磨成粉末状①烧杯②研钵③蒸发皿④锥形瓶_________色固体变成________色粉末(3)取少量胆矾粉末溶于水制得硫酸铜溶液________色的溶液(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__________,溶液颜色___________,滴加过量氢氧化钠后,溶液变为__________。
(5)将滴加了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加热固体颜色由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
实验后反思:清洗加热后的试管时,该同学发现试管炸裂。
分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答一种即可)③蓝②蓝白蓝蓝色絮状沉淀变浅无色蓝色黑色试管外部有水;(或试管未冷却直接接触冷水了或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解析】(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胆矾是蓝色固体(2)用研钵可将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状蓝色固体变解析:③ 蓝② 蓝白蓝蓝色絮状沉淀变浅无色蓝色黑色试管外部有水;(或试管未冷却直接接触冷水了、或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解析】(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胆矾是蓝色固体。
(2)用研钵可将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状,蓝色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4)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Cu(OH)2是蓝色絮状沉淀,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的。
(5)Cu(OH)2CuO +H2O,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所以将滴加了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加热,相当于加热Cu(OH)2,发生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颜色由蓝色变为黑色。
玻璃器皿在温度骤然升降时易炸裂。
清洗加热后的试管时,如果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外部有水或试管未冷却直接接触冷水或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
华师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120分,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S:32Cl:35.5 Ca:40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 +5O2↑点燃2P2O5B.Fe +O2点燃Fe3O4C.C +O2点燃CO2D.Mg +O2点燃MgO2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B.CO C.CO2D.H24.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含有空气)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5.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C. 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6.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每1个C原子和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B.32 g S与32 g O2完全反应,生成64 g SO2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根据: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7.高氯酸是已知酸中酸性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 ℃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2Cl2↑+7O2↑+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A .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8.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O2D.NH39.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可能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11.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12.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 g A与11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 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A.5 g B.16 g C.9 g D.23 g13.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14.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酸碱盐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Ca-40 Cl-53.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半坡出土的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苯乙烯人面鱼纹彩陶盆制成轮胎等制作的服装制成的灯饰外壳A B C D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滴水成冰C、矿石粉碎D、食物腐败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H2CO3B、CaCO3C、CO2D、CH44、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H2、O2、CO B.H2、O2、HClC.H2、SO2、CO D.O2、CO、CO25、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西瓜B、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肥皂水比鸡蛋清的碱性强6、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B. 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D. 称量、量取、溶解、计算8、葡萄中有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它属于氧化物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D.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有三种9、某同学做了一个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家中一些液体的pH。
他的实验记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肥皂水pH=10 B.纯碱溶液pH=11 C.食醋溶液 pH=9 D.橘子汁pH=4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酸碱盐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Ca-4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一、下列物品中,不是..半坡出土的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苯乙烯人面鱼纹彩陶盆制成轮胎等制作的服装制成的灯饰外壳A B C D二、下列转变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A、石蜡熔化B、滴水成冰C、矿石粉碎D、食物腐败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H2CO3B、CaCO3C、CO2D、CH44、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H2、O2、CO B.H2、O2、HClC.H2、SO2、CO D.O2、CO、CO2五、下图是身旁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量的人宜多吃西瓜B、茅厕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香皂水比鸡蛋清的碱性强六、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转变而减少的是(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7、配制必然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B. 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D. 称量、量取、溶解、计算八、葡萄中有含量丰硕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它属于氧化物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D.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有三种九、某同窗做了一个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家中一些液体的pH。
他的实验记录中必然错误..的是 ( )A.香皂水pH=10 B.纯碱溶液pH=11 C.食醋溶液 pH=9 D.橘子汁pH=4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一、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第一章试题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第一、二节练习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酒精挥发2、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铁溶于稀硫酸,煤的燃烧 B.火药爆炸,粉碎矿石C.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D.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3、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可燃C、不溶于水D、易撕碎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的改变5、下列变化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的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变黑⑤汽油挥发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⑤6、近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①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②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
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氧化反应 B.均为化学变化C.均为物理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7、在空气中燃烧既能生成二氧化碳,又能生成水的物质是()A.木炭 B.蜡烛 C.氢气 D.硫8、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若将它们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CO2 B.H2 C.O2 D.空气9、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10、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些无色溶液中( )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一定含有银离子C.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银离子 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或两者都有11、“老者生来脾气燥,每逢喝酒必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然不可交。
”这则谜语的謎底是( )A、生石灰B、酒精灯C、浓硫酸D、烧碱12、下列物质都能电离出H+,其中不属于酸的是()A、HClB、NaHSO4C、H2SO4D、HNO313、砷(As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有+3价和+5价,因此可以形成两种含氧酸——砷酸和亚砷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第一章实验填空材料1、实验室有3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Cl、Ca(OH)2和稀H2SO4,现要求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它们。
甲同学选用一种钠盐溶液,乙同学选用一种有色试剂,它们都得到了正确结论。
则甲、乙两位同学选用的试剂分别是:甲,乙。
(填名称)2.有A、B、C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A+2AgN03=B+2Ag B+2KOH=2C+Cu(OH)2↓则化学式: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3.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钾、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图实验,由图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一定不含。
4.2004年初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
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
请回答:(1)次氯酸钠(NaClO)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A.用NaOH溶液浸泡B.用水冲洗即可C.用NaClO溶液浸泡5.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1只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平衡。
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CaCO3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与CaCO3等质量的MgCO3粉末,,充分反应。
(1)若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那么,天平的指针一定偏向(填“左”或“右”)。
(2)若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实验室中,张明、苏红两位同学欲测定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两个方案。
(设杂质不和盐酸反应,受热也不分解)张明的方案:①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样品;②用酒精灯加热样品,直到质量不再改变;③在干燥的容器中将固体残渣物冷却后称量;④计算。
苏红的方案:①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样品;②加过量的盐酸使之完全反应;③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过量的盐酸;④计算。
回答下列问题:(1)张明为什么要加热样品直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2)张明的方案中为什么要将固体残留物放在干燥的容器中冷却?(3)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苏红的方案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5)苏红的方案中,欲测定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哪些数据?(6)综合上述,你认为张明和苏红方案中,切实可行的方案是的方案,不采用另一方案的理由是。
7、赵刚为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做了以下探究。
他打开一节废电池,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黑色碳棒完好无损;②电极周围充满黑色粉末;③里面有少量无色晶体;④金属外壳明显破损。
赵刚查阅了资料:锌锰电池是以中心的碳棒(石墨)做正极,外围的锌筒做负极,锌筒与碳棒之间填满氯化铵溶液(做电解质)拌湿的二氧化锰和石墨,石墨不参加化学反应,仅起导电作用。
在电池的使用中,锌逐渐变成了氯化锌。
请你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赵刚的探究活动,填写以下空白。
⑴.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_ __性。
⑵.以氯化锌为例,写出证明废电池内含有氯离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⑶.通过回收废旧锌锰干电池可得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只要填一种)。
⑷.将锌锰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加入双氧水中发现产生气泡的速度加快,此时二氧化锰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作用8.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发现问题]单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李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翁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等。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得出结论] 经过实验和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9、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
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如右图一);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画的。
无色液体A是,B是,C是。
10、如下图二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硫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图二)(图三)11、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12、厨房的两个调料瓶中分别盛有精盐(NaCl)、碱面(Na2CO3)两种固体,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列出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晓琴同学无意中发现,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能产生一种白色沉淀。
⑴从无色溶液着手研究,若有一种是稀硫酸,则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白色沉淀着手研究,向其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则白色沉淀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①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微溶于水;NO2是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②并能发生下列化学反应:3NO2+H2O=2HNO3+NO如右图将一支充满NO2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水中已预先加入数滴石蕊试液)。
试分别描述实验现象:(至少写二点)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一次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探究实验。
目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⑴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不变色;⑵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不变色;⑶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
结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6、有A、B、C三种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是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
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各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只有C出现白色沉淀。
另取A、B两种溶液各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只有B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可得A是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__。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工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铜、氢氧化钾、硝酸钡、硫酸钾、硝酸镁五种物质,且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各不相同。
已知甲厂的废水中含三种物质,则乙厂的废水中所含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含有能做复合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17、160年前,鸦片——曾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民族英雄林则徐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他们先把鸦片投入到盐卤池中浸泡、溶解,再投入生石灰,倾刻间池中沸腾,烟土随之湮灭。
池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倾刻间池中沸腾”说明此反应过程会(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热。
18、张强从菜场买了一些鸡蛋,放入水中煮,发现有的鸡蛋破裂有的不破裂,他感到好奇,做如下的探究实验:⑴分别将破裂的蛋的壳和不破裂的蛋的壳洗净、烘干、研碎⑵分别称取等质量的两种蛋壳,分别加入到足量相等的稀盐酸中⑶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⑷将生成的沉淀分别过滤、洗净、烘干、称量,请回答:探究实验第⑶步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比较________________19、某物质A ,属于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类化合物。
为了确定它,作了如下实验:将A 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向上述红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B 的溶液,溶液的红色消失,并生成白色沉淀C 。
再加入稀硝酸,C 不溶解。
试推断:物质A 是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
20、实验室采取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种装置来研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并将它置于适宜的温室(25 ℃~35 ℃)环境中培养。
几天后,发现位于水面以上与位于水面以下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只有位于水面处的种子发芽了,并且可以观察到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由此说明:(1)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 。
(2)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U 形管中放入的NaOH 和CaO 固体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你最熟悉的酸、碱、盐中,任意选出四种物质,使其符合下图中的关系,图中连线的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2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杂质的反应:(1)氯化钙中混有碳酸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