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中小学单招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城中小学单招真题
1: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单项选择题
A、相互促进关系
B、平等关系
C、授受关系
D、教学关系
2:在打印任务未完成而缺纸的情况下,则()。
单项选择题
A、打印机将自动关闭
B、打印任务取消
C、计算机提示“缺纸”
D、取消打印列表中该任务后的其余任务
3:教师的进修提高以()。
多项选择题
A、业余为主
B、自学为主
C、短训为主
D、在职为主
•E、学历提高为主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单项选择题
A、中国
B、日本
C、新加坡
D、德国
5:愉快教学法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
()判断题
对
错
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首要环节。
单项选择题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7: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多项选择题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9: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完成了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部法典是()。
单项选择题
A、《武德律》
B、《贞观律》
C、《唐律疏议》
D、《永徽律疏》
10:未来深海水下线缆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钢材或铝合金。
因为金属具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在深海压力之下,粒子交界处的金属外皮容易断裂。
而玻璃看起来虽然是固体,但压力之下可以流动,因此可以视为液体。
由此可以推出()。
单项选择题
A、一切所谓的固体,几乎都可以被视为缓慢流动的液体
B、玻璃比起钢材或铝合金,更适合做建筑材料
C、液体没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
D、在将来的深海操作中,玻璃将取代金属,发挥更大的作用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
单项选择题
A、分层管理
B、综合治理
C、分级治理
D、集中整治
12: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单项选择题
A、孟子
B、荀子
C、格塞尔
D、威尔逊
13:下面提法,属于启发性原则的有()
多项选择题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产婆术”。
D、“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单项选择题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15: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多项选择题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16: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单项选择题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8: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目视法
B、扫视法
C、巡视法
D、提问法
19: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单项选择题
A、并不重要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D、教育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20:下面是某实验小学一名教师对学生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真不忍心。
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
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
A、定量评价
B、结果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定性评价
21: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实物直观
B、图片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2: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23: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弛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2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25:学生对自己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
单项选择题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6: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判断题
对
错
27:教育能力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
判断题
对
错
2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29: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多项选择题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30:《诗经》的语言形式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31: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
单项选择题
A、道尔顿
B、阿佛伽
C、盖·吕萨克
D、波义耳罗
32: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的应用。
多项选择题
A、概念
B、规则
C、方法
D、规律
•E、理论
3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单项选择题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3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
35:我国在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采用的是道尔顿制教学形式。
()判断题
对
错
36: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传授性
B、积累知识
C、有意识
D、有目的性
•E、有序性
37: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叙事研究
D、调查研究
38: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
单项选择题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3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多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40:“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全员激励原则
B、教管结合原则
C、协调一致原则
D、平行管理原则
41:实验室实验法具有较高的。
单项选择题
A、区分度
C、内部效度
D、外部效度
42:老子英雄儿好汉。
判断题
对
错
43:动机一般具有()
单项选择题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ABC都是
4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45: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4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操作方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47:“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单项选择题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48:个体的动作发展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49: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品德常规管理
B、学习常规管理
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
D、学籍常规管理
•E、生活常规管理
50:“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51:教师通过复习已有的知识,从中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是复习导入。
()判断题
对
错
52: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单项选择题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53: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5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他人行为的替代经验
C、他人的榜样行为
D、个体自身行为的归因方式
55: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刚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面对这种情景,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地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56: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了其()特点。
单项选择题
A、生成性
B、开放性
C、实践性
D、自主性
57: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的能力叫()
单项选择题
A、操作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D、认知能力
58:“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名言。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59: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60: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在打印任务未完成便缺纸的情况下,计算机提示“缺纸”,在添纸后打印任务将继续执行。
3:答案A,B,C
解析
4:答案D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5:答案正确
解析
6:答案C
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7:答案A,B,C,D
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答案B
解析B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例如,人们希望得到一份安定的职业,愿意参加各种保险,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由于金属外皮容易断裂,而玻璃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更适合做海底电缆的外皮,由此可以推断:在将来的深海操作中,玻璃将取代金属发挥更大的作用。
A、B、C三项从题干推断不出。
1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
的社会环境。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由“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可知是外铄论的观点。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人,孟子、格塞尔和威尔逊均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故选B。
13:答案A,B,C,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15:答案C,D,E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师生关系相互促进、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16: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体制的概念,即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B
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20:答案D
解析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21:答案C
解析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赏和演示等,即为让学生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属模象直观,故选C。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D
解析D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做法是治疗者与求诊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求诊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
按恐惧事物分级表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24:答案A
解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此解释。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略。
27: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A,B,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31:答案A
解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32: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33:答案B
解析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4:答案D
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德育过程向前推进的关键所在。
故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错误
解析京师同文馆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
36:答案C,D
解析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有意识和有目的性。
因为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37: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38:答案A
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39:答案A,B,C,D,E
解析略。
40:答案D
解析
41: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考察信度的特点,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而实验室采用实验法就是体现出多次测量,求的数据的稳定、一致的程度,所以具有较高的信度。
42: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43:答案D
解析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4:答案C
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45:答案C
解析略。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D
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48:答案B
解析略。
49:答案A,B,C,D
解析
50:答案C
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51:答案正确
解析
52:答案D
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53:答案D
解析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54:答案A
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5:答案C
解析【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四个选项中,C项的做法既是对学生的宽容,又提升了教师的形象,会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56:答案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决定了其生成性的特点。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57:答案B
解析
58:答案C
解析
59:答案A,B,C,D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顺序发展。
60:答案D
解析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