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操割③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时任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

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

②青萍,古宝剑名。

③操割,即操刀割锦,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指不会操刀的小孩子去剁肉,没裁过衣服的人去割锦缎。

后比喻才能不能胜任重大事情。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先以青萍剑为喻,突出李凝的优异,再反用操刀割锦的典故,赞扬李凝的能力。

B.五、六句写诗人送别李凝时月下出行的景象,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此刻兴奋的心情。

C.七、八句中贤士豪杰争相为李凝饯行,一直将他追回到栖霞山,表现出李凝的人格魅力。

D.九、十句写暮春时分花园里群花散落,而席上斗酒消散离别之愁,一转伤感的送别气氛。

16.(6分)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两诗“何时还”所问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B
16.①内容:本诗“何时还”是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

②情感:本诗中李白通过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通过自问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此刻兴奋的心情”错误。

从第十句中“离颜”可知,诗人是有离别时的惆怅表情的,美好的月光应是反衬诗人的惆怅心情。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诗“此去何时还”是问李凝,诗人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何时还”是诗人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别君去兮何时还”,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

从情感上看,本诗,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此时的李凝还未远行,李白就发出“何时还”的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他对亲情的重视态度。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

诗人自问自答,以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的回答,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不愿同流合污的做岸性格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