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脑筋急转弯的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哪个应届⽣愿意错过公务员考试,姑且不说志向,单为了多⼀份⼯作的保障,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可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越来越难的公务员考试,让很多⼈摸不到头脑。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刚刚落下帷幕,留在考⽣⼼⾥的,是何种感受呢?
专业考试的感觉⼩刘某⼤学经济系应届毕业⽣
上海公务员考试今年推出了专业考试,根据我报的岗位要求,选择的是经济管理的那场。
本来想找出找点以前的考试资料,但可能是新推出的专业考试,所以我在考试前也没有找到想要的题⽬。
专业考试是最后⼀场,与前两场《⾏政能⼒》、《申论》相⽐,专业考试都是客观题,只需要做选择或判断。
前⾯45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 分。
接下来是30道多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这⾥必须要注意不要把多选当作单选题来做。
剩下的是20道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可见考试的题⽬量并不⼤,⼀般来说肯定来得及做,坐在我边上的⼀个同学答得⽐较快,半个多⼩时就做完了。
专业考试题⽬涉及的范围还是⽐较⼴的,产业经济、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管理学、⾦融、贸易等⽅⾯的知识都有所涉及。
但基本上都在考纲的范围内,没什么明显的偏题怪题,所以对照考纲找些相关的书看看是⽐较好的复习⽅法。
考的知识基本上还是⽐较常识性的东西,重在理解和运⽤,当然这跟每个⼈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有关。
所以对于专业考试的难度,各⼈的看法都不⼀。
我原先看考纲的时候觉得那些条⽬都不太懂,但做题的时候发现还是可以凭⾃⼰的经济学常识推断⼀下的。
说实话,总体感觉不是很难,但到底答对了多少题其实⼼⾥也没把握,尤其是多选题。
有些考到的知识点是从来没接触过的,只能凭感觉了。
成绩出来以后⼩孙某⼤学管理学院应届毕业⽣
在国家⼈事上查到了⾃⼰考国家公务员的成绩,《⾏政能⼒》70.1,《申论》76,总分为146.1。
有点让我意外的成绩,我⼀直以为⾃⼰的⾏政能⼒肯定不及格,因为我最后20题没做,中间10-15题没做,最后答案统⼀划了c。
不过我也没戏了,既没资格⾯试,也没资格过⾯试,因为下⾯还有关于外语的专业笔试和⾯试。
当初考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外语科⽬,幸亏没考⾼,否则也浪费了。
我报的是商务部,居然要加考外语的,我两天前才知道。
下回报名的时候,⼀定要把所有的情况都了解好。
公务员专业课考试之我见⼩D 某⾼校研究⽣
这次上海公务员经济管理专业考试题型特点在于:
1.题型与题量。
都是客观题,总分100分。
1-45为单选,每题1分,共45分;45-75为多选,每题1.5分,共45分;20道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题量不⼤,肯定来得及做,快的⼈1个⼩时不到就做完了。
2.覆盖⾯。
覆盖⾯相当⼴,产业经济、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管理学、⾦融、贸易等⽅⾯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但基本上都在考纲的范围内,没什么偏题怪题,所以对照考纲找些相关的书看看是⽐较好的复习⽅法。
3.难度。
这个就⽐较难说了,各⼈看法不⼀。
我同学的意思是,看考纲的时候觉得那些条⽬都不太懂,但做题的时候发现还是可以凭⾃⼰的经济学常识推断⼀下的。
应该说,考的还是⽐较常识性的东西吧,重在理解和运⽤,不太会让你死记硬背什么东西。
以上所说的只是这次的考题,未经纵向对⽐,不知道以后的题型是不是固定不变。
总体感觉不是很难,但到底答对了多少题其实⼼⾥也没把握,尤其是多选题。
还有就是有些考到的知识点是从来没接触过的,只能凭感觉了。
4.带点“游戏精神”去考试Candy 某⾼校⼯商管理专业毕业⽣
⼥⽣考公务员合适吗?⼥⽣“考研”合适吗?在我考试前,很多⼈这么问我,其实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想“合适不合适”呢?我的性格⽐较要强的,凡是我认为有挑战性的都要试⼀试的。
况且考公务员很好啊,这个好处去考的⼈都知道呀,否则⼲嘛还往前拼命地“冲”呢?我以前认识⼀位学长,他就是通过考试的成功谋到了职位。
我想我不⽐他差,何况⽗母也⾮常⽀持我。
说起考试,不谦虚地说的话,我从⼩到⼤都是考试的“常胜将军”,呵呵。
刚看到考试项⽬,啊?要考《⾏政分析》和《申论》啊?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哎!但看到⼤纲例题,觉得很有趣,是那种既有点“急转弯”性质的,⼜有点逻辑分析性质的,我觉得很特别,不是像想象中的考试那样条条框框的,可能是我这个⼈有点“倔”,越是⿇烦的事我越想把它弄清楚,所以什么分析题,什么推理题,做起来就像是玩游戏闯关⼀样,还有⼼理测试,真有那么⼀点点的“刺激”啊!
但是,毕竟是关系到⼈⽣前途的考试,不能⼉戏的。
我还是尽量从很多⽅⾯去准备应考的。
什么《半⽉谈》,什么《时事报告》没有少看,特别是那种长篇⼤论的分析,我就像中学⾥学习语⽂时那样分析,列提纲,归段落,关键是理清⽂章的分析思路。
⾄于逻辑⽅⾯,我想我的理科基础不错,做事⼀向有条理,⽽且在⼤学期间很多课程和这⽅⾯⼜有很⼤的关联,所以不着急的。
看了很多相关站上的介绍,我个⼈也觉得考公务员还是真的需要⼀个清醒的头脑,“好玩”归“好玩”,涉及到深层次的分析还是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的。
我建议有⼼思往这条路上⾛的同学,还是及早准备⽐较好,就当是⼀次特别的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