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三历史(第2期)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3(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三历史第2期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3(含解析)2013年高考硝烟散尽,2014年高考强势来袭。
为鼎力学子高考备战,助推学子梦想腾飞,网未雨绸缪,抢占先机,组织全国重点高中一线名师,在暑期热档强势推出“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
该系列有以下特点:
一、选题权威典型。
试题全部选自全国重点高中和全国教育强省、市之2013年高考备战试卷,原创性高,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提前触摸高考脉搏,热身练手。
二、编排优化合理。
针对2013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频考热点,优化编排,合理设置,按照新课标高考的要求进行组题。
三、训练省时高效。
不求大、求全,一切从学生备考实际出发。
每个训练的题量控制在40分钟之内,训练强度层层深入,训练效果步步为营。
占尽先机,热身练手,暑假抢分,尽在“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选择网,选择锦绣前程!
一、选择题。
(12小题,总共48分)
1.(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区赛德国际校高一9月月考文综)《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
”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2.(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一诊文综)下列表格是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此表能够直接说明
A.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B.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 D.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
3.(2013-2014学年山东省平原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4.(2014届四川省射洪中学补习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5.(2014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周末训练08)《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一书中写道:“在华盛顿这个全国政治中心,政府官员们的女性亲属和朋友形成了新的政治角色。
很多贵族女性长期在英国与欧洲法庭上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美国的精英女性比如玛格丽特·贝亚德·史密斯创造了一种美式的‘客厅政治’。
1790年代,当国家统治集团初步成型的时候,‘客厅政治’在费城发轫,1800年后成为华盛顿政治景观不可忽视的一幕。
”对“客厅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客厅政治”起源于英国与欧洲的法庭上
B.18世纪末开始美国妇女拥有参政议政权利
C.美国上层社会的妇女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D.19世纪以来“客厅政治”盛行于美国社会
6.(201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它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政局。
以下各项比较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A.“袁世凯——白脸的跳梁小丑” B.“五四时黑白颠倒的世道”
C.“共产党——要把乾坤扭转来” D.“清政府——内外的两种面孔”
7.(2014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一文件发表最能表明
A.中共彻底放弃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活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阶级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
8.(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
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
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②十月革命③工业革命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①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④
9.(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以下与这位文学家的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
1 0.(2014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 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 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 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 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1 1.(201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己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1 2.(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一位西方的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
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二、非选择题。
(3小题,总共52分)
13.(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6分)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
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并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10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20世纪末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8分)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14.(2014届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13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在文明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自宋朝开始的“中古都市化革命”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官市制度终于崩溃,有些城市快速扩大,并在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大专业市镇,从事于米粮或手工业品之贸易。
这一发展当然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
长江下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货与丝货产区。
江南地区有52个棉货专业市镇,25个丝货专业市镇,13个米粮专业市镇。
这些市镇都分布在太湖附近及长江三角洲一带。
只有一个镇一南汇县周浦镇,既属棉货专业又属米粮专业。
换言之,其他的89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
——摘编自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市镇化的原因和特点。
(4分)
材料二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5分)
材料三图3是晚清时期上海城市一隅。
原图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江海北关(注:专司外洋各国商务)设在沪北英租界黄浦滩上,规模宏敞,轮奐聿新。
近日新造钟塔一座,矹立中央,高耸霄汉,并向外洋购运大钟安设其上……夜间则燃点电气灯,照耀如昼。
”
(3)依据材料三描述晚清时期上海城市风貌。
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答案】
【解析】
15.(2014届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13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重建法国政体的过程中,……国内大多数人士主张恢复第三共和国的体制,但是戴高乐主张实行彻底的改革。
他认为,战后法国的伟大抱负应是恢复“大国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
大战结束初期,世人刚刚摆脱法西斯暴政的奴役和威胁,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
同时,法国的重建需要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戴高乐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显然不是担任政府首脑的合适人选。
因此,不仅戴高乐于1946年愤然辞职,同年10月通过的第四共和国宪法也全
然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
第四共和国基本上延续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国家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总统不掌握实权……
……在最基本的政治体制问题上,政局不稳的局面非常突出,内阁走马灯似地更迭,短短的12年中更换了21届政府,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仅2天。
1958年,法国出现统治危机,……戴高乐以改革政治体制为先决条件,于同年6月1日出任政府总理。
1958年9月28日,新宪法获得公民投票的批准,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五共和国实行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最大的特点是最高权力由议会转到总统手中,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得到空前加强。
……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
法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既是法国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产物,也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需要适度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10分)(2)从历史根源的角度,你怎么看待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的弱化总统权力、强调议会主权的特点?(3分)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