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人教新资料3.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3.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练习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最早与法西斯势力进行英勇斗争的是()。

A、苏联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西班牙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答案B
2、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这两次世界大战得以发生的
原因不包括()。

A、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B、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C、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D、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解析B项是战争后果,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原因。

答案B
3、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④在美国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大战影响的认识、比较和归纳能力。

一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苏俄,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两次大战德国领土都被分割;两次大战后没有美国的资本,欧洲经济无法恢复,所不同的是二战后美国扶植西欧的同时,控制了西欧;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但都不是欧洲主宰。

答案D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有()。

①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②绥靖政策,养虎遗患③
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轴心国的重要保证④世界和平需要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析。

解答注意综合运用法西斯的罪恶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经验教训、影响、意义等重要内容。

答案D
5、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战争的性质相同
B、德国和日本都是战败国
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最终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解析A项战争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 项一战中日本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D项适合二战,一战对双方来说都是
非正义的,应选C项。

答案C
6、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应是()。

A、法西斯的罪恶
B、战争带来的灾难
C、绥靖政策的恶果
D、胜利者的世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片含义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共同主题”,二战不仅给遭受侵略的国家、人民造成了灾难,同样也使侵略国家遭受了破坏。

答案B
7、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二战后才开始应用
B、为战后的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C、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的诞生有联系
D、交战各国为克敌制胜而发展科学科术
解析此题考查二战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A项错误,二战后期已开始应用,如使用新科技制成先进武器原子弹等。

B、C、D三项符合史实。

答案A
8、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
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
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
解析二战导致欧洲普遍衰落,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答案B
9、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
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

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
待中国③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以下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
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

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

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

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

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

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

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分)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6分)
解析此题考查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概况,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并把相关信息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分析认识的能力。

第(1)问回忆二战的结局及对战犯的处置,结合材料分析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