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体会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感受数学的美。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蕴思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邰丽华这位聋哑姑娘吗?他们表演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在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感动了亿万中国观众,在残奥会上感动了世界。
师:“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由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深受观众的喜爱。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一些现场的画面:(欣赏“千手观音”节目的影像)
师:你觉得这些画面中舞蹈演员的动作造型美吗?
师:这些造型都体现一种艺术美----------对称美(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千手观音”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美,同时美丽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
2、欣赏蝴蝶的对称美
师:瞧!两只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眼前。
(演示蝴蝶课件)
师:你喜欢它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只蝴蝶,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一只蝴蝶的左右两片翅膀形状完全一样,大小也完全一样。
而第二只蝴蝶的左右两片翅膀形状完全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师:哪只美?为什么?(对称)
二、参与探索,体悟特征。
(一)看一看。
1、出示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物体的照片。
(课件出示)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预设:(1)两边是一样的;(2)两边是对称的……
揭示: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对称的。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这儿,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
谈话:请大家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预设:(1)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2)它们是对称的。
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的动画),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
揭示:像这样的图形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提问:谁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预设:(1)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一样,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怎样才叫完全重合?
预设:(1)两边完全重叠在一起;(2)两边的大小完全一样,形状也完全相同。
提问:再看这三个轴对称图形中间还有什么?
预设:(1)印子;(2)折痕
(板书:折痕)
揭示: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电脑演示)
(板书:对称轴)
请大家拿出铅笔和尺画出这三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同桌相互说一说。
三、及时巩固,深化认识
设计闯关游戏,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猜猜看;
第三关,小“画”家;
第四关,小魔术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找一找、猜一猜的有趣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被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加强,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四、全课总结,加深认识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对称)
谈话:大家感觉美吗?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美妙的图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的思绪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飞扬,真切地感受到对称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