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与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与有
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汇编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为了确保在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时,现场救护人员懂得如何正确有效的施救,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本应急预案也适用于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
1事故特征1.危1险性分析本公司在玻璃瓶罐生产过程中,涉及发生炉煤气制取、长输送管道煤气的输送供给,由于操作错误,设备、管道、阀门等缺陷及故障,存在煤气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维修人员进入未经清洗置换的设备容器(管道)内检查、维修;或者未经充分换气,冒然下到排水井、排污井、烟道检修坑等有限空间作业,由于通风不畅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窒息、中毒事故;另外,火灾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存在一氧化碳中毒、有毒有害烟气中毒窒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发生。
1.事2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序号生产工段发生的区域、地点或作业内容事故类型1拉煤、锤煤加煤机煤仓(扒煤)一氧化碳中毒2煤气发生炉司炉煤气发生炉拨钎孔(拨钎)一氧化碳、硫化氢中毒3司炉值班室、烟道检修坑有毒有害气体沉降4煤气发生炉、烟道内外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5供料道加热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窒息、中毒6仓库火灾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1.3可.能1发生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突发性强。
1.3造.成2的危害程度当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或没有确认安全即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迷,甚至死亡。
1一)氧化碳中毒危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
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
煤气发生炉煤气有毒成分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一氧化碳含量在30左%右,发生发生炉煤气中毒仍以一氧化碳中毒为主。
2)二氧化碳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9.时5,%人会在几秒钟内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3)液化石油气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液化石油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含有1时%,人在空气中10分钟无危险;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处在该环境中2分钟就会麻醉。
重症者突然昏迷倒下、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1.3事.故3发生的征兆1)空气中有刺激性或异常气味,眼睛、喉咙感觉不适,恶心、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进入有限空间未进行有效隔离、置换、通风、检测分析,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3)进入有限空间未办理作业票;无监护人或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
4)发现作业现场有人晕倒;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联系无反应等。
5)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6)作业人员违反规程作业。
2应急组
织及职责2.现1场应急救援组:指挥员:事发部门主管(包括当班负责人);成员:现场人员。
职责:1)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直观感觉、经验和可能利用的手段,结合各种异常情况,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性质和原因,并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灾害程度作出判断。
2)立即通过电话等手段向当班负责人或上级领导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险人员情况。
同时现场救援
人员按照现场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事态超过现场处理能力,立即汇报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申请启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II级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乃至I级响应
(地方政府级应急响应)。
3应急处置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
息目击者发现事故发生和人员出事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到场,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受伤人数、伤势情况、现场救援人员采取的措施等)。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3.2.事故报警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由本部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当班负责人立即携带个人防护用品,赶到事故现场处理,同时拨打12报0警求救。
3.2应.急2措施启动程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应急救援组指挥员,指挥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应.急3救护人员引导程序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
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
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2扩.大4应急程序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处置措施3.3个.人1防护。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佩戴。
护具包括: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带等。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警戒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在边界设置警界线,处理泄漏源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
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3稀.释2驱散。
液化石油气泄漏应在钢瓶或管道的四周设置喷雾水枪,
用大量的喷雾水、开花水流进行稀释,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飘散高度。
对于发生炉煤气泄漏,为降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向气云喷射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气云,同时可采用大功率移动风机强制通风,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室内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对于密闭空间作业,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3.3确.定3警戒区和救援路线。
综合勘查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
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
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前进路线。
3.3现.场4施救。
迅速将中毒窒息者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位置。
在中毒、窒息者被救出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等待救援时,监护人员应立即施救或采取现场急救措施。
3.3泄.漏5源控制。
安排熟悉现场的操作人员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切断泄漏途径,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雾状水和开
花水配合完成。
3.3火.灾6现场撤离。
火灾现场的疏散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4注意事项1)现场救援行动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信息畅通,积极配合,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施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2)现场救援行动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3)当事故隐患、危险因素短时难以消除时,应防止事故扩大。
如果现场条件恶化、危及现场人员安全,应及时撤离。
4)向密闭、有限空间强制通风换气时禁止使用纯氧,避免氧中毒。
5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按照公司《事故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0安全生产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件编号)规定要求执行。
本预案
为桂林晶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文件,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公司下属子公司按照本预案执行。
1.为1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
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本3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编4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第027]0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013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危.险源(点)分析
2.危1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泡菜的发酵池(罐)。
2.危2险源(点)特性
2.2发.酵1池(罐)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池(罐)内氧气不充分或池(罐)内泡菜的发酵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2.2作.业2人员进出及要维护清洗过程中,易受到中毒、窒息的危险。
3.应急救援
3.应1急救援组织机构
3.1应.急1救援小组
公司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
组长:张三(职务:)电话:
第一副组长:李四(职务:)电话:
第二副组长:王五(职务:)电话:
小组成员:、x、、
3.1人.员2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第一副组长职责:
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第二副组长职责:
1、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
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不在岗时接手其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积极协助现场抢险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派遣和安排。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区域现场目击者职责: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召集附近人员参加抢险救护,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开展现场抢险救护行动;
2、对伤员进行迅速转移;
3、迅速利用现场配备的通风换气设备增加发酵池(罐)内通风排气。
3.应2急救援器材(本单位配备的救援器材具体型号、数量、防爆要求、保管、定期检验、维护等情况)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3.应3急处理程序
(1)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
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
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
然后再次检测。
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
然后再次检测。
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3)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5)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
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紧.急救护原则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3)呼叫12急0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5.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有关班组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董事长,总经理,安全员。
预案的实施启动
公司各单位在对本单位发酵池(罐)进行维修、清洗作业时,一旦发生有限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本预案自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