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标准指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标准指引
一、使用范围及分类
涉及公司内部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各类公司级别和跨系统级别的管理制度、规范、准则,系统级别和部门级别的制度、规范等。

按性质的不同,分为:办公类、人事类、财务类、研发类、营销类、运营类按其级别不同,分为:公司级(L1)、跨事业群级(L2)、事业群级(L3)、部门级(L4)
注:
公司级(L1):涉及全公司的人事、薪酬、福利、财务、资金、权限类的重要制度,由总裁批准。

跨事业群级(L2):跨两个事业群以上的一般性事务类、操作类的制度,由起草事业群EVP或授权部门GM批准,及涉及事业群主要部门会审。

事业群级(L3):只涉及一个事业群的管理制度,由事业群EVP或授权部门GM 批准。

部门级(L4):只涉及一个部门的管理制度,由部门GM或授权人批准。

二、流程
使用部门起草管理标准的初稿→使用部门相关team leader、总经理及所在事业群EVP对管理标准进行初审→涉及跨两个部门以上的必须进行会审→法务部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文件格式等进行复审→将管理标准word文档附上GM审批意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irenelai(赖颖)和v_touyang(欧阳婷)
→由HR与管理线办公室发文专员提交OA发文审批流程→依次由BG SEVP、martin进行审批并知会人委会→审批结束,确定发文时间→发布。

三、公司公文的拟稿、审核、发布、存档、执行要求
1、拟稿
(1)、文件的格式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具体请见模板)
(2)、文件的内容须达到以下要求:
A、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B、准确、完整地体现出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图
C、措施、办法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跨事业群\部门的工作安排要经过协调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发布。

D、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法规范,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文字简明通畅,标点符号使用恰当,文字使用的人名、职务、地名、单位、时间、数字、引文等均要准确无误。

2、审核
(1)、初审人员审核的内容包括:文字表述、主题词、主送抄送范围等是否恰当;格式是否与本制度相符等。

发文初审人员在不损害愿意的情况下,对文稿可以进行增删、文字加工,对于内容紊乱、文字过长的或涉及政策、措施需作修改的,应对提出意见反馈给主办部门请其修改。

(2)、各级审批人在出差或其他不能及时审核的情况下,可进行临时授权,以保证发文的时效性。

3、发布
公司级/跨事业群级/事业群/部门级管理标准通过“文档传阅系统”进行发布,由HR与管理线办公室发文专员负责发布。

4、存档
通过“文档传阅系统”发布的文件由系统自动保存。

5、执行
所有员工均应严格执行文件格式标准,按标准的各项要求进行各项管理活动,任何人无权擅自修改标准。

四、格式标准
1、基本要求
(1)、标准编写应符合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并与同级有关标准相协调。

(2)、文字表达应简洁、明了。

(3)、技术参数应准确无误。

(4)、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

2、内容构成
封面(必须具备)
资料性概述要素目录
前言(必须具备)
标准编号(必须具备)
标准名称(必须具备)
目的(必须具备)
范围(必须具备)
规范性要素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引用标准(制定依据)
责任
内容(必须具备)
规范性附录
上述构成的内容,不是任何一项标准都需要包括。

除必须具备的内容外,一项标准究竟包括其中的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和制订的目的而定。

3、条文编制和编号
(1)、标准按其内容分成若干层次进行叙述,标准可能具有的层次及编号见表1。

表1
(2)、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在每项标准或每个部分中,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

编号应从“目的”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

每一章均应有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3)、条
条是章的细分。

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第一层次的条(例如5.1 、5.2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例如5.1.1 、5.2.1等),一般只分到第三层次(例如5.1.1.1 、5.2.1.1等)。

如仍需往下分,可先用1)、2)、3),再用①②③区分。

同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时才可设条。

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

(4)、段
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

(5)、列项
列项可用下述形式引出:一个句子(见示例1);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该句子由分行列举的各项来完成(见示例2)。

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或圆点。

如果需要识别时,则在每一项前加上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英文字母序号。

需要进一步细分时,则应使用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序号(见示例3)。

示例1:
下列各类仪器不需要开关:
--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功耗不超过10W的仪器;
-- 用于连续运转的仪器。

示例2:
斜题字应用于:
-- 代表量的符号;
-- 代表数的符号。

示例3:
标准中使用的量和单位:
-- 小数点符号为“.”;
-- 标准应只使用:
a)GB 3001、GB3102各部分所给出的单位;
b)B3102给出的单位,如奈培(NP)。

(6)、附录
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应按条文中提及附录的先后次序编排附录的顺序。

每个附录应有一个编号,附录编号由“附录”和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字母“A”开始,例如“附录A”。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仍应标为“附录A”。

附录编号下方应标明附录的性质,即“(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再下方是附录标题。

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应重新从1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录编号中表明顺序的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

例如:附录A中的章用“A.1”、“A.2”等表示;图用“图A.1”、“图A.2”等表示。

4、标准编写细则
(1)、标准中的图
①、用法
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图。

每幅图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②、编号
每幅图均应有编号。

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

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③、图题
图题即图的名称。

每幅图宜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

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2)、标准中的表格
①、用法
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表。

每个表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不允许表中有表,也不允许将表再分为次级表。

②、编号
每表应有编号。

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

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③、表题
表题即表的名称。

每个表应有表题,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标准中有无表题应统一。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④、表头
某栏中使用的单位一般应标在表头中量的名称之下;如果表中所有单位均相同,应在表的右上方用一句适当的陈述(例如“单位为毫米”)代替各栏中的单位。

示例1:
表×表题
示例2:
表×表题
单位为公斤
如果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

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下所示:
表1(续)
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3)、引用
①、通则
通常应采用引用文件中特定条文的方法,而不要重复抄录引用的具体内容。

②、引用条文
A、可使用下列表述方式:
--“按第3章的要求”;
--“符合3.1的规定”;
--“按3.1.1给出的细节”;
--“见附录B”;
--“见6.6.6.3的示例2”。

B、引用列项中无序号的某项,可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3.1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

C、某条内无序号的列项多于一个,可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5.2中第二个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

③、引用图和表
标准中的每个图和表均应在条文中提及。

例如使用下列表述方式:
-- “(见图3)”;
--“(见表B.2);
--“表2给出”。

④、引用其他文件
A、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
--“按GB/T ××××—1998中第3章……”
--“按GB/T ××××.3—1998中表1的规定,……”
B、不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
--“……按GB/T 4457.4和GB3102规定的……”;
--“……见GB/T 16273……”。

(4) 、编排格式
①、封面、目录、正文首页模版格式:见附录C(规范性附录)
②、正文内容
A、章、条、段
章、条的编号顶格排,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

行距为1.5倍,章的标题占两行。

段的文字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B、列项
各项前面的破折号、圆点或字母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英文字母)均为两个字起排,其后的文字以及文字回行均应上下行对齐。

字母编号下一层的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破折号或圆点均空四个字起排,其后的文字以及文字回行均应上下行对齐。

C、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列文件均空两个字起排,每个文件之后不加标点符号。

所列标准的编号与名称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

D、术语
术语标准可以条文或表的形式编写。

用条文形式编写的术语标准以及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的编排形式为:条目编号顶格排;术语另起一行空两个字排,后空一个字接排英文对应词;术语的定义或说明另起一行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E、示例
每条示例另起一行空两个字起排。

“示例:”或“示例×:”可单独占一行,也可与示例的内容接排。

文字的示例回行时顶格排。

F、附录
附录编号、附录性质,即“(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以及附录标题,每项各占一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

第一个附录应另起一面,以后各个附录通常另起一面,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以接排。

接排的附录之间距离10mm。

③、内页格式:见模板。

④、终结线
终结线为居中的粗实线,长度为版面宽度的四分之一。

若标准最后一个要素在一页的最后一行,终结线应在页脚距最后一行约一个行距,不能另起一页编排;若最后一个要素在一页的倒数第二行与倒数第五行之间,终结线则在一页的最后一行;若最后一个要素距一页的最后一行超过五行,则终结线应在最后一个要素之后第五行。

⑤、标准的字号、字体和页码
标准的封面、目次、正文首页、内页、附录、封底和其他各页文字的字号和字体的规定见附录D(规范性附录)。

从目次页到正文首页前用正体大写罗马数字从I编页码。

正文首页起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另编页码。

封面无页码。

⑥、幅面
标准采用A4幅面(210mm×297mm)。

字体行距为固定值1.5倍。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mm。

在特殊情况下(如图样、表不能缩小时),标
准幅面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延长和加宽,倍数不限。

(5)、管理标准编号规定
以“管理”两字的前两个拼音字母“GL”表示,具体编号格式如下:
XX/XX XXX-XXXX-XX
表示级别如L1、L2等
表示版本如2006V1.0、2007V2.0版
表示文件序号如001、002等
表示文件亚类如BG、HR、CW等
表示文件类别以GL表示在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用“/”隔离,第二与第三部分用一个空格隔离、第三与第四部分之间用“-”进行连接,第四与第五部分之间用“-”进行连接。

编号由五部分组成:文件类别、文件亚类、文件序号、版本、级别。

管理标准按其性质划分,类别及其代码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