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皮肤病治疗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抗病毒剂 3%~5%无环鸟苷、5%~10%疱疹净
用于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10%~14%足 叶草酯主要用于尖锐湿疣及跖疣治疗。足 叶草酯毒素是足叶草酯的主要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更可靠,使用更安全。
7、杀虫剂 有杀灭疥螨、虱、蠕形螨等寄生虫
的作用。常用有5%~10%硫磺、1%γ~ 666 、 2% 甲 硝 唑 、 25% 苯 甲 酸 苄 酯 、 50%百部酊、5%过氧化苯甲酰等。
6、糊剂 组成:软膏+粉剂(主要为氧化锌、 30%~50%滑石粉)+药物 作用:消炎、保护、干燥等药物透入皮 肤比软膏弱而刺激性低 适应证:亚急性皮炎略有少量渗液时, 毛发部位不宜用
7、乳剂 组成:油和水经乳化而成 油包水(脂(W/O)) 水包油(霜(O/W)) +药物 作用:同软膏,不油腻,但穿透皮肤作 用低,保护、润肤 适应证:亚急性或慢性皮炎而无渗液者, 瘙痒症。
戊酸倍他米松(0.05%)、氯氟舒松(0.025%); 超强效有:丙酸氯倍他索(0.05%)、卤美他松(0.05%)、
氯氟舒松(0.1%);双醋酸双氟拉松(0.05%)。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肤 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及毛囊炎等, 因此面部及婴儿不宜长期外用。长期大 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吸收引起全身性 副作用。
皮肤性病的治疗
主要包括: 内服药物 外用药物 物理疗法 皮肤外科治疗
第一节 内用药物疗法
(一)抗组胺类药物
1、H1受体拮抗剂
H1受体拮抗剂大都有与组胺相同的乙 基胺结构,即-CH2-CH2-N<,能与组胺竞争 H1受体,消除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 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 加、血压下降等作用。此外,有不同程度的 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的作用。
(3)第三代H1受体拮抗剂
• 地氯雷他定 • 左旋西替利嗪
2、 H2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阻止组胺 与该受体结合,从而对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 下降和胃液分泌增多等作用。 H2受体拮抗剂口 服后大部分为小肠吸收,1~1.5小时血中浓度达 峰值,半衰期约2小时,2/3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刺激的作用。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 粉、炉甘石、淀粉、植物油等。
3、止痒剂
通过表面麻醉作用或局部皮肤清凉感觉而减 轻痒感。常用的有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 1%苯酚等。抗组胺剂也可止痒,但可致敏而 较少使用。各种焦油制剂,如煤焦油、糠馏油 等,虽是角质促成剂,但也有止痒作用。
4、抗菌剂
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有些抗生素易致 敏而不宜外用。常用的有3%硼酸溶液,0.1% 雷佛奴尔、5%~10%过氧化苯甲酰、0.5%~ 3%红霉素、1%氯洁霉素、0.1%黄连素、1% 四环素、0.5%~3%红霉素、2%莫匹罗星等。
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结核、真菌等)、高血压、 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消化道出血、 骨质疏松、骨折或骨缺血性坏死、白内障等, 一般均有满月脸、痤疮、多毛和萎缩纹等副作 用。
(三)抗生素(antibiotic)
1、青霉素类 主要用于G+菌及螺旋体等感染性皮肤性病, 如丹毒、梅毒、淋病等。使用本类药品前需询 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做好皮肤试验,以防过 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
滑石粉
作用:散热、消炎、干燥、保护及止痒等。
适应证:急性皮炎而无渗液或脓液者,毛发部 位不宜用。
4、酊剂(醑剂) 组成:乙醇+溶于乙醇的药物 作用:消炎、杀菌及止痒等 适应证:慢性皮炎无渗液或厚痂者、瘙 痒症
5、软膏 组成:凡士林
羊毛脂 作用:润滑、软化痂皮、消炎、保护 及止痒等,穿透皮肤作用强 适应证:慢性皮炎或无渗液溃疡
胞松解脱落。常用5%~10%水杨酸、10%雷 锁 辛 、 10% 硫 磺 、 20% ~ 40% 尿 素 、 5% ~ 10%乳酸、10%~30%水醋酸、减少渗出、促进炎
症消退、抑制皮脂和汗腺分泌,常用有 0.2%~0.5%硝酸银等配成溶液湿敷 。 2% 明 矾 液 和 5% 甲 醛 用 于 多 汗 症 , 但 对 皮肤有一定刺激。
伐昔洛韦
更昔洛韦
泛昔洛韦
2、利巴韦林又称病毒唑 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对疱疹病毒、
流感病毒、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五)抗真菌药物 1、灰黄霉素:是一种窄谱抗真菌药物。 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头癣、 泛发性体癣,对花斑癣及深部真菌病无 效,可有胃肠反应、头晕、光敏性药疹、 白细胞减少及肝损害等副作用。
11、腐蚀剂 能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或赘
生物。常用30%~50%三氯醋酸、纯苯 酚、硝酸银棒、5%~20%乳酸等。
12、外用细胞毒性药物 0.5%~5%氟尿嘧啶软膏用于治疗扁
平疣、脂溢性角化等。
13、遮光剂 能吸收或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有
遮光和防晒作用。用于多形性日光疹、 红斑狼疮、光毒性药疹、日光性荨麻疹。 常用5%二氧化钛、10%氧化锌、5%~ 10%对氨基苯甲酸、5%奎宁等。
5、抗真菌剂
具有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常用的有:唑 类如2%~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 2%酮康唑和1%联苯苄唑;丙烯胺类如1%特比 萘芬;多烯类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合成 药如10%十一烯酸,5%~10%水杨酸、6%~ 12%苯甲酸、10%~30%冰醋酸、2.5%硫化硒、 5%~10%硫磺等。
(2)伊曲康唑
是三唑类广谱高效抗真菌药,有高度亲脂性、 亲角质的特性,口服吸收好,在皮肤和甲中药 物浓度迅速超过血浆浓度,且皮肤浓度可持续 数周,甲浓度持续6~9月。用于孢子丝菌病、 隐球菌病、念珠菌病、着色真菌病和浅部真菌 病等。常见恶心、头痛、胃肠道不适和转氨酶 升高等副作用。
(3)氟康唑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三唑类抗真菌药,该药可 供静注,不经肝脏代谢,90%以上由肾脏排泄, 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此适用于肾脏 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深部真菌感染。适用于念珠 菌病、隐球菌病等。少数患者可引起胃肠反应、 皮疹、肝功能异常、低钾、白细胞减少等副作 用。
小于30mg/d为小剂量; 30mg-60mg/d为中等剂量; 大于60mg/d为大剂量 冲击剂量:0.5-1.0 g/d
皮损内注射
用于斑秃、扁平苔藓、瘢痕疙瘩、囊肿性痤 疮、结节性痒疹、盘状红斑狼疮等。常用1% 去炎舒松混悬液0.3~1.0ml加等量1%普鲁卡 因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每1~2周一次,共5 次。不能过多注射,以免皮肤萎缩,出血和溃 疡等。
14、脱色剂 可减轻色素沉着,如3%氢醌、20%壬
二酸等。
15、常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抗炎和止痒作用。按 其作用可分低、中、强、超强效四类。 低效有:醋酸氢化可的松(1%)、
醋酸甲基泼尼松龙(0.25%); 中效有:醋酸地塞米松(0.05%)、
曲安奈得(0.025% -0.1% )、氟轻松(0.01%);等 强效有:肤氢松(0.5%)、丁酸氢化可的松(0.1%)、
5、丙烯胺类
可供内服的有特比萘芬属第二代丙烯胺类抗 真菌药。能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中 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达到杀灭和抑制真菌 的双重作用。口服吸收好、作用快,有较好的 亲脂和亲角质活性,对甲癣和角化过度型手癣 疗效较好,对念珠菌及酵母菌效果较差。
6、碘化钾 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
(六)维A酸类 维A酸类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
(1)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以苯海拉明、扑 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除抗组胺作用外, 还有镇静、抗胆碱能活性等作用。这类药 物 口 服 后 经 胃 肠 吸 收 , 30 分 钟 即 起 效 , 1~2小时达高峰,持续4~6小时,一般通 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24小时 内由肾脏完全排泄。
3、唑类
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对酵母 菌、丝状真菌、双相真菌等均有较好的 抑制作用。
(1)酮康唑 能有效地用于系统性念珠菌感染、慢性皮肤 粘膜念珠菌病、泛发性体癣、花斑癣等。有恶 心、眩晕。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血中雄激素 水平下降,男性乳房发育或阳痿,也可出现心 悸、过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皮疹等。可致畸、孕 妇忌用。 有较严重的肝脏毒性,目前已很少应用。
构类似的化合物,它的发现是皮肤病治 疗的一大进展。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 变化,有三代维A酸供临床应用。
第二节 外用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物的种类及性能 1、清洁剂
用于清除皮损部位的渗出物、鳞屑、 痂和残留药物。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 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植物油和 液体石蜡等。
2、保护剂 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
5、大环内酯类 本类药物用于淋病、衣原体性尿道炎、
软下疳、红癣。
6、喹诺酮类 对G+和G-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用以治疗脓皮病、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
(四)抗病毒药 1.核苷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 适应证: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成人口服0.2g,5次/日,疗程5~7日。 静滴为5mg/kg,每8小时一次,疗程710日,适用于较重病例。
2、多烯类药物 (1)两性霉素B是广谱抗真菌药物。
该药对多种深部真菌如隐球菌、念珠菌、组 织胞浆菌、着色真菌、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 菌等有强抑制作用,但对皮肤癣菌抑制效力差, 因此不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常有寒战、发 热、食欲不振、肾损害、低血钾和静脉炎等副 作用。
(2)制霉菌素
对念珠菌和隐球菌有抑制作用,因毒 性强,不能用于注射,口服难吸收,大 部分从粪便排泄,因此用于消化道念珠 菌感染。有轻微胃肠道反应。
(二)外用药物剂型 1、溶液 组成:水+水溶性药物---湿敷 作用:清洁、收敛等。 适应证: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或脓液分 泌物。
2、粉剂
组成:氧化锌10%~20%
滑石粉70%
+药物
淀粉10%~20%
作用:干燥、保护及散热。
适应证: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无糜烂渗出
3、洗剂
组成:炉甘石
氧化锌
总量小于40%+水+药物
[副作用]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大部分均易透过血 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嗜睡、 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又因抗胆碱作用, 表现粘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等副 作用。因此,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 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 者慎用 。
(2)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以特非那定、阿斯咪唑、氯雷他定及西 替利嗪等为代表,口服吸收很快,多在 肝脏内代谢。最大优点是药物不易透过 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不产 生或仅有轻微嗜睡作用;抗胆碱能作用 很小,作用时间较长。对一些驾驶员等 特殊人员及慢性病例更为适用。
8、角质促成剂
能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常伴有收缩血 管、减轻炎性渗出和浸润的作用,适用于有角 化不全的疾病如银屑病等。常用的有2%~5% 煤焦油或糠馏油、5%~10%黑豆馏油、3%水 杨酸、3%~5%硫磺、0.1%~0.5%蒽林、钙
泊三醇软膏等。
9、角质剥脱剂 又称角质松解剂。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
2、头孢菌素类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和一些G-
杆菌的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注意与 本类药物的交叉过敏。
3、氨基糖苷类 主要用于G-杆菌和耐酸杆菌的感染。
链霉素用于皮肤结核病。本类药物有耳、 肾毒性,长期应用需加注意。
4、四环素类
主要用于痤疮,对衣原体、支原体、 淋球菌感染也有效。儿童长期应用四环 素可使牙齿黄染。
等效剂量(mg) 20 5 5 4 4 0.75 0.5
1、适应症 变应性皮肤病:重症药疹、重症多形性红斑、 非感染性的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重症接 触性皮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天疱疮、类天疱疮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 某些严重感染性皮肤病:SSSS,麻风反应等
2、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方法: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等应根据不同 病种、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个体差异 而有所不同。 以泼尼松为衡量标准:
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长期服用可转氨 酶升高、阳痿、精子减少;孕妇和哺乳的妇女慎 用。
(二)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抗炎、
抗过敏、抗休克及抗细胞毒等作用。
常用种类
药物名称 抗炎效价
低效 氢化可的松
1
中效 泼尼松
4
泼尼松龙
4-5
甲泼尼松
7
氟羟强的松龙 5
高效 地塞米松
30
倍他米松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